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屑机构及一种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96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碎屑机构及一种数控机床,属于数控机床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将排屑螺杆沿碎屑轮组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碎屑轮组下方,碎屑轮组与排屑螺杆之间利用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单个驱动装置作为动力源就能同时实现碎屑和排屑操作,其结构紧凑、稳定,设计合理、巧妙,极大地缩小了碎屑机构的体积,降低了成本,能直接解决丝状金属废屑的收集和自动处理,将其装配在数控机床上,可有效提升机床行业自动化的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屑机构及一种数控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设备
,特别是一种碎屑机构及一种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加工领域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切削加工效率越来越高,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金属废屑,这些金属废屑需要通过碎屑处理以回收利用。然而,现有的碎屑机构多孤立于数控机床,且须采用多个驱动装置组合使用的方式来实现碎屑操作和排屑操作,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很难做到与数控机床配套使用,不利于机床行业自动化的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碎屑机构及一种数控机床,其结构合理、设计巧妙,能有效解决金属废屑的收集和自动处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碎屑机构,包括安装框、连接在安装框下端的排屑槽、及转动安装在安装框内的碎屑轮组和排屑螺杆,所述排屑螺杆位于碎屑轮组下方且沿碎屑轮组的长度方向设置,碎屑轮组与排屑螺杆之间设有传动装置,安装框上设有驱动碎屑轮组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碎屑轮组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碎屑的同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排屑螺杆转动以实现排屑。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碎屑轮组和排屑螺杆同一端部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套设有传动链条。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位于安装框的左端、驱动装置位于安装框的右端,所述排屑螺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于排屑槽的右端实现排屑。优选地,安装框的左端设有包覆所述传动装置的防护罩。优选地,所述排屑槽的上端设有连接两侧的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碎屑轮组包括第一碎屑轮、与第一碎屑轮咬合的第二碎屑轮,安装框的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碎屑轮咬合的第一碎屑板、与第二碎屑轮咬合的第二碎屑板。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安装在第一碎屑轮上的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二碎屑轮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电机通过减速机连接主动齿轮。一种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主体、安装在机床主体底部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上开设有排屑口,且能够机床主体形成一个半封闭的零件加工室,导流罩的排屑口处配置有上述碎屑机构,零件加工室切削产生的金属废屑经排屑口进入碎屑轮组。优选地,所述机床主体内配置有用于将产生的金属废屑吹入碎屑机构的防溅装置。优选地,所述机床主体上设有承接排屑槽的碎屑收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排屑螺杆沿碎屑轮组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碎屑轮组下方,碎屑轮组与排屑螺杆之间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利用单个驱动装置作为动力源就能同时实现碎屑和排屑操作,其结构紧凑、稳定,设计合理、巧妙,极大地缩小了碎屑机构的体积,降低了成本,能直接解决丝状金属废屑的收集和自动处理,将其装配在数控机床上,可有效提升机床行业自动化的普及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碎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碎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碎屑机构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数控机床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数控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碎屑机构,包括安装框1、连接在安装框1下端的排屑槽2、及转动安装在安装框1内的碎屑轮组3和排屑螺杆4,所述排屑螺杆4位于碎屑轮组3下方且沿碎屑轮组3的长度方向设置,碎屑轮组3与排屑螺杆4之间设有传动装置5,安装框1上设有驱动碎屑轮组3转动的驱动装置6,所述碎屑轮组3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转动碎屑的同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5带动排屑螺杆4转动以实现排屑。本专利技术将排屑螺杆4沿碎屑轮组3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碎屑轮组3下方,碎屑轮组3与排屑螺杆4之间通过传动装置5传动连接,利用单个驱动装置6作为动力源就能同时实现碎屑和排屑操作,其结构紧凑、稳定,设计合理、巧妙,极大地缩小了碎屑机构的体积,降低了成本,能直接解决丝状金属废屑的收集和自动处理,将其装配在数控机床上,可有效提升机床行业自动化的普及和推广。其中,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分别设置在碎屑轮组3和排屑螺杆4同一端部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套设有传动链条。碎屑轮组3和排屑螺杆4上下分布时,两转轴中心相距较远,链轮链条的传动方式能在该种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且平稳可靠。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位于安装框1的左端、驱动装置6位于安装框1的右端,所述排屑螺杆4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于排屑槽2的右端实现排屑。传动结构设置在左端,排屑槽2和排屑螺杆4的右端作为排屑端,必然长于碎屑轮组3,驱动装置6装配在该端上方空间处,并不会增加碎屑机构整体的横向长度或竖向长度,其布局方式合理,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缩小了空间占比。为避免外界潮湿、多尘等环境对传动装置5的影响,安装框1的左端设有包覆所述传动装置5的防护罩7。所述排屑槽2的上端设有连接两侧的加强筋8,其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碎屑轮组3包括第一碎屑轮9、与第一碎屑轮9咬合的第二碎屑轮10,安装框1的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碎屑轮9咬合的第一碎屑板11、与第二碎屑轮10咬合的第二碎屑板12。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13、减速机14、安装在第一碎屑轮9上的主动齿轮15、安装在第二碎屑轮10上的从动齿轮16,所述从动齿轮16与主动齿轮15啮合,电机13通过减速机14连接主动齿轮15。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机13驱动,同时引入减速机14,使得驱动更加平稳可控,而且可通过设定减速机14的减速比例,达到精准控制。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主体17、安装在机床主体17底部的导流罩18,所述导流罩18上开设有排屑口19,且能够机床主体17形成一个半封闭的零件加工室,导流罩18的排屑口19处配置有上述碎屑机构,零件加工室切削产生的金属废屑经排屑口19进入碎屑轮组3。导流罩18作为碎屑机构与机床主体17之间的连接件,能够与机床主体17形成一个半封闭的零件加工室,零件加工室切削产生的金属废屑只能经排屑口19进入碎屑轮组3,以提高金属碎屑的回收率。金属废屑进入碎屑轮组3后,利用碎屑轮之间、碎屑轮与碎屑板之间的咬合,达到碎屑目的,碎屑轮组3转动的同时带动排屑螺杆4转动,由排屑螺杆4推动碎屑移动至机床外,保证机床内没有碎屑堆积。排屑螺杆4的末端设置承接排屑槽2的碎屑收集装置20,如收集箱或收集袋等,工人可以在不影响机床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更换收集装置,以实现国内切削机床的自动化生产。进一步地,为防止金属碎屑飞溅,所述机床主体17内配置有用于将产生的金属废屑吹入碎屑机构的防溅装置,所述防溅装置是利用液压泵喷出高压水或高压气的方式防止金属碎屑飞溅。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碎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1)、连接在安装框(1)下端的排屑槽(2)、及转动安装在安装框(1)内的碎屑轮组(3)和排屑螺杆(4),所述排屑螺杆(4)位于碎屑轮组(3)下方且沿碎屑轮组(3)的长度方向设置,碎屑轮组(3)与排屑螺杆(4)之间设有传动装置(5),安装框(1)上设有驱动碎屑轮组(3)转动的驱动装置(6),所述碎屑轮组(3)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转动碎屑的同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5)带动排屑螺杆(4)转动以实现排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1)、连接在安装框(1)下端的排屑槽(2)、及转动安装在安装框(1)内的碎屑轮组(3)和排屑螺杆(4),所述排屑螺杆(4)位于碎屑轮组(3)下方且沿碎屑轮组(3)的长度方向设置,碎屑轮组(3)与排屑螺杆(4)之间设有传动装置(5),安装框(1)上设有驱动碎屑轮组(3)转动的驱动装置(6),所述碎屑轮组(3)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转动碎屑的同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5)带动排屑螺杆(4)转动以实现排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分别设置在碎屑轮组(3)和排屑螺杆(4)同一端部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套设有传动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位于安装框(1)的左端、驱动装置(6)位于安装框(1)的右端,所述排屑螺杆(4)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于排屑槽(2)的右端实现排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碎屑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框(1)的左端设有包覆所述传动装置(5)的防护罩(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2)的上端设有连接两侧的加强筋(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会梅孔令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企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