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及汽车进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49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NVH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和汽车进气系统。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包括:直通管;共振腔,密封套设于直通管外,直通管上与共振腔正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直通管通过通气孔与共振腔连通;共振腔设置有多个,直通管沿轴向分为多个直通管段,每个直通管段外设置一个共振腔,相邻两个共振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汽车进气系统包括上述进气系统消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进气系统消声装置通过直通管和多个共振腔组合,整体尺寸小且消声性能佳,直通管采用金属材质,共振腔采用合成耐高温塑料,解决了管路高温变形的问题,同时有效抑制了管路气流噪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进气系统采用上述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具有更小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及汽车进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NVH
,尤其涉及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及汽车进气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安装有涡轮增压器的汽车中,从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出口流出的气体具有温度高和噪音大的特点。一般常通过在压气机的下游串接中冷器来解决出气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在连接增压器和中冷器的管路上安装消声装置来解决气体噪音大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下的消声装置多由塑料材质制造而成,其内腔设计1/4波长管、共振腔以及扩张腔,波长管、共振腔和扩张腔构成组合结构,以满足宽频带消声,从而提高消声性能。然而现有技术下的消声装置存在较多的缺陷,导致消声效果不理想,影响乘客乘坐体验,主要体现在:压气机出口端气体温度长期在300℃以上,导致塑料材质的消声装置无法承受,易导致接口处漏气或脱落;管路径向空间过大,消声能力不足,难以安装且使发动机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下的消声装置存在的不耐高温、体积大以及消声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进气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直通管(1),所述直通管(1)的进气口连通于汽车的涡轮增压器,所述直通管(1)的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汽车的中冷器;/n共振腔(2),密封套设于所述直通管(1)外,所述直通管(1)上与所述共振腔(2)正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11),所述直通管(1)通过所述通气孔(111)与所述共振腔(2)连通;/n所述共振腔(2)设置有多个,所述直通管(1)沿轴向分为多个直通管段(11),每个所述直通管段(11)外设置一个所述共振腔(2),相邻两个所述共振腔(2)之间设置有隔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通管(1),所述直通管(1)的进气口连通于汽车的涡轮增压器,所述直通管(1)的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汽车的中冷器;
共振腔(2),密封套设于所述直通管(1)外,所述直通管(1)上与所述共振腔(2)正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11),所述直通管(1)通过所述通气孔(111)与所述共振腔(2)连通;
所述共振腔(2)设置有多个,所述直通管(1)沿轴向分为多个直通管段(11),每个所述直通管段(11)外设置一个所述共振腔(2),相邻两个所述共振腔(2)之间设置有隔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管(1)的制造材料为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2)的制造材料为合成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2)的内壁涂覆有隔热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龑刘瑞骏李志强卜耀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