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5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作为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插座配件(200)在一端具有可与引脚触点(102)连接的插座触点(210),在另一端具有免螺丝端子台(220)。免螺丝端子台(220)的第三接点端子(204b)与插座触点(210)的第一接点端子(204a)形成在接点部件(204)的各个端部。免螺丝端子台(220)的第四接点端子(205c)在板簧部件(205)的一端部形成,板簧部件(205)在其与第三接点端子(204b)之间保持电气配线,板簧部件(205)的另一端部向插座触点(210)侧延长,形成插座触点(210)的第二接点端子(205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
本公开涉及具有可与引脚触点连接的插座触点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电气配线与回路基板的连接中使用了免螺丝端子台。免螺丝端子台是不需要螺丝的端子台,通过一次触控可以剥离电线的涂层而直接进行接线/解除作业。另外,免螺丝端子台可用于回路基板,具有直接固定在回路基板的类型以及可由连接器分离的类型两种。例如在专利文献1或2中公开了具有后一类型的插座触点的免螺丝端子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318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580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或2中公开的免螺丝端子台(连接器)在一方的端部具有端子台,在另一方的端部具有插座触点。端子台由两个接点端子夹持插入的电气配线,插座触点由两个接点端子夹持引脚触点。在专利文献1或2中公开的结构中,端子台的一方的接点端子及插座触点的一方的接点端子形成在同一接点部件的各个端部。因此,能够利用上述接点部件得到插入端子台中的电气配线与插入插座触点中的引脚触点的电导通。另一方面,端子台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为了能够稳定地保持电气配线而采用弹性较高的(弹簧常数较大的)板簧部件(例如SUS弹簧)。另外,插座触点的双方的接点端子通常都使用电传导性较高的弹簧用铜材(例如磷青铜)。另外,插座触点的双方的接点端子形成在同一接点部件上。在插座触点中,为了确保接触可靠性(获得相对于引脚触点的足够的通电性),重要的是在双方的接点端子间施加较高的接触压力。在专利文献1或2中公开的结构中,使插座触点双方的接点端子为弹簧用铜材,但弹簧用铜材虽然在电传导性方面良好,但另一方面,在弹性方面却比SUS等差,难以提高接点端子间的接触压力。并且,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了得到更高的接触可靠性,正在寻求增高了接点端子间的接触压力的插座触点。需要说明的是,在专利文献1中,也已经公开利用添加部件来提高插座触点的接点端子间的接触压力的结构,但在该结构中存在诸如部件数增多这样的问题。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增加部件数、而具有可获得高接触可靠性的插座触点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在一端具有可与引脚触点连接的插座触点,在另一端具有免螺丝端子台,该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特征在于,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一方的接点端子与所述插座触点的一方的接点端子形成在同一接点部件的各个端部,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在与所述一方的接点端子之间保持电气配线的板簧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所述板簧部件的另一端部向所述插座触点侧延长,形成有所述插座触点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另外,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在一端具有可与引脚触点连接的插座触点,在另一端具有免螺丝端子台,该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特征在于,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一方的接点端子与所述插座触点的一方的接点端子形成在同一接点部件的各个端部,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在板簧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所述板簧部件在其与所述一方的接点端子之间保持电气配线,所述板簧部件的另一端部向所述插座触点侧延长,从外侧对所述插座触点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施加有弹簧压力。根据上述的结构,在插座触点侧也能够将免螺丝端子台所需要的板簧部件有效地利用在施加接点端子间的接触压力上,不会增加部件数,能够得到具有接触可靠性较高的插座触点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另外,在上述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中,能够形成为所述板簧部件具有导电性的结构。根据上述的结构,因为通过板簧部件也能够得到插座触点与免螺丝端子台之间的电导通,所以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电气特性提高。另外,在上述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中,能够形成为所述接点部件的材料为弹性铜材、所述板簧部件的材料为SUS的结构。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弹性铜材的接点部件获得良好的导电性,能够通过SUS的板簧部件提高接点端子间的接触压力。另外,在上述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中,具有在使所述插座触点与所述引脚触点连接时通过用户接受规定的操作而可动的操作可动部件,所述插座触点具有在与所述引脚触点连接时夹持所述引脚触点的两个接点端子,所述两个接点端子的所述另一方的接点端子通过所述板簧部件而在压接于所述一方的接点端子的方向上受到作用力,所述另一方的接点端子与所述操作可动部件连接,在所述操作可动部件接受到所述规定的操作时与所述操作可动部件联动而移动,能够形成为使所述两个接点端子的端子间的接触压力降低的结构。根据上述的结构,在使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插座触点与引脚触点连接时,用户对操作可动部件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使夹持引脚触点的两个接点端子的端子间的接触压力降低。由此,能够在消除或大幅降低插拔力的状态下,将插座触点与引脚触点连接。另外,在插座触点与引脚触点接合后,解除操作可动部件的操作,由此,两个接点端子以较高的接触压力夹持引脚触点,能够确保较高的接触可靠性。专利技术的效果本公开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插座触点侧也能够将免螺丝端子台所需要的板簧部件有效地利用在施加接点端子间的接触压力上,不会增加部件数,能够得到具有接触可靠性较高的插座触点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引脚触点与插座触点的嵌合位置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将插座配件插入插头配件而嵌合时的嵌合操作的剖视图,图3(a)表示了嵌合前的插座配件与插头配件分离的状态,图3(b)表示了嵌合操作过程中的状态,图3(c)表示了嵌合操作结束时的状态。图4是表示用于在插座配件与插头配件嵌合的状态下防止插座配件脱落的保持机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针对本公开的一个侧面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立体图。图2是在连接器10的引脚触点102与插座触点210的嵌合位置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例示了连接器10为四极的多极连接器的情况,但连接器的极数未特别限定。另外,连接器10也可以为单极连接器。连接器10由插头配件100与插座配件200构成。插座配件200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一个例子。插头配件100由插头用壳体101与引脚触点102构成,例如设置在未图示的回路基板等。在插头配件100中,在插头用壳体101形成的空间101a内收纳有引脚触点102,引脚触点102的一端(与插座触点210的连接侧)在空间101a内露出。空间101a至少在插座配件200的插入侧开口。插座配件200在其一端具有插座触点210,在另一端具有免螺丝端子台220。此外,针对插座配件200的结构更详细地说明。插座配件200大体上由插座主体201与锁止操纵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在一端具有可与引脚触点连接的插座触点,在另一端具有免螺丝端子台,该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特征在于,/n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一方的接点端子与所述插座触点的一方的接点端子形成在同一接点部件的各个端部,/n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在板簧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所述板簧部件在其与所述一方的接点端子之间保持电气配线,/n所述板簧部件的另一端部向所述插座触点侧延长,形成所述插座触点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27 JP 2018-1583281.一种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在一端具有可与引脚触点连接的插座触点,在另一端具有免螺丝端子台,该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特征在于,
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一方的接点端子与所述插座触点的一方的接点端子形成在同一接点部件的各个端部,
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在板簧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所述板簧部件在其与所述一方的接点端子之间保持电气配线,
所述板簧部件的另一端部向所述插座触点侧延长,形成所述插座触点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


2.一种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在一端具有可与引脚触点连接的插座触点,在另一端具有免螺丝端子台,该连接器式免螺丝端子台的特征在于,
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一方的接点端子与所述插座触点的一方的接点端子形成在同一接点部件的各个端部,
所述免螺丝端子台的另一方的接点端子在板簧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所述板簧部件在其与所述一方的接点端子之间保持电气配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团野干史加藤刚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