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绕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88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绕管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夹具升降气缸,所述夹具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移动,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安装有下转盘,所述下转盘上设置有管路夹具和若干绕管轴,所述下转盘的上方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上制有与绕管轴对应的绕管轴孔以及与管路夹具对应的夹具孔。绕管时,所述夹具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连接轴和下转盘上移,所述绕管轴穿过所述绕管轴孔,所述管路夹具穿过所述夹具孔,所述旋转电机带动下转盘和上转盘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导管自动绕管,并且使得导管自动绕管又快又稳,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导管的卫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绕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管绕管机构,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医用导管是连通人体内外的管腔制品的总称,医用导管应用广泛,需求量大。医用导管通常包括连接软管,部分医用导管还包括滴口室,医用导管整体较长,包装前需要卷绕成圈,目前医用导管的卷绕主要采取人工操作完成。人工操作最大的缺点在于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附上病菌,往往要对工人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生产空间,成本高,品质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现导管自动绕管的导管绕管机构。为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管绕管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夹具升降气缸,所述夹具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移动,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安装有下转盘,所述下转盘上设置有管路夹具和若干绕管轴,所述下转盘的上方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上制有与所述绕管轴对应的绕管轴孔以及与所述管路夹具对应的夹具孔。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绕管时,所述夹具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连接轴和下转盘上移,所述绕管轴穿过所述绕管轴孔,所述管路夹具穿过所述夹具孔,所述旋转电机带动下转盘和上转盘旋转。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旋转固定板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固定板上方的治具底板,所述治具底板上制有第三旋转孔,所述上转盘位于所述第三旋转孔内,所述旋转固定板上制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内穿设有旋转安装块,所述旋转安装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旋转安装块和第一同步轮均被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轴可以在所述旋转安装块和第一同步轮内上下移动,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所述旋转固定板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旋转固定板并连接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与第一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以及旋转安装块旋转。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具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旋转固定板上,所述夹具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旋转固定板并与所述升降板相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安装块上安装有若干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穿过所述下转盘并固定在所述上转盘的底部,所述下转盘可以沿着所述支撑轴上下移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固定板上还制有张紧孔,所述张紧孔内设置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可在所述张紧孔内移动,所述张紧轴的顶部设置有张紧挡块,所述张紧挡块的底面紧贴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张紧轴的底部露出所述张紧孔并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所述张紧轮与所述同步带紧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固定板上安装有旋转感应器,所述旋转安装块上安装有与所述旋转感应器配合的旋转感应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板上还设有气缸连接块,所述夹具升降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气缸接头,所述气缸连接块上制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有U型挡板,所述气缸接头的底部设有气缸挡块,所述气缸挡块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被所述U型挡板卡住。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治具底板上还安装有绕管导向板,所述绕管导向板的一部分围绕所述第三旋转孔设置,所述绕管导向板、治具底板以及上转盘上均制有夹爪缺口,所述绕管导向板的侧面安装有防卡料板。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上安装有夹具升降导柱,所述夹具升降导柱的顶部穿过所述升降板并固定在所述旋转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升降板可以沿着所述夹具升降导柱上下移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若干块第一支撑板和若干块第二支撑板,所述旋转固定板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旋转固定板上安装有若干块第三支撑板,所述治具底板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绕管底板和滑动底板,所述绕管底板上安装有若干条平移滑轨,所述每条平移滑轨上均设置有若干平移滑块,所述滑动底板安装在所述平移滑块上,所述支撑垫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安装在所述滑动底板上,所述绕管底板上还安装有平移气缸,所述滑动底板上安装有平移连接块,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平移连接块相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底板上还安装有平移限位块,所述绕管底板上安装有两块绕管移动缓冲块,所述两块绕管移动缓冲块上分别安装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相对设置,所述平移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之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管路夹具上制有管路夹具槽,所述管路夹具槽槽口两侧槽壁的顶部制成管路夹具斜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转盘上还安装有卡料夹具,所述卡料夹具上制有卡料槽,所述卡料槽槽口两侧槽壁的顶部制成卡料斜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侧面还通过托料固定板安装有托料板,所述治具底板的侧边安装有挡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导管自动绕管,并且使得导管自动绕管又快又稳,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导管的卫生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卷绕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导管绕管机构,包括绕管支架830,绕管支架830上固定有绕管底板831,绕管底板831上安装有两条平移滑轨832,每条平移滑轨832上设置有若干平移滑块850,平移滑块850上安装有滑动底板833。绕管底板831上通过气缸固定块834还安装有平移气缸835,滑动底板833上安装有平移连接块836,平移气缸835的活塞杆与平移连接块836相连接。滑动底板833上还安装有平移限位块837,绕管底板831上安装有两块绕管移动缓冲块838,两块绕管移动缓冲块838上分别安装第一缓冲器839和第二缓冲器840,第一缓冲器839和第二缓冲器840相对设置,平移限位块837位于第一缓冲器839和第二缓冲器840之间。第一缓冲器839和第二缓冲器840可以从市场上采购,均为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底板833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841,第一支撑板841的顶部安装有治具底板842,滑动底板833上还安装有若干块第二支撑板843,第二支撑板843的顶部安装有旋转固定板844,旋转固定板844上设置有若干块第三支撑板845,第三支撑板845的顶部固定在治具底板842的底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固定板844的侧面还通过托料固定板846安装有托料板847,托料板847用于托住未卷绕的导管。治具底板842的侧边安装有弧形的挡料板848,弧形的挡料板848防止导管被治具底板842侧边的棱角划伤。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底板833上设置有四组卷绕组件,卷绕组件包括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管绕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电机(816)和夹具升降气缸(810),所述夹具升降气缸(810)带动升降板(83)移动,所述升降板(83)上安装有连接轴(814),所述连接轴(814)的顶部安装有下转盘(820),所述下转盘(820)上设置有管路夹具(86)和若干绕管轴(823),所述下转盘(820)的上方设有上转盘(87),所述上转盘(87)上制有与所述绕管轴(823)对应的绕管轴孔(871)以及与所述管路夹具(86)对应的夹具孔(872);/n绕管时,所述夹具升降气缸(810)带动升降板(83)、连接轴(814)和下转盘(820)上移,所述绕管轴(823)穿过所述绕管轴孔(871),所述管路夹具(86)穿过所述夹具孔(872),所述旋转电机(816)带动下转盘(820)和上转盘(87)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管绕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电机(816)和夹具升降气缸(810),所述夹具升降气缸(810)带动升降板(83)移动,所述升降板(83)上安装有连接轴(814),所述连接轴(814)的顶部安装有下转盘(820),所述下转盘(820)上设置有管路夹具(86)和若干绕管轴(823),所述下转盘(820)的上方设有上转盘(87),所述上转盘(87)上制有与所述绕管轴(823)对应的绕管轴孔(871)以及与所述管路夹具(86)对应的夹具孔(872);
绕管时,所述夹具升降气缸(810)带动升降板(83)、连接轴(814)和下转盘(820)上移,所述绕管轴(823)穿过所述绕管轴孔(871),所述管路夹具(86)穿过所述夹具孔(872),所述旋转电机(816)带动下转盘(820)和上转盘(87)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绕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固定板(844)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固定板(844)上方的治具底板(842),所述治具底板(842)上制有第三旋转孔,所述上转盘(87)位于所述第三旋转孔内,所述旋转固定板(844)上制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内穿设有旋转安装块(812),所述旋转安装块(81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815),所述旋转安装块(812)和第一同步轮(815)均被所述连接轴(814)穿过,所述连接轴(814)可以在所述旋转安装块(812)和第一同步轮(815)内上下移动,所述旋转电机(816)安装在所述旋转固定板(844)上,所述旋转电机(816)的转轴穿过所述旋转固定板(844)并连接有第二同步轮(817),所述第二同步轮(817)与第一同步轮(815)之间设置有同步带(818),所述旋转电机(816)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817)、第一同步轮(815)以及旋转安装块(812)旋转;
所述夹具升降气缸(810)安装在所述旋转固定板(844)上,所述夹具升降气缸(810)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旋转固定板(844)并与所述升降板(83)相连接;
所述旋转安装块(812)上安装有若干支撑轴(822),所述支撑轴(822)的顶部穿过所述下转盘(820)并固定在所述上转盘(87)的底部,所述下转盘(820)可以沿着所述支撑轴(822)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绕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固定板(844)上还制有张紧孔,所述张紧孔内设置有张紧轴(826),所述张紧轴(826)可在所述张紧孔内移动,所述张紧轴(826)的顶部设置有张紧挡块(827),所述张紧挡块(827)的底面紧贴所述旋转固定板(844)的上表面,所述张紧轴(826)的底部露出所述张紧孔并设置有张紧轮(828),所述张紧轮(828)位于所述第一同步轮(815)和第二同步轮(817)之间,所述张紧轮(828)与所述同步带(818)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绕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固定板(844)上安装有旋转感应器(824),所述旋转安装块(812)上安装有与所述旋转感应器(824)配合的旋转感应片(8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绕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83)上还设有气缸连接块(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启明李先刚
申请(专利权)人: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