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剖分式鼓形齿式联轴器
本技术属于传动
,是一种动力机械轴与轴之间传动用的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鼓形齿式联轴器的优点是结构较为紧凑,承载能力大,使用范围广,工作可靠,具有综合补偿两轴相对偏移的能力,因此在轴与轴需要传动运动的情况下被广泛应用。如图10、图11所示,目前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结构如下:它主要由两个齿数相同的外齿轴套、两个带凸缘的内齿圈及压盖组成;两个外齿轴套分别固接在主、从动轴的端部,两个内齿圈分别与两个外齿轴套啮合,两个内齿圈的凸缘用螺栓连接一体,从而实现两轴联接及转矩的传递。此种结构的缺点是:一、内齿圈与外齿轴套啮合间隙必须很小,如果间隙较大会在高速制动时,产生大的冲击力,从而有打齿隐患,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现有的内齿圈为整体式结构,其与外齿轴套之间的啮合间隙不可调,那么内外齿啮合间隙的大小精度完全靠加工过程来保证,从而提高了齿的制造要求,也增加了后续装配的难度;同时,如果内齿圈和外齿轴套的齿部一旦磨损、啮合间隙变大,就需要更换内齿圈和外齿轴套,而更换非常麻烦,所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浪费了时间;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剖分式鼓形齿式联轴器,它包括主动端外齿轴套(1)、主动端内齿圈(3)、主动端端盖(2)、从动端外齿轴套(21)、从动端内齿圈(23)、从动端端盖(22),内齿圈与外齿轴套通过齿轮副啮合,其特征是:主动端内齿圈(3)为剖分式结构,它沿内孔中心线剖分成前半内齿圈Ⅰ(3-1)和后半内齿圈Ⅰ(3-2),前半内齿圈Ⅰ(3-1)和后半内齿圈Ⅰ(3-2)之间设置有调整垫(5),螺钉(12)将前半内齿圈Ⅰ(3-1)、调整垫(5)、后半内齿圈Ⅰ(3-2)三者紧固;从动端内齿圈(23)为剖分式结构,它沿内孔中心线剖分成前半内齿圈Ⅱ(23-1)和后半内齿圈Ⅱ(23-2),前半内齿圈Ⅱ(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剖分式鼓形齿式联轴器,它包括主动端外齿轴套(1)、主动端内齿圈(3)、主动端端盖(2)、从动端外齿轴套(21)、从动端内齿圈(23)、从动端端盖(22),内齿圈与外齿轴套通过齿轮副啮合,其特征是:主动端内齿圈(3)为剖分式结构,它沿内孔中心线剖分成前半内齿圈Ⅰ(3-1)和后半内齿圈Ⅰ(3-2),前半内齿圈Ⅰ(3-1)和后半内齿圈Ⅰ(3-2)之间设置有调整垫(5),螺钉(12)将前半内齿圈Ⅰ(3-1)、调整垫(5)、后半内齿圈Ⅰ(3-2)三者紧固;从动端内齿圈(23)为剖分式结构,它沿内孔中心线剖分成前半内齿圈Ⅱ(23-1)和后半内齿圈Ⅱ(23-2),前半内齿圈Ⅱ(23-1)和后半内齿圈Ⅱ(23-2)之间设置有调整垫(5),螺钉(12)将前半内齿圈Ⅱ(23-1)、调整垫(5)、后半内齿圈Ⅱ(23-2)三者紧固;主动端内齿圈(3)与从动端内齿圈(23)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鼓形齿式联轴器,其特征是:调整垫(5)为方形件,其上被螺钉(12)穿过的孔为U形孔,孔口朝向主动端内齿圈(3)或从动端内齿圈(23)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鼓形齿式联轴器,其特征是:主动端内齿圈(3)和从动端内齿圈(23)均可以剖分成两个及以上进行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鼓形齿式联轴器,其特征是:主动端内齿圈(3)凸缘上的螺栓孔为腰形孔,从动端内齿圈(23)凸缘上的螺栓孔为腰形孔,主动端内齿圈(3)的凸缘与从动端内齿圈(23)的凸缘靠在一起,并通过螺栓Ⅰ(6)、弹性垫片Ⅰ(7)、螺母(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鼓形齿式联轴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平,张善高,龙平,卢茜莉,吴涛,李苗苗,李美杰,岳杰,吕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