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13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包括工位台及固定在工位台上的开孔组件,工位台的上端面固定有平板,平板上端面的中心对称位置固定有定位轴,平板的上端面安装有限位模具,限位模具的下端面开设有定位孔,定位轴插接入定位孔内部,电机端盖安装到限位模具上,开孔组件包括四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位于平板上端面的两组对角线上,各组第一气缸上安装有顶针,限位模具的外周面部分凹设有四组绕限位模具的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的沉槽,沉槽的槽宽大于顶针的直径与电机端盖两倍厚度尺寸的和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电机端盖进行冲压时的抗冲击能力得到提升,电机端盖在加工时不易变形,提升了电机端盖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端盖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一种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随着各种动力设备的发展,电机得到日益广泛地普及与应用。电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在进行电机的制造过程中,装配人员需要将定子及转子组装到电机端盖内部,电机端盖对定子进行固定并对转子进行支撑,起到防护、散热的作用。对于微型电机的电机端盖主要通过镀锌板冲压制得,定子铁心一般由0.35-0.5毫米厚表面具有绝缘层的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在铁心的外周面多开设多组等角度圆周设置的定位槽口,用以嵌放定子绕组;相应地在电机端盖的内周面需要设置多组等角度圆周设置的限位凸块,限位凸块插接入定位槽口内实现定子铁心与电机端盖的定位。在进行电机端盖内周面上各组限位凸块的加工时,对于由镀锌板一体冲压成型的电机端盖,多通过冲压成型的制造方式对各组限位凸块进行冲压成型,冲压设备使电机端盖外周面的镀锌板向内部凹陷、凸出,形成各组限位凸块。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镀锌板自身的厚度较薄,在进行各组定位块的一体冲压成型时,电机端盖极易因冲压设备的作用力而发生变形,使电机端盖自身的形状发生改变,发生形变的电机端盖在进行定子铁心的组装时出现困难,使电机端盖的合格率降低,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将待冲压的电机端盖插接在限位模具上,限位模具对电机端盖进行支撑,提升了电机端盖在冲压时的抗形变能力,电机端盖不易变形,提升了电机端盖的合格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包括工位台及固定在工位台上的开孔组件,所述工位台的上端面固定有平板,所述平板为上端面呈正方形的长方体,所述平板上端面的中心对称位置固定有轴线竖直设置的定位轴,所述平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成圆柱体的限位模具,所述限位模具的下端面圆心位置开设有轴线竖直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轴插接入所述定位孔内部,电机端盖安装到所述限位模具上,电机端盖的内周面与所述限位模具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开孔组件包括四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平板上端面的两组对角线上,各组所述第一气缸上安装有朝向所述限位模具的顶针,所述限位模具的外周面部分凹设有四组绕所述限位模具的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的沉槽,各所述沉槽位于所述平板上端面的两条对角线上,所述沉槽的槽宽大于所述顶针的直径与电机端盖两倍厚度尺寸的和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板固定在工位台上,定位轴固定在呈正方形的平板的上端面,定位轴插接入限位模具的定位孔内部,使限位模具固定在平板上,限位模具在平板上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开孔组件中的第一气缸上固定有顶针,第一气缸位于平板上端面的对角线上,故各组顶针的运动方向均沿平板上端面的对角线运动,当各组第一气缸运动致使顶针向电机端盖的外周面抵接并冲压成型时,电机端盖的内表面受挤压而凸起,凸起的限位凸块插接入各组沉槽内部,沉槽的设置对各组限位凸块的收纳提供了空间,通过上述配合,待冲压的电机端盖与固定在平板上端面的限位模具固定,限位模具的外周面对电机端盖的内周面进行支撑,限位模具使电机端盖的稳定得到提升,故顶针对电机端盖的外周面进行冲压时,电机端盖的抗冲击能力得到提升,电机端盖在加工时不易变形,提升了电机端盖的合格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位台的上端面固定有两组竖直设置的立柱,两组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有所在平面竖直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两组上下平行设置的圆杆及第二气缸,两组所述圆杆上套接滑动有滑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滑块沿着两组所述圆杆做往复式运动,所述滑块上固定有若干组上下运动的、沿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的竖直端面等间距分布的第三气缸,各所述第三气缸的下端安装均有电磁继电器,各所述电磁继电器对电机端盖进行吸附,各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中心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平板宽度方向的中垂面共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立柱对横梁进行支撑,提升了横梁的稳定性,滑块与两组圆杆插接滑动,第二气缸驱动滑块沿圆杆做往复直线运动,滑块上固定的各组第三气缸驱动下端的各电磁继电器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式直线运动,当电磁继电器上电时,电磁继电器产生的磁力对电机端盖经进行吸附,被吸附的电机端盖与电磁继电器一起运动,当第二气缸驱动滑块运动至限位模具上竖直上方时,第三气缸向下运动,电磁继电器断电使吸附的电机端盖掉落在限位模具上,完成对电机端盖的输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圆杆的两端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朝向所述滑块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与所述圆杆的外周面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套接在圆杆上,限位环在圆杆上左右滑动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圆杆上,当滑块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运动时,滑块的两端与两组限位环抵接,限位环对滑块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当电机端盖的尺寸变化时,需要进行滑块位置的调整,将限位环推动至圆杆的不同位置上并拧紧紧固螺栓,实现了对滑块位置的快速调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模具上端面的圆周边沿进行倒圆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模具上端面的圆周边沿进行倒圆角,倒圆角处理的限位模具使限位模具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减小,当将待加工的电机端盖向限位模具上装载时,限位模具上端经倒圆角处理后更易安装到限位模具上,电机端盖的装载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使电机端盖的加工效率得到提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板的上端面螺栓连接有四组压紧块,各所述压紧块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气缸的中间位置,各所述压紧块对所述限位模具的四周边沿进行压紧限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板的上端面螺栓连接的压紧快对限位模具的圆周边沿进行压紧,使限位模具在平板上的稳定性得到提升,限位模具不易在平板上移动,当待加工的电机端盖装载在限位模具上并进行冲压加工时,电机端盖的加工过程较为稳定,电机端盖不易偏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孔组件还包括四组导向块,各所述导向块固定在所述平板的上端面且绕所述平板上端面中心对称位置的垂线等角度圆周设置,各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平板上端面的两条对角线上,各组导向块上均开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孔,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缸体及与所述缸体插接滑动的推杆,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推杆与所述导向孔插接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上的推杆与各组导向块上的导向孔插接滑动,导向孔的设置提升了推杆的运动稳定性,当推杆端部固定的顶针对电机端盖的外周面进行冲压成型时,电机端盖对推杆的反作用力时推杆具有形变的趋势,导向块的设置使推杆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同时使推杆的抗形变能力得到提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包括工位台(1)及固定在工位台(1)上的开孔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台(1)的上端面固定有平板(11),所述平板(11)为上端面呈正方形的长方体,所述平板(11)上端面的中心对称位置固定有轴线竖直设置的定位轴(111),所述平板(11)的上端面安装有成圆柱体的限位模具(112),所述限位模具(112)的下端面圆心位置开设有轴线竖直设置的定位孔(1121),所述定位轴(111)插接入所述定位孔(1121)内部,电机端盖安装到所述限位模具(112)上,电机端盖的内周面与所述限位模具(112)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开孔组件(2)包括四组第一气缸(21),所述第一气缸(21)位于所述平板(11)上端面的两组对角线上,各组所述第一气缸(21)上安装有朝向所述限位模具(112)的顶针(22),所述限位模具(112)的外周面部分凹设有四组绕所述限位模具(112)的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的沉槽(1122),各所述沉槽(1122)位于所述平板(11)上端面的两条对角线上,所述沉槽(1122)的槽宽大于所述顶针(22)的直径与电机端盖两倍厚度尺寸的和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包括工位台(1)及固定在工位台(1)上的开孔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台(1)的上端面固定有平板(11),所述平板(11)为上端面呈正方形的长方体,所述平板(11)上端面的中心对称位置固定有轴线竖直设置的定位轴(111),所述平板(11)的上端面安装有成圆柱体的限位模具(112),所述限位模具(112)的下端面圆心位置开设有轴线竖直设置的定位孔(1121),所述定位轴(111)插接入所述定位孔(1121)内部,电机端盖安装到所述限位模具(112)上,电机端盖的内周面与所述限位模具(112)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开孔组件(2)包括四组第一气缸(21),所述第一气缸(21)位于所述平板(11)上端面的两组对角线上,各组所述第一气缸(21)上安装有朝向所述限位模具(112)的顶针(22),所述限位模具(112)的外周面部分凹设有四组绕所述限位模具(112)的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的沉槽(1122),各所述沉槽(1122)位于所述平板(11)上端面的两条对角线上,所述沉槽(1122)的槽宽大于所述顶针(22)的直径与电机端盖两倍厚度尺寸的和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台(1)的上端面固定有两组竖直设置的立柱(113),两组所述立柱(113)的上端固定有所在平面竖直设置的横梁(114),所述横梁(114)上安装有两组上下平行设置的圆杆(1141)及第二气缸(1142),两组所述圆杆(1141)上套接滑动有滑块(11411),所述第二气缸(1142)驱动所述滑块(11411)沿着两组所述圆杆(1141)做往复式运动,所述滑块(11411)上固定有若干组上下运动的、沿所述滑块(11411)的长度方向的竖直端面等间距分布的第三气缸(1143),各所述第三气缸(1143)的下端安装均有电磁继电器(11431),各所述电磁继电器(11431)对电机端盖进行吸附,各所述电磁继电器(11431)的中心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平板(11)宽度方向的中垂面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内周面上限位凸块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锦元胡翔胡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研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