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39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隔热室和风管道,所述隔热室的左端在位于中间偏下位置处设置有风管道,所述风管道通过螺丝栓接于隔热室处,所述风管道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风力装置,所述风力装置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处,所述风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支撑杆、扇叶,所述风管道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上下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于驱动电机处,所述驱动电机的右端位置处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于驱动电机处,该设置可将溶解铜块时产生的热能进行储存,避免热传递,导致热能的损失,现对于现有的设置,该设置可将热能储存待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线材生产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材生产主要内容包括线材的轧制原理,高速轧机线材生产工艺,孔型与导卫装置,轧辊及轧机调整,主控台,线材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精整,高速线材轧机产品的质量控制。现有的线材生产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线材生产包括无氧铜杆,其中生产无氧铜杆通过熔炉进行融化时,产生大量的热能,现有的热能大多直接排放出去,进而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线材生产包括无氧铜杆,其中生产无氧铜杆通过熔炉进行融化时,产生大量的热能,现有的热能大多直接排放出去,进而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隔热室和风管道,所述隔热室的左端在位于中间偏下位置处设置有风管道,所述风管道通过螺丝栓接于隔热室处,所述风管道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风力装置,所述风力装置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处,所述风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支撑杆、扇叶,所述风管道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上下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于驱动电机处,所述驱动电机的右端位置处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于驱动电机处,所述风管道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接至风管道处,所述风管道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烘焙室,所述烘焙室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处,所述烘焙室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门,所述拉门活动连接于烘焙室处。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于驱动电机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处呈九十度直角设置。优选的,所述扇叶呈圆形均匀设置,所述扇叶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逆时针圆周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支撑杆、扇叶的表面经过防高温处理,所述扇叶与支撑杆呈竖向平行设置,所述风力装置靠近风管道的右端端口内壁处。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环形开口设置,所述保温层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力形变,所述保温层的直径大于风管道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风管道为直角管道设置,所述风管道经过防高温处理。优选的,所述拉门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零到九十度角旋转,所述拉门在零角度时与烘焙室共一个水平面,所述烘焙室为隔热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添加隔热室,该设置可将溶解铜块时产生的热能进行储存,避免热传递,导致热能的损失,现对于现有的设置,该设置可将热能储存待重复利用。2、本技术采用了添加风管道和烘焙室,风管道的一端与隔热室进行连接,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烘焙室进行连接,通过内部风扇的作用,将隔热室内的热能传递到烘焙室,对铜块进行烘干,该设置不仅可以重复利用热能,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铜杆的含氧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分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风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隔热室;2、风力装置;3、保温层;4、风管道;5、烘焙室;6、拉门;21、驱动电机;22、支撑杆;23、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隔热室1和风管道4,隔热室1的左端在位于中间偏下位置处设置有风管道4,风管道4通过螺丝栓接于隔热室1处,风管道4为直角管道设置,风管道4经过防高温处理,风管道4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风力装置2,风力装置2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4处,风力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支撑杆22、扇叶23,风管道4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上下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通过焊接固定于驱动电机21处,驱动电机21的右端位置处设置有扇叶23,扇叶23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于驱动电机21处,扇叶23呈圆形均匀设置,扇叶23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逆时针圆周转动,支撑杆22共设置有两个,支撑杆22相对于驱动电机21为对称设置,支撑杆22与驱动电机21的连接处呈九十度直角设置,驱动电机21、支撑杆22、扇叶23的表面经过防高温处理,扇叶23与支撑杆22呈竖向平行设置,风力装置2靠近风管道4的右端端口内壁处,该设置通过风力装置2可将热能传递至烘焙室5,可实现能源的再利用。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风管道4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保温层3,保温层3套接至风管道4处,保温层3为环形开口设置,保温层3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力形变,保温层3的直径大于风管道4的直径,风管道4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烘焙室5,烘焙室5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4处,烘焙室5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门6,拉门6活动连接于烘焙室5处,拉门6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零到九十度角旋转,拉门6在零角度时与烘焙室5共一个水平面,烘焙室5为隔热设置,该设置通过保温层3的保温性能,可大幅度降低热量散失。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隔热室1内部设置有熔炉,将电解铜块置于熔炉中,经过一段时间铜块融化,利用冷却槽对铜进行冷却,冷却后的铜成型,对铜进行拉伸加工,在融化铜块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驱动电机21进行逆时针圆周转动,支撑杆22将驱动电机21稳定固定于风管道4内壁处,扇叶23相对于驱动电机21进行逆时针转动,将热量导入风管道4中,进而传递至烘焙室5中,对电解铜块进行烘干,该设置不仅节约能源,实现热能的再利用,同时使烘干后的电解铜块制成铜杆时含氧量大幅度降低。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隔热室(1)和风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室(1)的左端在位于中间偏下位置处设置有风管道(4),所述风管道(4)通过螺丝栓接于隔热室(1)处,所述风管道(4)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风力装置(2),所述风力装置(2)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4)处,所述风力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支撑杆(22)、扇叶(23),所述风管道(4)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上下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通过焊接固定于驱动电机(21)处,所述驱动电机(21)的右端位置处设置有扇叶(23),所述扇叶(23)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于驱动电机(21)处,所述风管道(4)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套接至风管道(4)处,所述风管道(4)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烘焙室(5),所述烘焙室(5)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4)处,所述烘焙室(5)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门(6),所述拉门(6)活动连接于烘焙室(5)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隔热室(1)和风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室(1)的左端在位于中间偏下位置处设置有风管道(4),所述风管道(4)通过螺丝栓接于隔热室(1)处,所述风管道(4)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风力装置(2),所述风力装置(2)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4)处,所述风力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支撑杆(22)、扇叶(23),所述风管道(4)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上下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通过焊接固定于驱动电机(21)处,所述驱动电机(21)的右端位置处设置有扇叶(23),所述扇叶(23)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于驱动电机(21)处,所述风管道(4)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套接至风管道(4)处,所述风管道(4)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烘焙室(5),所述烘焙室(5)通过螺丝栓接于风管道(4)处,所述烘焙室(5)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门(6),所述拉门(6)活动连接于烘焙室(5)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引炉热能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驱动电机(21)为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德付杨崇伟沈万辉王强刘艳忠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