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97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激光光源接收器,所述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之间形成激光监控光路,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连接有将所述激光监控光路的光信号转化为可反映所述镀膜基片上薄膜厚度信息的数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监控精度高,且不需要调整光轴,使用方便;还可以在镀膜过程进行中间测量光谱,进行修正,提高镀膜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真空镀膜
,尤其是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直接式膜厚监控系统是通过探测光线通过镀膜基板前后的变化而获知镀膜基板上薄膜厚度的光学检测方法。现有技术中,监控光源采用白光,但白光在入射光不是单一波长的光,而是中心波长+/_x范围的光,接受光为分光仪,而分光仪的分辨率太差,波长非常接近的光的光谱分辨不开,测出的光谱会变形,进而导致监控数据失准,导致失去了监控本身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采用激光光源作为监控光路对镀膜基片上的薄膜厚度进行穿透式的直接监控,可实现薄膜厚度及膜厚变化的检测。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可实现对镀膜基片上的薄膜厚度及膜厚变化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监控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激光光源接收器,所述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之间形成激光监控光路,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连接有将所述激光监控光路的光信号转化为可反映所述镀膜基片上薄膜厚度信息的数据处理器。所述光源发送器包括激光电源、激光发送镜头及光斩波器,所述激光光源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光斩波器,所述光斩波器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激光发送镜头,所述激光电源发出的激光自所述激光发送镜头发射至所述光源接收器。所述光源接收器包括激光接收镜头、探测器、数据处理器以及功率计,所述激光接收镜头通过光纤连接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和所述功率计,且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斩波器的斩波控制器。所述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分别连接有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可驱动所述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所形成的监控光路沿所述镀膜基片上的薄膜覆膜延伸方向位移。本技术的优点是:监控精度高,且不需要调整光轴,使用方便;还可以在镀膜过程进行中间测量光谱,进行修正,提高镀膜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采用上投光布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采用下投光布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2所示,图中1-16标记分别表示为:真空镀膜室1、镀膜基片2、光路防污玻璃3、穿光玻璃4、激光电源5、光斩波器6、光纤耦合器7、激光光源发送器8、激光光源接收器9、探测器10、数据处理器11、功率计12、斩波控制器13、软件控制盒14、控制箱15、位移机构16。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薄膜成膜直接式光学监控装置可实现对镀膜基片上的薄膜厚度及膜厚变化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真空镀膜室1为镀膜工艺的工艺室,镀膜基片2被装载在真空镀膜室1的内部,呈平板状。在真空镀膜室1内的镀膜基片2可通过镀膜工艺在其基片表面生成各种不同功能的薄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薄膜成膜直接式光学监控方式系统包括两路架构相同的监控光路,这两路监控光路均可分别独立实现对镀膜基片2上的薄膜厚度的检测。具体地,每路监控光路均包括一组相对的激光光源发送器8和激光光源接收器9,且激光光源发送器8和激光光源接收器9的位置相对且两者之间所形成监控光路穿透镀膜基片2,即激光光源发送器8可将监控光源发射至激光光源接收器9且该监控光源穿透镀膜基片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采用的是上投光布置形式的监控系统,即激光光源发送器8位于镀膜基片2的下方,激光光源接收器9位于镀膜基片2的上方,监控光源自下而上穿透镀膜基片2。为了保证薄膜厚度检测时的精度,激光光源发送器8和激光光源接收器9之间所形成的监控光路与镀膜基片2相垂直。两个激光光源发送器8呈一高一低的落差式布置,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监控光路为激光光路。激光电源5作为激光的发出源,其通过光纤连接有用于对激光的波长进行控制的光斩波器6,光斩波器6由斩波控制器13所连接控制。光斩波器6通过光纤连接光纤耦合器7,以将激光进行均匀分束从而形成两路激光监控光路。光纤耦合器7通过光纤分别与两路监控光路的两个激光光源发送器8相连接,以使两个激光光源发送器8均可向激光光源接收器9发出激光。如图1所示,两个激光光源接收器9分别通过光纤连接各自对应的探测器10,探测器10用于对自激光光源接收器9所接收的激光的光信号进行探测获取。探测器10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数据处理器11相连接,数据处理器11将传输来的激光的光信号转换为可反映所述镀膜基片2上薄膜厚度信息的信号,从而实现薄膜厚度的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11可将光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输出。与此同时,两个数据处理器11还分别与功率计12、斩波控制器13相连接,其中功率计12用于测量经输数据处理器11所转换的电压信号功率及变化,而斩波控制器13则用于向数据处理器11提供激光的波长控制参数为参考,以供数据处理器11数据处理及转换过程,进而提高薄膜厚度检测的精确性。如图1所示,控制箱15用于集中置放激光电源5、光斩波器6、探测器10、数据处理器11、功率计12、斩波控制器13,以提高设备的整体性及集约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软件控制盒14,软件控制盒14通过数据线与激光电源5、数据处理器11、功率计12分别相连接,以构成连接控制以及数据交互,便于薄膜厚度检测结果的收集及处理。如图1所示,在激光光源发送器8的下方设置有位移机构16,位移机构16可驱动激光光源发送器8在水平方向上位移,从而调整监控光路在镀膜基片2上的穿透位置。当为本实施例中的平板状的镀膜基片2时,监控光路即可沿镀膜基片2的薄膜覆膜方向水平位移;与激光光源发送器8所对应的激光光源接收器9的水平位置亦可进行一定调整,以保证两者之间可准确形成监控光路的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移机构16可采用滑道机构或滚轮机构等实现。本实施例中的监控系统在监控时包括如下工作过程:激光电源5发出的激光通过光纤传至激光光源发送器8(可采用激光镜头),由激光镜头聚焦后激光穿透镀膜基片2,传至激光光源接收器9。通过斩波控制器13获取固定频率的光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器11处理后转化成电压信号输出。在镀膜基片2中的镀膜过程中随着膜料的蒸发附着,镀膜基片2的透过率(电压值)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膜厚及膜厚变化的检测。而当镀膜完成后则可通过检测镀膜基片2的透过率以确定该位置处的薄膜厚度。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是下投光布置形式的监控系统,即激光光源发送器8位于镀膜基片2的上方,探测器10作为激光光源接收器直接设置于镀膜基片2的下方,监控光源自上而下穿透镀膜基片2。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在保证监控效果的同时,可降低设备成本,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加监控系统布置的应用范围,以便于配合实施例一更好地适应于不同型号的真空镀膜,提高操作便利。如图2所示,两个探测器10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可实现对镀膜基片上的薄膜厚度及膜厚变化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监控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激光光源接收器,所述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之间形成激光监控光路,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连接有将所述激光监控光路的光信号转化为可反映所述镀膜基片上薄膜厚度信息的数据处理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可实现对镀膜基片上的薄膜厚度及膜厚变化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监控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激光光源接收器,所述激光光源发送器和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之间形成激光监控光路,所述激光光源接收器连接有将所述激光监控光路的光信号转化为可反映所述镀膜基片上薄膜厚度信息的数据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光源光学成膜直接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送器包括激光电源、激光发送镜头及光斩波器,所述激光光源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光斩波器,所述光斩波器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激光发送镜头,所述激光电源发出的激光自所述激光发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萍長家武彦徐波張詠麟佐藤文哉上川尚河崎直樹汪洋龙汝磊江耔昊潘书跃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光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