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表防震器簧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856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械表零件,具体地讲是机械手表防震器上的簧片。本机械手表防震器是由一个冠形头、两个斜形装配支腿、四个肩部、X轴方向的一次承力点和Y轴方向的二次承力点构成。该防震器簧片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可以承受较大的外界冲击或震动力,是目前用在机械手表上一种比较理想的防震器簧片。(*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械表零件,具体地讲是机械手表防震器上的簧片。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机械表防震器,其减震作用主要体现在减震簧片上。现有的机械手表采用的防震簧片只具有一次防震性能,因而当机械手表受到较大的外界冲击力或震动力后,防震簧片往往失去防震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为机械手表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和震动力的防震簧片。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本机械手表防震器簧片是由一个冠形头10,两个斜形装配支腿11、12,四个肩部6、7、8、9,X轴方向的一次承力点2和3及Y轴方向的二次承力点1、4、5构成。其特点是两个斜形装配支腿11、12之间夹角α为10~30°,4个肩部6、7、8、9在同一圆周上且均等对称分布在与X轴、Y轴之间夹角β=45°处,一次承力点2、3与二次承力点1、4、5分别在两个圆周上,两个直径之差为φ1-φ2=0.10~0.40mm。当手表受到外界力时,首先簧片在X轴方向的两个承力点2、3承受冲击或震动力,随着防震簧片的受力弯曲变形,Y轴方向的三个承力点1、4、5,便进入受力状态,承受冲击或震动力,由于防震簧片实现了先后二次防震,保证了机械手表可以承受较大的外界冲击或震动力,从而提高了机械手表的防震性能。本机械手表防震器簧片,在X轴和Y轴方向上可以承受较大的外界冲击或震动力,具有二次防震特性,是目前用在机械手表上一种比较理想的防震器簧片。 附图说明附图为机械手表防震器簧片主视图。附图图面说明1、4、5Y轴方向承力点;2、3X轴方向承力点;6、7、8、9四个肩部;10冠形头;11、12斜形装配支腿;φ1/2为二次承力点离圆心距离;φ2/2为一次承力点离圆心距离;β为肩部处于X轴与Y轴夹角;α为两个斜形装配支腿之间夹角。为了更好的理解与实施,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附图是防震器簧片放大五十倍的主视图。本防震器簧片可采用其等厚的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的弹性材料CrO3,经冲压热处理、电镀加工而成。本簧片有一个冠形头10和两个斜形装配支腿11、12用于簧片固定在防震器上。两个斜形装配支腿之间夹角为10~30°。其中部(外圈)有四个限位点6、7、8、9在同一圆周上且均等对称分布在X轴与Y轴之间夹角β=45°处,用于簧片装配时的限位,2、3为X轴方向的承力点,1、4、5为Y轴方向的承力点,它们分别在两个圆周上(从附图可以看出),两直径之差为φ1-φ2=0.10~0.40mm。将此防震簧片装入机械手表的防震装置中后,首先X轴方向的2、3两个承力点与防震装置中的球面托钻接触并首次承受冲击或震动力,之后,随着防震簧片的受力弯曲变形,Y轴方向的三个承力点1、4、5,再次与球面托钻接触,并二次承受冲击或震动力,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两次防震性能。由于本技术的重点在簧片的改进上,因此不会增加生产成本及工艺难度。权利要求1.机械手表防震器簧片是由一个冠形头10,两个斜形装配支腿11、12,四个肩部6、7、8、9,X轴方向的一次承力点2和3及Y轴方向的二次承力点1、4、5构成,其特征是两个斜形装配支腿11、12之间夹角α为10~30°,4个肩部6、7、8、9在同一圆周上且均等对称分布在与X轴、Y轴之间夹角β=45°处,一次承力点2、3与二次承力点1、4、5分别在两个圆周上,两个直径之差为φ1-φ2=0.10~0.4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械表零件,具体地讲是机械手表防震器上的簧片。本机械手表防震器是由一个冠形头、两个斜形装配支腿、四个肩部、X轴方向的一次承力点和Y轴方向的二次承力点构成。该防震器簧片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可以承受较大的外界冲击或震动力,是目前用在机械手表上一种比较理想的防震器簧片。文档编号G04B37/00GK2052128SQ89205910公开日1990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辉力, 徐建军, 孙顶建, 孙衍富, 韩棕桐, 徐永清, 张春桐, 吕梦珠, 冷继读, 陈学诚 申请人:烟台宝石轴承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械手表防震器簧片是由一个冠形头10,两个斜形装配支腿11、12,四个肩部6、7、8、9,X轴方向的一次承力点2和3及Y轴方向的二次承力点1、4、5构成,其特征是两个斜形装配支腿11、12之间夹角α为10~30°,4个肩部6、7、8、9在同一圆周上且均等对称分布在与X轴、Y轴之间夹角β=45°处,一次承力点2、3、与二次承力点1、4、5分别在两个圆周上,两个直径之差为φ1-φ2=0.10~0.4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力徐建军孙顶建孙衍富韩棕桐徐永清张春桐吕梦珠冷继读陈学诚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宝石轴承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