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09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两个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并且固定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并且卡块的外表面开设有横槽,所述卡块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横槽的底部均开设有竖槽,所述固定箱内壁的两侧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该驱动装置便于拆卸和组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驱动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大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维修过程中的负担,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得该驱动装置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散热,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了驱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驱动,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高,但是它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要早,它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动车驱动装置往往不便于拆卸和组装,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驱动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大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维修过程中的负担,且驱动装置难以快速充分的散热,难以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驱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便于拆卸和组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驱动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该驱动装置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散热,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了驱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运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两个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并且固定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并且卡块的外表面开设有横槽,所述卡块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横槽的底部均开设有竖槽。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壁的两侧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横槽和竖槽均与卡块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与第二壳体的底部与一侧均为不封闭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并且电动马达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中控装置、电控装置、智能手机装置和电源装置。优选的,所述电源装置同时与中控装置与电控装置连接,所述中控装置的中控通信模块和所述的电控装置的电控通信模块进行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控装置驱动电动车第一部件运行工作,所述中控装置驱动电动车第二部件运行工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固定箱、卡头、通口、卡块、横槽、竖槽和弹性垫的设置,使得该驱动装置便于拆卸和组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驱动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大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维修过程中的负担,实用性强,适合推广,由于电动马达和扇叶的设置,使得该驱动装置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散热,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了驱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壳体的剖视图。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固定箱,4-卡头,5-通口,6-卡块,7-横槽,8-竖槽,9-弹性垫,10-显示屏,11-电动马达,12-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和两个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并且固定箱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头4,所述固定箱3的顶部开设有通口5,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并且卡块6的外表面开设有横槽7,所述卡块6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横槽7的底部均开设有竖槽8。为了使卡块6能够更好的卡紧在固定箱3内部,从而更稳定的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进行安装,所述固定箱3内壁的两侧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9,弹性垫9的材料为橡胶,弹性垫9与卡块6相接触,所述横槽7和竖槽8均与卡块6相适配。为了便于对第一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及对第一壳体1内部电子元件更加快速充分的散热,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驱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运行,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与第二壳体2的底部与一侧均为不封闭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10。为了对第一壳体1内部电子元件进行吹风散热,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11,电动马达11通过连接线与电源连接,电源设置于第一壳体1内部,并且电动马达1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2。为了更好的对电动车进行驱动,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中控装置、电控装置、智能手机装置和电源装置,所述中控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电动车信号的信号采集模块、MCU模块、驱动所述电动车第二部件运行工作的驱动电路模块和中控通信模块,其中,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所述驱动电路模块、所述中控通信模块和所述电源装置分别接入MCU模块,所述电控装置包括驱动所述电动车第一部件运行工作的控制器模块、电机模块和电控通信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和电控通信模块分别接入控制器模块,所述智能手机装置包括分别与手机系统模块连接的手机用户APP界面、手机通信模块和手机无线模块,所述MCU模块通过无线连接的中控无线模块和手机无线模块与所述手机系统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智能显示装置是由中控通信模块、中控无线模块、电控通信模块、驱动电路模块和智能手机装置组成,所述电动车信号包括手把信号,刹车灯开关信号,尾灯开关信号,行车灯开关信号,位置灯开关信号,大灯开关信号,远光灯开关信号,近光灯开关信号,喇叭开关信号和震动信号,所述电动车第二部件包括行车灯开关,位置灯开关,大灯开关,远光灯开关,近光灯开关和喇叭,所述电动机第一部件包括尾灯开关,手把,刹车灯开关和震动防盗开关,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分别依次电连接的充电器模块、电池模块、DC电源输出模块,所述DC电源输出模块具有多个DC电源输出端,所述DC电源输出端分别接入所述MCU模块和所述控制器模块,此作为现有技术。为了中控装置、电控装置和电源装置更好的进行工作,所述电源装置同时与中控装置与电控装置连接,所述中控装置的中控通信模块和所述的电控装置的电控通信模块进行电连接。为了更好的驱动电动车进行运行,所述电控装置驱动电动车第一部件运行工作,所述中控装置驱动电动车第二部件运行工作。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该驱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转动其中一个第二壳体2带动卡块6转动,当卡块6上的两个竖槽8与固定箱3内部的两个卡头4处于同一竖直位置时,向上拉动第二壳体2带动卡块6向上运动,将卡块6拉出固定箱3,从而将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进行拆卸,工作人员此时可以对第一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当驱动装置长时间使用时,启动电动马达11,电动马达11带动扇叶12转动进行吹风,使得该驱动装置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散热,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了驱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运行。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两个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并且固定箱(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头(4),所述固定箱(3)的顶部开设有通口(5),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并且卡块(6)的外表面开设有横槽(7),所述卡块(6)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横槽(7)的底部均开设有竖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两个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并且固定箱(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头(4),所述固定箱(3)的顶部开设有通口(5),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并且卡块(6)的外表面开设有横槽(7),所述卡块(6)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横槽(7)的底部均开设有竖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3)内壁的两侧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9),所述横槽(7)和竖槽(8)均与卡块(6)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动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与第二壳体(2)的底部与一侧均为不封闭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雅西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