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17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茶具,涉及陶瓷用品领域,包括茶盘、茶壶、茶杯和脚架,茶盘可翻转地设于脚架。其还包括照明灯、连接组件、绳索以及卷绳机构,茶壶和茶杯的底部均设有照明灯,绳索的一端通过卷绳机构卷收于茶盘的内腔,另一端装配有连接组件,且该连接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照明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结构设计,使一套茶具除了饮茶使用外,还可以作为台灯使用,让茶具在闲置时能物尽其用,赋予了茶具新的功能,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提高饮茶乐趣和生活乐趣。而且作为台灯时,茶杯和茶壶均处于倒置状态,可以避免茶杯和茶壶内长时间残留茶水而形成茶垢,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茶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陶瓷茶具。
技术介绍
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而茶具作为茶道文化的展现实体,茶具的造型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茶具的改变是茶道文化变化的一种体现。现有茶具通常为陶瓷茶具,包括茶盘,茶壶和若干茶杯。但现有茶具的功能较为单一,在不饮茶时只能闲置地摆放在桌上或收起。因此,茶具的附加功能有待开发,让茶具在闲置时亦能发挥其它作用,使其一物多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陶瓷茶具,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陶瓷粘土加工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陶瓷茶具,包括茶盘、茶壶和若干茶杯,还包括脚架,所述茶盘可上下翻转地水平架设于所述脚架;还包括照明灯、连接组件、绳索以及卷绳机构,所述茶壶和茶杯的底部均设有一所述照明灯,若干所述绳索的一端通过卷绳机构可伸展地卷收于所述茶盘的内腔,另一端延伸至茶盘外部并装配有所述连接组件,且该连接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照明灯。进一步,所述照明灯包括透光薄板、LED模组、磁铁圈一以及蓄电池,所述茶杯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有镂空部,所述透光薄板固定嵌设于所述镂空部,所述磁铁圈一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LED模组固定嵌设于磁铁圈,且位于透光薄板底部;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于LED模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头、圆盘和磁铁圈二,所述绳索的一端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圆盘的一端面,圆盘的另一端面设有所述磁铁圈二,该磁铁圈二可分离地吸附于所述磁铁圈一。进一步,所述卷绳机构包括装配于圆盘的内腔且依次传动连接的卷轮、齿轮组和电机;所述绳索的一端卷绕于所述卷轮。进一步,所述茶盘的内腔还固定安装有一导向管,所述绳索穿过导向管延伸至茶盘外部。进一步,所述茶盘的内腔还装配有为所述蓄电池供电的无线充电模块。进一步,所述茶杯为陶瓷制品,所述透光薄板为玻璃制品。进一步,所述脚架包括基座、支撑柱和外圈体,所述外圈体通过若干支撑柱水平架设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茶盘设有轴体,茶盘通过轴体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圈体的内侧,且外圈体可活动地设有一定位销,所述茶盘的侧壁设有与该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所述茶盘的侧面设有凹部,该凹部与外圈体之间形成一便于翻转茶盘的缺口。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结构设计,使一套茶具除了饮茶使用外,还可以作为台灯使用,让茶具在闲置时能物尽其用,赋予了茶具新的功能,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提高饮茶乐趣和生活乐趣。而且作为台灯时,茶杯和茶壶均处于倒置状态,可以避免茶杯和茶壶内长时间残留茶水而形成茶垢,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作为茶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作为台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茶盘内部结构以及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绳索、连接组件以及茶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至图4,一种陶瓷茶具,包括茶盘1、茶壶2、若干茶杯3和脚架4。其中,茶盘1可上下翻转地水平架设于脚架4。具体地,脚架4包括基座41、支撑柱42和外圈体43。外圈体43通过四根支撑柱42水平架设于基座41的上方,支撑柱4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不限于四根。作为优选,基座41、支撑柱42和外圈体43均为铁或铁合金制品,但不限于此,且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茶盘1为铝合金制品,或木制品,但不限于此。茶盘1的设有轴体11,茶盘1通过轴体11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圈体43的内侧。为了更好的将茶盘1水平固定于外圈体43,外圈体43可活动地设有一定位销5,茶盘1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设有一个与该定位销5配合的定位孔12。通过轴体11的两端以及定位销5,使茶盘1三点连接于外圈体43,进而使茶盘1保持水平放置状态。当需要作为台灯使用时,通过手动朝外拨出定位销5,使其与当前的定位孔12相互分离后,将茶盘1旋转180°,再将定位销5与另一定位孔相互插设,即可使茶盘1重新固定,保持水平倒置状态。参照图1至图4,作为优选,茶盘1的侧面设有凹部13,该凹部13与外圈体43之间形成一便于手动翻转茶盘1的缺口。此外,茶盘1用于放置茶杯2的一端面边缘位置处设有环形凸起14。参照图1至图4,该陶瓷茶具还包括照明灯6、连接组件7、绳索8以及卷绳机构9。茶壶2和茶杯3的底部以相同的结构均设有一照明灯6。若干条绳索8的一端通过卷绳机构9可伸展地卷收于茶盘1的内腔,另一端延伸至茶盘1外部并装配有连接组件7。并且该连接组件7可分离地连接于照明灯6。参照图1至图4,以茶杯3为例,具体地,茶杯3为包括但不限于陶瓷制品。照明灯6包括透光薄板61、LED模组62、磁铁圈一63以及蓄电池64。其中,LED模组62和蓄电池64属于现有产品,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茶杯3的底部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设有镂空部32。透光薄板61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制品,透光薄板61固定嵌设于镂空部32,作为茶杯3的内底。磁铁圈一63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1,并且LED模组62固定嵌设于磁铁圈一63的内侧,且位于透光薄板61的底部。蓄电池64则固定安装于LED模组62的底部。此外,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头71、圆盘72和磁铁圈二73,绳索8的一端通过连接头71固定连接于圆盘72的一端面;圆盘72的另一端面设有磁铁圈二73,该磁铁圈二73可分离地吸附于磁铁圈一63。作为优选,茶盘1设有用于收藏放置连接组件7的凹槽15。更具体地,连接头71包括筒体、销轴和连接盘,筒体穿设有圆盘72的中线位置处,绳索8的一端插设于筒体的一端内部,并由穿过筒体和绳索8的销轴,筒体的另一端设有上述连接盘,该连接盘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于圆盘72。参照图1至图4,卷绳机构9包括装配于圆盘1的内腔且依次传动连接的卷轮91、齿轮组92和电机93。绳索8的一端卷绕于卷轮91。此外,作为有优选,茶盘的内腔在穿设绳索8的位置处还固定安装有一导向管94,穿过导向管94延伸至茶盘外部,以便更好的引导绳索8,避免绳索8与卷轮91脱离。其中,齿轮组92由外啮合的齿轮一和齿轮二组成,齿轮一同轴设置于卷轮91的转动轴,齿轮二同轴设置于电机93的输出轴。参照图1至图4,茶盘1的内腔还装配有为蓄电池64供电的无线充电模块74。参照图1至图4,当作为茶具使用时,各绳索8收起,使各连接组件7回收于相应的凹槽15内,茶杯3和茶壶1可以放置在相应的连接组件7上,放置其随意晃动。需要泡茶时通过水平挪动茶杯3或茶壶1即可将其取下,为了避免茶杯3和茶壶1因磁力作用意外移动,不建议将茶杯3或茶壶1放置特别靠近连接组件7的茶盘区域,可以将茶杯3或茶壶1放置在稍微远离连接组件7,磁力较弱的茶盘区域,最好将茶杯3或茶壶1直接放回相应的连接组件7上,用磁力将其固定即可;饮茶过程中,也可以将茶杯3或茶壶1放置在茶桌上;使用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茶具,包括茶盘、茶壶和若干茶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架,所述茶盘可上下翻转地水平架设于所述脚架;还包括照明灯、连接组件、绳索以及卷绳机构,所述茶壶和茶杯的底部均设有一所述照明灯,若干所述绳索的一端通过卷绳机构可伸展地卷收于所述茶盘的内腔,另一端延伸至茶盘外部并装配有所述连接组件,且该连接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照明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茶具,包括茶盘、茶壶和若干茶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架,所述茶盘可上下翻转地水平架设于所述脚架;还包括照明灯、连接组件、绳索以及卷绳机构,所述茶壶和茶杯的底部均设有一所述照明灯,若干所述绳索的一端通过卷绳机构可伸展地卷收于所述茶盘的内腔,另一端延伸至茶盘外部并装配有所述连接组件,且该连接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照明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包括透光薄板、LED模组、磁铁圈一以及蓄电池,所述茶杯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有镂空部,所述透光薄板固定嵌设于所述镂空部,所述磁铁圈一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LED模组固定嵌设于磁铁圈一,且位于透光薄板底部;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于LED模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头、圆盘和磁铁圈二,所述绳索的一端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圆盘的一端面,圆盘的另一端面设有所述磁铁圈二,该磁铁圈二可分离地吸附于所述磁铁圈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晨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