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79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冶炼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包括用于给冶炼炉供氧的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所述供氧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所述供氧箱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之间设置有分子筛;通过设置所述供氧装置,当所述第一扇叶转动时,外部空气进入到所述供氧箱内,此时所述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接着所述第二扇叶转动,使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管送至到冶炼炉中,从而无需人为输送氧气,既避免了浪费时间,又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
本技术属于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
技术介绍
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再生铜在冶炼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氧气,从而使燃烧的更加充分,而目前人为向冶炼炉输送氧气,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供氧设备无法移动,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旨在解决人为向冶炼炉输送氧气,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供氧设备无法移动,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运输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包括用于给冶炼炉供氧的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所述供氧箱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供氧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所述供氧箱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供氧箱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扇叶,所述供氧箱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和所述供氧箱连通;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之间设置有分子筛,且所述分子筛和所述供氧箱固定连接,所述供氧箱内部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和所述供氧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且所述分子筛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供氧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供氧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尘网罩,且所述防尘网罩和所述供氧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进风口均匀分布在所述供氧箱上。优选的,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供氧箱的下表面上,且所述万向轮和所述供氧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罩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座,且所述螺纹座和所述供氧箱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座的内部螺接有螺杆。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端安装有把手,所述螺杆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供氧装置,工作人员首先开启所述第一电机,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一扇叶转动,从而将外部空气引入到所述供氧箱内,此时所述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接着在开启所述第二电机,使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扇叶转动,将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管送至到冶炼炉中,从而无需人为输送氧气,既避免了浪费时间,又减少成本;通过设置所述移动装置,工作人员只需推动所述供氧箱,使所述供氧箱通过所述万向轮进行移动,当达到指定位置后,手握所述把手,并转动所述把手,使所述螺杆边转动边下降,直至使所述橡胶块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所述供氧箱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供氧箱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中:1-供氧装置、11-供氧箱、111-箱门、112-进风口、12-第一电机、13-第一扇叶、14-第二电机、15-第二扇叶、16-出气管、17-分子筛、18-蓄电池、181-支柱、182-固定板、19-防尘网罩、2-移动装置、21-万向轮、22-螺纹座、23-螺杆、24-把手、25-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包括用于给冶炼炉供氧的供氧装置1,供氧装置1包括供氧箱11,供氧箱11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11,供氧箱1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13,供氧箱11连接第一电机1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12,供氧箱11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扇叶15,供氧箱11连接第二电机14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6,且出气管16和供氧箱11连通;第一扇叶13和第二扇叶15之间设置有分子筛17,且分子筛17和供氧箱11固定连接,供氧箱11内部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蓄电池18,且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4均与蓄电池18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箱门111,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箱门111,更换供氧箱11中的分子筛17;通过设置第一电机12和第一扇叶13,当第一电机12通电后,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扇叶13进行转动,从而将外界空气引入到供氧箱11中进行过滤。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4的型号均为YB2-132S。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4和第二扇叶15,当第二电机14通电后,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第二扇叶15转动,从而将过滤后的空气引入到出气管16中;通过设置出气管16,其中出气管16的一端和供氧箱11连通,出气管16的另一端和冶炼炉连通,使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出气管16引入到冶炼炉中。通过设置分子筛17,其中分子筛17上有较多孔道,且孔道的尺寸均小于2nm,使空气中的氮气以及二氧化碳被分子筛17吸附,使流出的气体为高纯度的氧气,其中分子筛17通过螺栓与固定板182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分子筛17;通过设置蓄电池18,使蓄电池18为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4供电。进一步的,蓄电池18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柱181,支柱181和供氧箱11固定连接,支柱181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182,且分子筛17通过固定板182与供氧箱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支柱181,使支柱181支撑固定板182;通过设置固定板182,使固定板182支撑分子筛17。进一步的,供氧箱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尘网罩19,且防尘网罩19和供氧箱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防尘网罩19,当第一扇叶13转动时,外界空气首先通过防尘网罩19进行过滤,避免灰尘或其他杂质进入到供氧箱11内部。进一步的,进风口1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进风口112均匀分布在供氧箱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个进风口112,使外界空气通过多个进风口112快速流入到供氧箱11中。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万向轮21,万向轮21位于供氧箱11的下表面上,且万向轮21和供氧箱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万向轮21,工作人员可通过万向轮21移动供氧箱11,既方便安装出气管16,又方便运输供氧箱11。进一步的,防尘网罩19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座22,且螺纹座22和供氧箱11固定连接,螺纹座22的内部螺接有螺杆2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螺纹座22,使螺纹座22支撑螺杆23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包括用于给冶炼炉供氧的供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装置(1)包括供氧箱(11),所述供氧箱(11)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11),所述供氧箱(1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13),所述供氧箱(1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12),所述供氧箱(11)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扇叶(15),所述供氧箱(1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6),且所述出气管(16)和所述供氧箱(11)连通;/n所述第一扇叶(13)和所述第二扇叶(15)之间设置有分子筛(17),且所述分子筛(17)和所述供氧箱(11)固定连接,所述供氧箱(11)内部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蓄电池(18),且所述第一电机(12)和所述第二电机(14)均与所述蓄电池(18)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包括用于给冶炼炉供氧的供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装置(1)包括供氧箱(11),所述供氧箱(11)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11),所述供氧箱(1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扇叶(13),所述供氧箱(1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12),所述供氧箱(11)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扇叶(15),所述供氧箱(1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6),且所述出气管(16)和所述供氧箱(11)连通;
所述第一扇叶(13)和所述第二扇叶(15)之间设置有分子筛(17),且所述分子筛(17)和所述供氧箱(11)固定连接,所述供氧箱(11)内部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蓄电池(18),且所述第一电机(12)和所述第二电机(14)均与所述蓄电池(18)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铜冶炼供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8)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柱(181),所述支柱(181)和所述供氧箱(11)固定连接,所述支柱(181)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182),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卫军王学良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联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