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53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2
公差环(1)具有:筒状环主体(2),其具有弹簧特性;合口部(3),其形成在环主体(2)的周向两端缘(2a)之间;以及多个突起(4),其从环主体(2)径向突出并且具有由径向刚性引起的反作用力。公差环(1)具有合口部半周区域(11)和相对部半周区域(12),合口部半周区域(11)在中央处包括合口部(3),相对部半周区域(12)在中央处包括在径向上面对合口部(3)的相对部(7)。公差环(1)具有以连接合口部(3)和相对部(7)的直线(D1)隔开的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13)和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13)。将Z方向定义为沿着环主体(2)的轴中心的方向,将Y方向定义为穿过合口部(3)和环主体(2)的轴中心的方向,将X方向定义为正交于Y方向和Z方向的方向。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13)中的反作用力的X方向分量的总和等于或小于合口部半周区域(11)中的反作用力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公差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差环。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7-5338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公差环,该公差环通过以压配合的方式装配在轴构件和沿周向包围轴构件的外周构件之间被布置。该公差环包括具有弹簧特性的圆筒状环主体和从该环主体径向突出的多个突起。突起具有在环主体的径向上的弹簧特性。该公差环安装于轴构件,使得环主体的内周面覆盖轴构件的外周面。公差环与轴构件一起安装于外周构件。由此,使突起压靠外周构件的内周面。如日本特开2017-5338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可以在以压配合的方式将公差环压配合在转子轴与在径向上面对转子轴的外周构件之间的情况下使用公差环。转子轴具有花键装配部,该花键装配部与花键齿啮合。公差环用于减小由于扭矩波动而在加速、减速等过程中在花键装配部和花键齿之间的齿咔哒声。公差环可以由金属板构件形成,该金属板构件具有弹簧特性和形成于其上的突起。板构件弯曲成使得板构件的两个端缘彼此相对。因此,板构件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在板构件的两个端缘之间形成合口部。包括合口部的区域的径向刚性比公差环的任何其它区域低。例如,公差环包括以相等的间隔配置在环主体上的多个突起。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合口部的区域的径向刚性变得比除该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径向刚性低。包括花键装配部的转子轴(轴构件)在径向上受到来自花键齿等的力。外周构件具有低刚性的管形状,并且由于压配合的公差环的反作用力而容易变形。因此,与除了包括合口部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触的外周构件比与包括合口部的区域接触的外周构件变形更大。结果,公差环可能导致外周构件的例如椭圆形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情况,传统上期望提供几乎不会引起外周构件的变形的公差环。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公差环可以布置在轴构件和沿周向包围所述轴构件的外周构件之间。所述公差环可以包括:圆筒状的环主体,其具有弹簧特性;合口部,其形成在所述环主体的周向上的两端缘之间;以及多个突起,其从所述环主体径向突出,均由于径向刚性而具有反作用力。所述公差环可以包括:合口部半周区域,其中央处包括所述合口部;以及相对部半周区域,其中央处包括相对部,所述相对部在径向上面对所述合口部。所述公差环可以包括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和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和所述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通过连接所述合口部和所述相对部的直线隔开。将Z方向定义为沿着所述环主体的轴中心定位,Y方向穿过所述环主体的轴中心和所述合口部,并且X方向正交于所述Y方向和所述Z方向。当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被分解为X方向分量和Y方向分量时,在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中的反作用力的X方向分量的总和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反作用力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因此,从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施加于外周构件的X方向上的力变得与从合口部半周区域施加于外周构件的Y方向分量的力大致相同。具体地,施加于外周构件的力趋于相对较小,特别是在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合口部的近边缘区域中比在其它区域中小。相反,位于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中的多个突起处的X方向分量的反作用力的总和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位于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多个突起处的Y方向分量的反作用力的总和。结果,发现实际施加于外周构件的内周面的力变得基本恒定。外周构件是圆筒状的并且刚性差,并且由于压配合的公差环的反作用力而容易变形。因此,外周构件以在截面中接近正圆的形状变形。因此,可以防止使外周构件例如椭圆化的变形。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与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的差等于或小于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的10%。因此,从合口区域施加于外周构件的Y方向上的力变得与从相对部半周区域施加于外周构件的Y方向分量上的力大致相同。由于外周构件可以是圆筒状的并且刚性差,所以其由于压配合的公差环的反作用力而容易变形。因此,外周构件可以以在截面中接近正圆的形状变形。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多个突起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周向宽度和/或轴向长度的各种类型的突起。因此,例如通过使周向宽度变窄,能够增加由于突起的刚性引起的径向反作用力。因此,可以利用相对简单的结构设定突起的反作用力,更具体地,可以将X方向的反作用力和Y方向的反作用力设定为预定大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和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可以包括突起,所述突起均具有大致相同的刚性。能够容易地基于突起的配置来设定反作用力的X方向分量的总和和反作用力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这有利于设计能够进一步减小对外周构件的变形影响的公差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突起的数量大于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突起的数量。以不包括横越合口部半周区域和相对部半周区域之间的边界的突起的方式对突起进行计数。因此,形成在相对部的近边缘区域中的突起比在其它区域中更密集地配置。更具体地,施加于外周构件的力、特别是在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合口部的近边缘区域中趋于比在其它区域中小。与合口部的近边缘区域中的力类似,施加于外周构件的力、特别是在相对部半周区域中的相对部的近边缘区域中趋于比在其它区域中小。因此,在合口部半周区域中形成了刚性高的突起,并且该突起紧密地形成在相对部的近边缘区域中。利用该结构,可以防止外周构件变形,特别是防止沿X方向延伸的椭圆化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公差环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公差环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公差环的平面图,其中展开了圆周部分的一半。图4是沿着图3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3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公差环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公差环的平面图,其中展开了圆周部分的一半。图8是沿着图7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公差环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公差环的平面图,其中展开了圆周部分的一半。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线XI-XI截取的截面图。图12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公差环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公差环的平面图,其中展开了圆周部分的一半。图14是沿着图13中的线XIV-XIV截取的截面图。图15是沿着图13中的线XV-XV截取的截面图。图16是沿着图13中的线XVI-XVI截取的截面图。图17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公差环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的公差环的平面图,其中展开了圆周部分的一半。图19是沿着图18中的线XIX-XIX截取的截面图。图20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公差环的主视图。图21是图20的公差环的平面图,其中展开了圆周部分的一半。图22是沿着图21中的线XXII-XXII截取的截面图。图23是示出图1的公差环的径向反作用力沿着X方向半周区域的周向分布的曲线图。图24是示出图23的反作用力的X方向分量的周向分布的曲线图。图25是示出图23的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差环,其布置在轴构件和沿周向包围所述轴构件的外周构件之间,所述公差环包括:/n环主体,其具有弹簧特性和圆筒形状;/n合口部,其形成在所述环主体的周向上的两端缘之间;/n多个突起,其从所述环主体径向突出,每个所述突起均由于径向刚性而具有反作用力矢量;/n合口部半周区域,其中央处包括所述合口部;/n相对部半周区域,其中央处包括相对部,所述相对部在径向上面对所述合口部;以及/n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和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和所述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通过连接所述合口部和所述相对部的直线隔开,其中,/n将Z方向定义为沿着所述环主体的轴中心的方向,将Y方向定义为穿过所述环主体的轴中心和所述合口部的方向,将X方向定义为正交于所述Y方向和所述Z方向的方向,并且/n当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均被分解为X方向分量和Y方向分量时,在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的X方向分量的总和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7 JP 2018-1482961.一种公差环,其布置在轴构件和沿周向包围所述轴构件的外周构件之间,所述公差环包括:
环主体,其具有弹簧特性和圆筒形状;
合口部,其形成在所述环主体的周向上的两端缘之间;
多个突起,其从所述环主体径向突出,每个所述突起均由于径向刚性而具有反作用力矢量;
合口部半周区域,其中央处包括所述合口部;
相对部半周区域,其中央处包括相对部,所述相对部在径向上面对所述合口部;以及
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和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和所述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通过连接所述合口部和所述相对部的直线隔开,其中,
将Z方向定义为沿着所述环主体的轴中心的方向,将Y方向定义为穿过所述环主体的轴中心和所述合口部的方向,将X方向定义为正交于所述Y方向和所述Z方向的方向,并且
当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均被分解为X方向分量和Y方向分量时,在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的X方向分量的总和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与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的差等于或小于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反作用力矢量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起包括具有不同周向宽度和/或轴向长度的各种类型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和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包括所述突起,所述突起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大致相同的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突起的数量大于所述合口部半周区域中的所述突起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中沿着周向从所述端缘起顺次形成多个第一小突起、多个大突起和至少一个第二小突起,
所述多个大突起的周向长度比所述多个第一小突起和所述第二小突起各自的周向长度长,
在所述多个第一小突起、所述多个大突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突起中的各相邻突起之间均具有间隔,各间隔均具有周向宽度,
作为所述多个大突起之间的间隔中的一者的第一间隔具有第一周向宽度,
各所述间隔的周向宽度从所述第一间隔朝向所述端缘减小,并且
各所述间隔的周向宽度从所述第一间隔朝向面对所述合口部的所述相对部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中沿着周向从所述端缘起顺次形成第一小突起、第一间隔、第二小突起、第二间隔、第一大突起、第三间隔、第二大突起、第四间隔和第三小突起,
所述第一大突起和所述第二大突起的周向长度分别比所述第一小突起、所述第二小突起和所述第三小突起各自的周向长度长,
所述第二间隔的周向长度比所述第一间隔的周向长度短,
所述第三间隔的周向长度比所述第二间隔的周向长度短,并且
所述第四间隔的周向长度比所述第一间隔的周向长度短并且所述第四间隔的周向长度比所述第三间隔的周向长度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小突起与面对所述合口部的所述相对部之间的间隔的周向长度比所述第一间隔的周向长度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中沿着周向从所述端缘起顺次形成多个第一小突起、一个大突起和至少一个第二小突起,
所述大突起的周向长度比所述多个第一小突起和所述第二小突起各自的周向长度长,
在所述多个第一小突起、所述大突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突起中的各相邻突起之间均具有间隔,各间隔均具有周向宽度,
与所述大突起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小突起中的一者与所述大突起之间的第一间隔具有第一周向宽度,
各所述间隔的周向宽度从所述第一间隔朝向所述端缘减小,并且
各所述间隔的周向宽度从所述第一间隔朝向面对所述合口部的所述相对部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让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