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24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涉及除草剂技术领域。该加工工艺将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三种有效成分搅拌溶解后形成透明均相溶液,向透明均相溶液中加入乳化剂、抗冻剂、增稠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微乳剂半成品;微乳剂半成品减压过滤,滤液静置得到炔草酯微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三种有效成分复配扩大了除草谱,对小麦、黑麦和黑小麦等谷物田的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均能有效防除,提高了低温稳定性、扩散性、相容性,促进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悬浮,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草剂
,尤其涉及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炔草酯是一种手性的、含氟的、芳香苯氧丙酸类的新型高效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和狗尾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炔草酯的作用机理与特点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是一种内吸传导性除草剂,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内,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通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现有炔草酯微乳剂使用温度在10℃以下,低温分散性和稀释稳定性尤为重要,通常需要添加高效乳化分散剂。炔草酯微乳剂加工后不能对小麦、黑麦和黑小麦等谷物田的禾本科及阔叶杂草有效防除,低温稳定性、扩散性、相容性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重量份,称取炔草酯20-30份、氯氟吡氧乙酸3-8份、苄嘧磺隆1-5份、安全剂3-6份、稳定剂1-3份、分散剂2-6份、溶剂25-40份,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将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三种有效成分搅拌溶解后形成透明均相溶液;所述安全剂为解草酯,所述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b)按照重量份,向透明均相溶液中加入乳化剂22-36份、抗冻剂0.5-3份、增稠剂0.4-1.6份、去离子水28-45份,25-30℃搅拌均匀得到微乳剂半成品;c)微乳剂半成品减压过滤,滤液静置22-26小时得到炔草酯微乳剂。本专利技术的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以炔草酯原药作为主要有效成分,考虑到炔草酯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的剂型无法良好地以分子状态存在,而且主要用于小麦、黑麦和黑小麦等谷物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黑燕麦草、狗尾草、虉草和看麦娘等,除草谱还可进一步扩大。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两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辅以安全剂降低有效成分毒性,稳定剂增加有效成分存放稳定性,分散剂促进多种有效成分的分散以及与溶剂、去离子水的相容,乳化剂促进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分散在体系中,抗冻剂增加了微乳剂的低温稳定性,增稠剂提高了微乳剂的黏度,促进有效成分分子的悬浮。该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简单可控,三种有效成分复配扩大了除草谱,对小麦、黑麦和黑小麦等谷物田的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均能有效防除,提高了低温稳定性、扩散性、相容性,促进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悬浮,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其中,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用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最终枯死;适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葡萄、果园、牧场、林地、草坪等地防除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卷茎蓼、马齿苋、龙葵、田旋花、蓼、苋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在水中迅速扩散,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能有效防治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能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对水稻安全,使用方法灵活。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由脂肪胺聚醚、亚磷酸三苯酯和环氧氯丙烷按照质量比2:1:1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溶剂选自环己酮、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二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剂由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甲酯、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抗冻剂由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按照质量比1:1:3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由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按照质量比1:2:2混合而成。进一步的,该炔草酯微乳剂使用时稀释150-300倍,用药量为40-50ga.i./hm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以炔草酯原药作为主要有效成分,添加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两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辅以安全剂降低有效成分毒性,分散剂促进多种有效成分的分散以及与溶剂、去离子水的相容,三种有效成分复配扩大了除草谱,对小麦、黑麦和黑小麦等谷物田的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均能有效防除,提高了低温稳定性、扩散性、相容性,促进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悬浮,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炔草酯26kg、氯氟吡氧乙酸6kg、苄嘧磺隆3kg、安全剂解草酯4kg、稳定剂2.5kg、分散剂4k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36kg,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将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三种有效成分搅拌溶解后形成透明均相溶液;b)向透明均相溶液中加入乳化剂32kg、抗冻剂1.8kg、增稠剂1.2kg、去离子水35kg,27℃搅拌均匀得到微乳剂半成品;c)微乳剂半成品减压过滤,滤液静置25小时得到炔草酯微乳剂。其中,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稳定剂由脂肪胺聚醚、亚磷酸三苯酯和环氧氯丙烷按照质量比2:1:1混合而成。乳化剂由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甲酯、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抗冻剂由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按照质量比1:1:3混合而成。增稠剂由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按照质量比1:2:2混合而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炔草酯23kg、氯氟吡氧乙酸5kg、苄嘧磺隆3kg、安全剂解草酯5kg、稳定剂2.4kg、分散剂3.5kg、溶剂二乙二醇丁醚34kg,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将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三种有效成分搅拌溶解后形成透明均相溶液;b)向透明均相溶液中加入乳化剂28kg、抗冻剂1.8kg、增稠剂1.3kg、去离子水40kg,30℃搅拌均匀得到微乳剂半成品;c)微乳剂半成品减压过滤,滤液静置23小时得到炔草酯微乳剂。其中,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稳定剂由脂肪胺聚醚、亚磷酸三苯酯和环氧氯丙烷按照质量比2:1:1混合而成。乳化剂由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甲酯、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抗冻剂由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按照质量比1:1:3混合而成。增稠剂由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按照质量比1:2:2混合而成。实施例3本实施例炔草酯微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按照重量份,称取炔草酯20-30份、氯氟吡氧乙酸3-8份、苄嘧磺隆1-5份、安全剂3-6份、稳定剂1-3份、分散剂2-6份、溶剂25-40份,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将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三种有效成分搅拌溶解后形成透明均相溶液;所述安全剂为解草酯,所述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nb)按照重量份,向透明均相溶液中加入乳化剂22-36份、抗冻剂0.5-3份、增稠剂0.4-1.6份、去离子水28-45份,25-30℃搅拌均匀得到微乳剂半成品;/nc)微乳剂半成品减压过滤,滤液静置22-26小时得到炔草酯微乳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重量份,称取炔草酯20-30份、氯氟吡氧乙酸3-8份、苄嘧磺隆1-5份、安全剂3-6份、稳定剂1-3份、分散剂2-6份、溶剂25-40份,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将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三种有效成分搅拌溶解后形成透明均相溶液;所述安全剂为解草酯,所述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按照质量比2:1:2混合而成;
b)按照重量份,向透明均相溶液中加入乳化剂22-36份、抗冻剂0.5-3份、增稠剂0.4-1.6份、去离子水28-45份,25-30℃搅拌均匀得到微乳剂半成品;
c)微乳剂半成品减压过滤,滤液静置22-26小时得到炔草酯微乳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炔草酯微乳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由脂肪胺聚醚、亚磷酸三苯酯和环氧氯丙烷按照质量比2:1:1混合而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霞吴礼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