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79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装置,包括:阀芯,溢流阀体,挡圈,溢流阀密封圈,调压弹簧和钢球;通过采用阀芯的一级、二级回油方式,有效平衡高压共轨内燃油压力。阀芯与溢流阀体之间采取微小间隙选配,防止回油泄漏,从而避免压共轨内燃油压力不稳。阀芯设有润滑油槽,增加了阀芯与溢流阀阀体的运动润滑性,可以大大提高溢流阀的可靠性。挡圈防固定阀芯方式,保证阀芯在溢流阀阀体运动的不滑脱。从而使高压油轨内的压力和流量都达到平衡,让装配有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平稳性、一致性、静音性、可靠性发挥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通过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燃油喷射系统可以通过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装置,主要由溢流阀配付、调压弹簧、挡圈、溢流阀密封圈和钢球等零件组成。调压弹簧和钢球用于调整安全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溢流阀配付包括溢流阀阀体和阀芯,阀芯外圆与溢流阀阀体内孔微小间隙选配,上下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破损,造成高压油轨内的压力和流量不稳定,从而造成装配有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平稳性、一致性、静音性、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溢流阀装置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装置,来控制高压油轨内的压力和流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包括溢流阀体、阀芯、调压弹簧和钢球,在所述溢流阀体内设置有同轴的溢流阀体回油腔、阀芯孔和第一进油内孔,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阀芯孔和第一进油内孔由上而下依次连通,所述阀芯配装于所述阀芯孔内且阀芯的外圆与所述阀芯孔微小间隙选配;在所述阀芯内同轴设置有喷油孔和第二进油内孔,所述喷油孔与第二进油内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内配装有钢球和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位于所述钢球与所述阀芯的上端之间;所述钢球与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上沿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两级径向出油,在所述溢流阀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径向出油孔,所述溢流阀体上的第一径向出油孔与所述阀芯的两级径向出油之间构成两级回油,每级回油量的大小随着阀芯的升程变化从一级回油孔到二级回油孔而变化。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上的两级径向出油分为第一级径向出油和第二级径向出油,所述第一级径向出油位于第二级径向出油的下方。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上的每级径向出油设有2~3个第二出油孔,这2~3个第二出油孔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在该同一径向平面上呈周向分布。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径向出油孔为两个,两个第一径向出油孔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在该同一径向平面上呈周向分布。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阀芯外圆与溢流阀阀体的阀芯孔微小间隙选配,上下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破损,在所述阀芯的外圆上开有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槽位于所述第二级径向出油的下方;在所述溢流阀体对应于所述润滑油槽的位置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燃油通过溢流阀阀体上的进油孔进入阀芯外圆的润滑油槽,能够有效的对阀芯外圆、溢流阀体的阀芯孔起到润滑作用,从而防止阀芯外圆在溢流阀体的阀芯孔往复运动中产生磨损。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一挡圈槽,在所述挡圈槽内卡入一挡圈,挡圈卡住阀芯,燃油回油过程中阀芯在阀体中上下运动,挡圈卡住阀芯能够有效防止阀芯在溢流阀阀体向下运动时滑脱。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溢流阀体的外圆上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位于所述第一径向出油孔的上方,在所述密封圈槽内装配有溢流阀密封圈。溢流阀密封圈装配在溢流阀体的外圆上,采用径向密封,防止燃油回油产生泄漏,从而保证燃油回油通过溢流阀体上的第一径向出油孔回到柴机油的低压油路中。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溢流阀体的外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一径向出油孔的下方和所述进油孔的上方,在外螺纹处涂有螺纹密封胶。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钢球和调压弹簧组成的开启燃油回油的回油压力装置。钢球通过压入溢流阀体的溢流阀体回油腔深度控制调压弹簧的压力,从而控制燃油回油的开启压力。本技术在阀芯上不同距离设置两级径向出油,每级径向出油设有2~3个第二径向出油孔;所述溢流阀体也有第一径向出油孔,与所述阀芯上的两级径向出油之间构成两级燃油回油,回油量的大小随着阀芯的升程变化从一级回油到二级回油而变化。本技术所述的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同时控制高压油轨内的压力和流量,实现两者都达到平衡,从而让装配有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平稳性、一致性、静音性、可靠性发挥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溢流阀装置的剖面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溢流阀装置达到一级回油的剖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溢流阀装置达到二级回油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图中给出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装置,包括阀芯110,溢流阀体100,挡圈120,溢流阀密封圈130,调压弹簧140和钢球150。阀芯110上有第二进油内孔170,喷油孔171,若干一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80,若干二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90,润滑油槽210,挡圈槽121;喷油孔171与第二进油内孔170连通。若干一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80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在该同一径向平面上呈周向分布构成阀芯110上的第一级径向出油,若干二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90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在该同一径向平面上呈周向分布构成阀芯110上的第二级径向出油,第一级径向出油位于第二级径向出油的上方。润滑油槽210位于第二级径向出油的下方。在溢流阀体100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内孔160,通向阀芯110上的润滑油槽210的两个进油孔220,阀芯孔111,两个第一径向出油孔200,溢流阀体回油腔230,密封圈槽131,外螺纹101。溢流阀体回油腔230、阀芯孔111和第一进油内孔160同轴设置且依次连通。两个第一径向出油孔200位于溢流阀体100中间位置的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在该同一径向平面上呈周向分布。密封圈槽131和外螺纹101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径向出油孔200的上、下方。两个进油孔220位于外螺纹101下方的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在该同一径向平面上呈周向分布。阀芯110外圆与溢流阀体100上的阀芯孔111紧密间隙选配,燃油从溢流阀体100上的第一进油内孔160进入阀芯110的第二进油内孔170中;回油压力上升,阀芯110上行压缩调压弹簧140,进入到一级回油状态(图2所示),此时,燃油从阀芯110上的第二进油内孔170通过一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80进入到溢流阀体回油腔230中,溢流阀体回油腔230中的燃油通过溢流阀体100上的两个第一径向出油孔200回到低压油路当中。回油压力继续上升,阀芯110继续上行压缩调压弹簧140,进入到二级回油状态,燃油从阀芯上的第二进油内孔170通过一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80与二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90进入到溢流阀体回油腔230中,溢流阀体回油腔230中的燃油通过溢流阀体100上的两个第一径向出油孔200回到低压油路中。回油压力降低,调压弹簧140弹回阀芯110,关闭二级第二径向出油孔190,回油压力继续降低,调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包括溢流阀体、阀芯、调压弹簧和钢球,在所述溢流阀体内设置有同轴的溢流阀体回油腔、阀芯孔和第一进油内孔,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阀芯孔和第一进油内孔由上而下依次连通,所述阀芯配装于所述阀芯孔内且阀芯的外圆与所述阀芯孔微小间隙选配;在所述阀芯内同轴设置有喷油孔和第二进油内孔,所述喷油孔与第二进油内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内配装有钢球和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位于所述钢球与所述阀芯的上端之间;所述钢球与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上沿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两级径向出油,在所述溢流阀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径向出油孔,所述溢流阀体上的第一径向出油孔与所述阀芯的两级径向出油之间构成两级回油,每级回油量的大小随着阀芯的升程变化从一级回油孔到二级回油孔而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包括溢流阀体、阀芯、调压弹簧和钢球,在所述溢流阀体内设置有同轴的溢流阀体回油腔、阀芯孔和第一进油内孔,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阀芯孔和第一进油内孔由上而下依次连通,所述阀芯配装于所述阀芯孔内且阀芯的外圆与所述阀芯孔微小间隙选配;在所述阀芯内同轴设置有喷油孔和第二进油内孔,所述喷油孔与第二进油内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内配装有钢球和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位于所述钢球与所述阀芯的上端之间;所述钢球与所述溢流阀体回油腔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上沿所述阀芯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两级径向出油,在所述溢流阀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径向出油孔,所述溢流阀体上的第一径向出油孔与所述阀芯的两级径向出油之间构成两级回油,每级回油量的大小随着阀芯的升程变化从一级回油孔到二级回油孔而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的两级径向出油分为第一级径向出油和第二级径向出油,所述第一级径向出油位于第二级径向出油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级开启压力控制流量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的每级径向出油设有2~3个第二出油孔,这2~3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江学欧阳玲湘邓飞龙美彪黄民备谭四喜
申请(专利权)人: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