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5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腔,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形波纹条,所述齿形波纹条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连通的齿槽,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波纹条,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连接条,所述螺旋连接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连接管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旋波纹条,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槽,所述第二螺旋波纹条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水槽。该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具备换热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外部光滑,与外界接触面积被限制,管体厚度相同,使得管体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
本技术涉及换热管
,具体为一种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
技术介绍
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它是一种能快速将热能从一点传至另一点的装置,而且几乎没有热损耗,因此它被称作传热超导体,其导热系数为铜的数千倍,换热管常用的尺寸(外径x壁厚)主要为Φ19mmx2mm、Φ25mmx2.5mm和Φ38mmx2.5mm的无缝钢管以及Φ25mmx2mm和Φ38mmx2.5mm的不锈钢管,标准管长有1.5、2.0、3.0、4.5、6.0和9.0m等,采用小管径,可使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增大、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减少和传热系数提高,据估算,将同直径换热器的换热管由Φ25mm改为Φ19mm,其传热面积可增加40%左右,节约金属20%以上,但小管径流体阻力大,不便清洗,易结垢堵塞,一般大直径管子用于粘性大或污浊的流体,小直径管子用于较清洁的流体。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外部光滑,与外界接触面积被限制,管体厚度相同,使得管体换热效率低,故而提出一种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具备换热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外部光滑,与外界接触面积被限制,管体厚度相同,使得管体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换热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腔,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形波纹条,所述齿形波纹条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连通的齿槽,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波纹条,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连接条,所述螺旋连接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连接管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旋波纹条,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槽,所述第二螺旋波纹条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水槽,所述螺旋连接条的内部开设有内孔,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和第二螺旋波纹条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内孔连通的水孔,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和第二螺旋波纹条的相背一侧均开设有第一球形槽,所述齿形波纹条的外侧开设有第二球形槽,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连通的第二水腔。优选的,所述齿形波纹条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且齿形波纹条的数量为六个。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呈等距离分布,且螺旋连接条和第二螺旋波纹条的数量均与第一螺旋波纹条的数量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水腔的直径、水孔的直径、内孔的直径和第二水腔的直径均相同,且第一水腔的直径、水孔的直径、内孔的直径和第二水腔之间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球形槽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且第一球形槽的大小与第二球形槽的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螺旋连接条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分布的第三球形槽,所述第二球形槽呈等距离分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通过将连接管与对接管分别与管道进行连通,内部物质可通过齿槽、螺旋连接条、连接管、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向外界进行热交换,齿形波纹条、第一螺旋波纹条和第二螺旋波纹条扩大了内部物质与外部物质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同时第一球形槽和第二球形槽,减少部分部位的厚度,使得热交换速度更快,且不影响整体的密封性以及强度,从而达到了换热效率高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管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螺旋波纹条结构剖面图。图中:1、连接管;2、第一水腔;3、齿形波纹条;4、齿槽;5、第一螺旋波纹条;6、螺旋连接条;7、第二螺旋波纹条;8、第一水槽;9、水孔;10、第二水槽;11、内孔;12、第一球形槽;13、第二球形槽;14、对接管;15、第二水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腔2,连接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形波纹条3,齿形波纹条3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且齿形波纹条3的数量为六个,齿形波纹条3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2连通的齿槽4,连接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波纹条5,第一螺旋波纹条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连接条6,螺旋连接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连接管1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旋波纹条7,第一螺旋波纹条5呈等距离分布,且螺旋连接条6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数量均与第一螺旋波纹条5的数量相同,第一螺旋波纹条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槽8,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水槽10,螺旋连接条6的内部开设有内孔11,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内孔11连通的水孔9,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相背一侧均开设有第一球形槽12,齿形波纹条3的外侧开设有第二球形槽13,第一球形槽12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且第一球形槽12的大小与第二球形槽13的大小相同,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管14,螺旋连接条6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分布的第三球形槽,第二球形槽13呈等距离分布,对接管1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2连通的第二水腔15,第一水腔2的直径、水孔9的直径、内孔11的直径和第二水腔15的直径均相同,且第一水腔2的直径、水孔9的直径、内孔11的直径和第二水腔15之间相连通,通过将连接管1与对接管14分别与管道进行连通,内部物质可通过齿槽4、螺旋连接条6、连接管1、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10向外界进行热交换,齿形波纹条3、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扩大了内部物质与外部物质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同时第一球形槽12和第二球形槽13,减少部分部位的厚度,使得热交换速度更快,且不影响整体的密封性以及强度,从而达到了换热效率高的目的,可将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扭曲呈弹簧状,可在不降低其换热效率的情况下满足不同的空间需求。综上所述,该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通过将连接管1与对接管14分别与管道进行连通,内部物质可通过齿槽4、螺旋连接条6、连接管1、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10向外界进行热交换,齿形波纹条3、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扩大了内部物质与外部物质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同时第一球形槽12和第二球形槽13,减少部分部位的厚度,使得热交换速度更快,且不影响整体的密封性以及强度,从而达到了换热效率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外部光滑,与外界接触面积被限制,管体厚度相同,使得管体换热效率低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腔(2),所述连接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形波纹条(3),所述齿形波纹条(3)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2)连通的齿槽(4),所述连接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波纹条(5),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连接条(6),所述螺旋连接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连接管(1)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旋波纹条(7),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槽(8),所述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水槽(10),所述螺旋连接条(6)的内部开设有内孔(11),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内孔(11)连通的水孔(9),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相背一侧均开设有第一球形槽(12),所述齿形波纹条(3)的外侧开设有第二球形槽(13),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管(14),所述对接管(1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2)连通的第二水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传热效率螺旋波纹换热管,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腔(2),所述连接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形波纹条(3),所述齿形波纹条(3)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2)连通的齿槽(4),所述连接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波纹条(5),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连接条(6),所述螺旋连接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连接管(1)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旋波纹条(7),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水槽(8),所述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水槽(10),所述螺旋连接条(6)的内部开设有内孔(11),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内孔(11)连通的水孔(9),所述第一螺旋波纹条(5)和第二螺旋波纹条(7)的相背一侧均开设有第一球形槽(12),所述齿形波纹条(3)的外侧开设有第二球形槽(13),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管(14),所述对接管(1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水腔(2)连通的第二水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奕诺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