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05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桁架,其特征是所述桁架为长方形结构,两块桁架之间通过若干支短梁连接;桁架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玄杆和下玄杆,上玄杆和下玄杆之间由若干支腹杆连接成一体;桁架底部平行悬挂有若干件尼龙绳轮,桁架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导靴垫板。通过桁架结构设计,相比于单纯增加型钢型号的方法有更好的刚度和强度,且大幅地减少了上梁自身的重量;尼龙绳轮低质量、低惯性量特性,不仅能够解决因为曳引系统的启停时惯性过大导致速度不能过高的问题,而且便于现场安装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
本技术涉及电梯部件技术,尤其是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电梯上梁的刚度和强度,使其结构简约,减少整梁自身重量,根据不同电梯规格、井道安装环境等现场条件有着各种不同的设计。有利用弧形辅梁结构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9872067U,一种电梯的框架式异形结构组合上梁,包括两支平行布置的上梁,在两支上梁的上方分别设有弧形梁,弧形梁的两端与上梁固定连接,两支上梁之间以及两支弧形梁之间分别设有连接梁,在两支上梁之间的底面上通过吊座固定若干件曳引轮。有通过连接板与上梁的固连作用加强上梁框架结构刚性和强度,形成上梁顶部可以容置空调机的凹形空间,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3708325B,设计的一种电梯轿厢上梁组件,包括两根水平上梁,上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位于其上方的导靴安装板固定连接构成矩形框架,两导靴安装板的内侧分别具有支撑在两根上梁之间的导向轮,两根上梁的中部上方固定用于安装空调机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安装罩住导向轮的防尘罩。而对于顶吊式载货电梯轿厢上梁目前多使用特定的型钢设计制造,配合使用常规的铸铁绳轮组成轿架的返绳系统。这种结构对于10T级载重的载货电梯还比较适用。但遵循这种设计思想,对于设计载荷超过20T级以上超大载重载货电梯,只能根据系统全重来选配规格更高、质量更大型钢才能满足其在工作条件下刚度和强度要求。另外,超大载重载货电梯悬吊系统的绳轮通常有较多轮槽,使得绳轮结构又大又重,安装维护十分不便。甚至无法正常安装维护。以上设计方法和思路不但会削弱电梯自身的载重能力,甚至有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运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它具有强度刚度高,结构稳定,整体轻量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桁架,其特征是所述桁架为长方形结构,两块桁架之间通过若干支短梁连接;桁架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玄杆和下玄杆,上玄杆和下玄杆之间由若干支腹杆连接成一体;桁架底部平行悬挂有若干件尼龙绳轮,桁架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导靴垫板。前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中,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件尼龙绳轮分别位于对应的若干支腹杆的正下方,且以腹杆为中心在上玄杆和下玄杆之间对称设有斜杆。前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中,作为优选,所述上玄杆和下玄杆之间两端分别设有左立柱和右立柱。前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中,作为优选,所述上玄杆和下玄杆为槽钢结构,尼龙绳轮通过U型螺栓固定轮轴方式与下玄杆固定。前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中,作为优选,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均为两端设有封板的槽钢结构,左立柱和右立柱上下两端与上玄杆和下玄杆通过螺栓连接。前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中,作为优选,所述短梁为H型钢结构,短梁通过H型钢的翼板和两块桁架螺栓连接。前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中,作为优选,所述腹杆、斜杆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腹杆、斜杆与上玄杆、下玄杆之间螺栓连接;且以腹杆为中心对称设置的斜杆和所述腹杆共用连接板。前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中,作为优选,在所述下玄杆槽钢结构部,位于U型螺栓的外侧设有竖筋板。本技术方案根据超大载重电梯上梁技术要求,由两块长方形结构桁架、尼龙绳轮以及连接短梁构成一个上梁装置基本体,并根据曳引轮的安装位置连接短梁也可对整个桁架结构面的法向空间进行特别的加强。两块桁架结构中的腹杆与斜杆夹角保持在45°左右,以构成尼龙绳轮部位的最佳受力分布。本方案中的尼龙绳轮安装在腹杆端部对应的下玄杆之上,根据下玄杆在曳引轮安装的位置以及下玄杆使用的槽钢,另辅设竖筋板对下玄杆进行加强,竖筋板布置在轮轴的两侧,以避免电梯工作时,因频繁的交变载荷而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对上梁各部位加强筋产生疲劳效应。本方案利用尼龙绳轮的高强度和刚度性能,以及低密度低转动惯量特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载重货梯启停慢、速度慢的问题;对于安装和维护,即使绳轮槽数量较多也不至于本身过重。在细节上,本装置对所有中间连接体如腹杆、斜杆等均在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板,并在连接板上开孔,采用全螺栓无焊接连接,而短梁直接采用短H型钢,在翼板上开螺栓孔;在上玄杆和下玄杆两端分别设置本身开设有连接孔的左右立柱,同样,桁架顶部两端的导靴垫板在工厂配置好安装孔,满足现场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桁架结构设计,相比于单纯增加型钢型号的方法有更好的刚度和强度,且大幅地减少了上梁自身的重量;尼龙绳轮低质量、低惯性量特性,不仅能够解决因为曳引系统的启停时惯性过大导致速度不能过高的问题,而且便于现场安装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1中尼龙绳轮部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桁架,101.上玄杆,102.下玄杆,103.腹杆,104.斜杆,105.左立柱,106.右立柱,107.竖筋板,2.短梁,3.导靴垫板,4.尼龙绳轮,401.U型螺栓,5.螺栓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本实施例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参见图1至图3,设两块结构相同、平行布置的桁架1,桁架1为长方形结构,桁架1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两块桁架1的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之间分别通过等距分布的6支短梁2连接;桁架1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导靴垫板3。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之间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左立柱105和右立柱106,中间部位由6支腹杆103连接。两块平行设置的桁架1底部悬挂固定4件平行布置的尼龙绳轮4,尼龙绳轮4通过U型螺栓401固定轮轴方式与下玄杆102固定。上玄杆101、下玄杆102以及左立柱105和右立柱106、腹杆103等都为槽钢结构;短梁2直接选用符合平行布置的两块桁架1间距离的H型钢。进一步,4件尼龙绳轮4分别位于对应的中间部位4支腹杆103的正下方,且以腹杆103为中心在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之间对称设有槽钢结构的斜杆104,斜杆104与上玄杆101、下玄杆102成45度角。再进一步,上玄杆101、下玄杆102、短梁2、左立柱105、右立柱106、腹杆103以及斜杆104两端都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都设有螺栓安装孔,专门用来与两端的配合件的连接,其中以腹杆103为中心对称设置的斜杆104和腹杆103三部件共用一块连接板,制作时可制成一个部件。而短梁直接在H型钢的两侧翼板上开设螺栓孔,通过翼板和两块桁架螺栓连接。上述这些零件两端全部采用螺栓组5的无焊接连接方式与其它部件连接。为了加强下玄杆102安装尼龙绳轮4部位的强度,在下玄杆102槽钢结构的槽内,位于所有U型螺栓401的外侧均焊接两块竖筋板107。本装置可以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桁架(1),其特征是所述桁架为长方形结构,两块桁架之间通过若干支短梁(2)连接;桁架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上玄杆和下玄杆之间由若干支腹杆(103)连接成一体;桁架底部平行悬挂有若干件尼龙绳轮(4),桁架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导靴垫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桁架(1),其特征是所述桁架为长方形结构,两块桁架之间通过若干支短梁(2)连接;桁架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上玄杆和下玄杆之间由若干支腹杆(103)连接成一体;桁架底部平行悬挂有若干件尼龙绳轮(4),桁架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导靴垫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件尼龙绳轮(4)分别位于对应的若干支腹杆(103)的正下方,且以腹杆为中心在上玄杆和下玄杆之间对称设有斜杆(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其特征是,所述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之间两端分别设有左立柱(105)和右立柱(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载重电梯的桁架式上梁,其特征是,所述上玄杆(101)和下玄杆(102)为槽钢结构,尼龙绳轮(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寅李海超王亮唐建锋简显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