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58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该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包括卡夹组件,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底板组件连接于风窗玻璃,只需手拿线束施加外力于弹性部,增大开口,以将线束推入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和底板组件围成有走线孔内,弹性部失去外力作用后,弹性部将会复位使开口减小,以将线束限位于走线孔内,解决了车辆行走过程中因线束晃动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通用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的风窗玻璃上通常会布置功能端子如加热器或天线来实现加热除霜或收音机信号放大。受功能设计影响,大多数功能端子距离车身线束连接器有一定距离,因此功能端子自身集成一定长度的引长线束与车身连接器对接,但引长线束在玻璃上存在没有固定或者无法控制走向的情况,会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引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出现震动异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能够对线束进行固定,以避免线束晃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包括一侧连接于风窗玻璃的底板组件,及沿线束的走向依次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卡夹组件,每个所述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所述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分别设置于线束的两侧,且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风窗玻璃的一侧;所述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夹与所述底板组件围成具有开口的走线孔,所述开口边缘形成有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部,以将线束限位于所述走线孔内。本技术将底板组件连接于风窗玻璃,只需手拿线束施加外力于弹性部,增大开口,以将线束推入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和底板组件围成走线孔内,弹性部失去外力作用后,将会复位使开口减小,以将线束限位于走线孔内,解决了车辆行走过程中因线束晃动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夹本体、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卡夹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组件相连,另一端向指向所述第二卡夹的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一卡夹本体的一端向指向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卡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卡夹本体的一侧折弯且向所述第一折弯部所在侧倾斜形成所述弹性部,所述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夹和所述底板组件围成有走线孔,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走线孔连通的开口。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夹本体、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一体成型。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风窗玻璃的底板,所述第一卡夹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卡夹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折弯部向所述第一卡夹本体所在侧倾斜。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基座,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风窗玻璃,所述底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或固定。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楔形槽,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所述底板由弹性材料制成。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楔形槽,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所述基座由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风窗玻璃及如上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与所述风窗玻璃相连。作为上述车辆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卡夹组件的一侧粘贴于所述风窗玻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底板组件和连接于风窗玻璃,只需手拿线束施加外力于弹性部,增大开口,以将线束推入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和底板组件围成有走线孔内,弹性部失去外力作用后,将会复位使开口减小,以将线束限位于走线孔内,解决了车辆行走过程中因线束晃动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通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底板;21、第一卡夹;211、第一卡夹本体;212、第一折弯部;213、第二折弯部;22、第二卡夹;221、弹性部;23、走线孔;24、开口;3、风窗玻璃;4、线束;5、双面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包括风窗玻璃3、线束4、底板组件和卡夹组件,其中,底板组件的一侧连接于风窗玻璃3,本实施例中,底板组件包括底板1,采用粘贴的方式将底板1粘贴于风窗玻璃3。优选地,通过双面胶5连接底板1和风窗玻璃3,连接方便,快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拆掉底板1,更换新的双面胶5,调节底板1在风窗玻璃3上的位置。上述卡夹组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卡夹组件沿线束4的走向依次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以设置两个卡夹组件为例,对卡夹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卡夹组件的个数还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上述线束4的走向可以是直线方向,也可以是曲线方向,本实施例中,线束4的走向为圆弧走向,大致为90°。具体地,每个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分别设于线束4的两侧,且均设于底板1背对风窗玻璃3的一侧;第一卡夹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夹本体211、第一折弯部212和第二折弯部213,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另一端向指向第二卡夹22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212,第一折弯部212远离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向指向底板1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213;第二卡夹22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另一端向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侧折弯且向第一折弯部212所在侧倾斜形成弹性部221,第一卡夹21、第二卡夹22和底板1围成有走线孔23,弹性部221与第二折弯部213之间形成有与走线孔23连通的开口24,弹性部221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将线束4限位于走线孔23内。本实施例将底板1连接于风窗玻璃3,只需手拿线束4施加外力于弹性部221,增大开口24,以将线束4推入第一卡夹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连接于风窗玻璃(3)的底板组件,及沿线束(4)的走向依次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卡夹组件,每个所述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所述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分别设置于线束(4)的两侧,且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风窗玻璃(3)的一侧;/n所述第一卡夹(21)、所述第二卡夹(22)与所述底板组件围成具有开口(24)的走线孔(23),所述开口(24)边缘形成有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部(221),以将线束(4)限位于所述走线孔(2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连接于风窗玻璃(3)的底板组件,及沿线束(4)的走向依次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卡夹组件,每个所述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所述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分别设置于线束(4)的两侧,且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风窗玻璃(3)的一侧;
所述第一卡夹(21)、所述第二卡夹(22)与所述底板组件围成具有开口(24)的走线孔(23),所述开口(24)边缘形成有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部(221),以将线束(4)限位于所述走线孔(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夹(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夹本体(211)、第一折弯部(212)和第二折弯部(213),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组件相连,另一端向指向所述第二卡夹(22)的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折弯部(212),所述第一折弯部(212)远离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向指向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213);
所述第二卡夹(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侧折弯且向所述第一折弯部(212)所在侧倾斜形成所述弹性部(221),所述第一卡夹(21)、所述第二卡夹(22)和所述底板组件围成走线孔(23),所述弹性部(221)与所述第二折弯部(21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走线孔(23)连通的开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泞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