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收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9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带收料机,属于钢构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缠绕辊、电机和传送带,传送带将电机和缠绕辊连接,所述缠绕辊的周向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缠绕辊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平行于支撑件设置且限位条的底部与支撑件靠近缠绕辊的一侧固定相连,限位条的顶部与支撑件间隔设置并形成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钢带收集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收料机
本技术涉及钢构加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钢带收料机。
技术介绍
钢带是指以碳钢制成的一种包装带,主要用于捆扎货物,现在常用的钢带为镀锌钢带,钢带经热处理精磨加工制成,具有精密度高,拉力度强,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等特点。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8529277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钢带收集装置,包括车体、立板、移板和螺杆,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滚轮,立板和移板均垂直设在车体的顶面,立板固定设在车体上,移板活动连接在车体上,立板和移板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穿孔,螺杆连接在立板和移板上的穿孔内,螺杆上设有锁紧螺母;立板和移板上分别设有若干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螺栓;还包括绕卷机构,绕卷机构包括电机和绕轴,电机通过支架设在立板上,电机的转轴和绕轴连接,绕轴位于立板的螺栓孔和移板的螺栓孔之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钢带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对钢带起始端进行定位的装置,导致钢带在绕卷过程中很容易从收集装置上脱落,严重影响收集钢带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带收料机,达到提高钢带收集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带收料机,包括缠绕辊、电机和传送带,传送带将电机和缠绕辊连接,所述缠绕辊的周向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缠绕辊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平行于支撑件设置且限位条的底部与支撑件靠近缠绕辊的一侧固定相连,限位条的顶部与支撑件间隔设置并形成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钢带收料机对钢带进行收卷时,首先将钢带的一端插入到限位条与支撑件间隔所形成的限位槽中,令限位槽对钢带的端部形成卡接,然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传送带带动缠绕辊进行旋转,由于钢带的端部被限位槽卡接固定,从而将钢带稳定的收集在缠绕辊的支撑件上,达到提高钢带收集效率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撑件均匀间隔设置于缠绕辊的周向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撑件配合缠绕辊对钢带进行收集,且多个支撑件均匀间隔的设置在缠绕辊的周向面上,加强在支撑件上缠绕钢带的均衡性,同时间隔设置的支撑件,在满足缠绕钢带的基础上减轻整个缠绕辊上的重量,进一步增强缠绕辊的使用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接触板,支撑板置于接触板靠近缠绕辊的一侧,且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缠绕辊、接触板固定相连;且支撑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于接触板靠近两侧的位置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分设在接触板靠近端部的两侧位置处,两块支撑板相互配合对接触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增强接触板缠绕钢带时的稳定性,同时加强整个支撑件与缠绕辊之间的连接,提高支撑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支撑件的使用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触板背离支撑板的一侧呈弧面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触板背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为弧面状,一方面增大接触板与钢带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件缠绕钢带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弧面状设置的接触板的弯曲程度较好,多个支撑件配合使用时提高整体的弧度,对缠绕在支撑件上的钢带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减少钢带在支撑件上发生形变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支撑件的使用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缠绕辊的一侧设置有整理机,整理机包括机座、支撑臂和整理辊,支撑臂置于机座的顶部位置处并与机座铰接相连,整理辊转动安装于支撑臂的顶端,且整理辊的周向面上开设有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理机配合缠绕辊使用,钢带穿过整理辊上的导向槽以后被收集在缠绕辊上,导向槽对钢带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刚带均匀、整齐的收集在缠绕辊上,增强对钢带的收集效果,且整理机的支撑臂与机座铰接相连,随着缠绕辊上收集的钢带越来越多,钢带将整理辊逐渐抬起,不影响钢带的正常收集,提高对钢带的收集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整理机背离缠绕辊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滚轮、链条和钢丝绳,链条将驱动电机和驱动滚轮相连接,钢丝绳的一端与驱动滚轮固定相连,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支撑臂的底部位置处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整理机的一侧设置驱动装置,令驱动装置的钢丝绳与整理机的支撑臂固定相连,根据缠绕辊上钢带的收集量,启动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链条带动驱动滚轮旋转,借助钢丝绳调节支撑臂距离缠绕辊的高度,增强对钢带收集效果的同时,借助机械化功能操作整理机与缠绕辊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强整理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使用更加方便、高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缠绕辊上设置限位条,限位条对钢带具有限位作用,方便将钢带稳定的收集在缠绕辊上,提高钢带的收集效率;2、通过将支撑件的接触板设置为弧面状,多个支撑件配合使用时提高整体的弧度,减少钢带在支撑件上发生形变的情况,提高支撑件的使用效果;3、通过设置整理机配合缠绕辊使用,提高对钢带的收集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缠绕辊;2、电机;3、传送带;4、支撑件;41、支撑板;42、接触板;5、限位条;51、限位槽;6、整理机;61、机座;62、支撑臂;63、整理辊;631、导向槽;7、驱动装置;71、驱动电机;72、驱动滚轮;73、链条;74、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带收料机,包括缠绕辊1、电机2和传送带3,传送带3将电机2和缠绕辊1连接,缠绕辊1的周向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件4和限位条5(见图2),限位条5对钢带具有限位作用,方便将钢带稳定的收集在缠绕辊1上,达到提高钢带收集效率的效果。结合图1和图2,支撑件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缠绕辊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限位条5置于支撑件4的一侧,限位条5平行于支撑件4设置且限位条5的底部与支撑件4靠近缠绕辊1的一侧固定相连,限位条5的顶部与支撑件4间隔设置并形成限位槽51,使用该钢带收料机对钢带进行收卷时,首先将钢带的一端插入到限位条5与支撑件4间隔所形成的限位槽51中,令限位槽51对钢带的端部形成卡接,然后启动电机2,电机2通过传送带3带动缠绕辊1进行旋转,由于钢带的端部被限位槽51卡接固定,从而将钢带稳定的收集在缠绕辊1的支撑件4上,提高钢带的收集效率。参照图2,支撑件4包括支撑板41和接触板42,支撑板41置于接触板42靠近缠绕辊1的一侧,且支撑板41的两端分别与缠绕辊1、接触板42固定相连;且支撑板41设置有两块,两块支撑板41相对间隔设置于接触板42靠近两侧的位置处,两块支撑板41相互配合对接触板42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增强接触板42缠绕钢带时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带收料机,包括缠绕辊(1)、电机(2)和传送带(3),传送带(3)将电机(2)和缠绕辊(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辊(1)的周向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件(4),支撑件(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缠绕辊(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支撑件(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条(5),限位条(5)平行于支撑件(4)设置且限位条(5)的底部与支撑件(4)靠近缠绕辊(1)的一侧固定相连,限位条(5)的顶部与支撑件(4)间隔设置并形成限位槽(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收料机,包括缠绕辊(1)、电机(2)和传送带(3),传送带(3)将电机(2)和缠绕辊(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辊(1)的周向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件(4),支撑件(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缠绕辊(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支撑件(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条(5),限位条(5)平行于支撑件(4)设置且限位条(5)的底部与支撑件(4)靠近缠绕辊(1)的一侧固定相连,限位条(5)的顶部与支撑件(4)间隔设置并形成限位槽(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撑件(4)均匀间隔设置于缠绕辊(1)的周向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包括支撑板(41)和接触板(42),支撑板(41)置于接触板(42)靠近缠绕辊(1)的一侧,且支撑板(41)的两端分别与缠绕辊(1)、接触板(42)固定相连;且支撑板(41)设置有两块,两块支撑板(41)相对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梓煜黄凤龙何玉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鑫鹏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