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124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属于农药悬浮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三唑锡30~33%;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4.2~4.9%;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2.8~3.5%;乙二醇3.5~4.2%;黄原胶4.5~5%;硅酸镁铝1~1.3%;有机硅消泡剂0.5~0.8%;余量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和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共同作为润湿分散剂、黄原胶和硅酸镁铝共同作为增稠剂,能够使三唑锡水悬浮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悬浮率,实施例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三唑锡水悬浮剂在室温下的悬浮率在98%以上,且冷贮(0±1℃)、热贮(54±2℃)下均符合国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悬浮剂
,特别涉及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农药水悬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C)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将不溶于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借助助剂(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的作用,经湿法超微粉碎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由于水悬浮剂的分散介质是水,没有有机溶剂,属于一种绿色新型水基化环保制剂。但水悬浮剂在贮存过程中,易出现颗粒聚集、析水、分层等问题,导致分散体系不稳定。三唑锡(azocyclotin),属中等毒性的广谱杀螨剂,触杀作用强,可杀灭若螨、成螨和夏卵,对冬卵无效。由于其杀螨谱广,活性高,对作物安全,对害螨(包括成、若螨和卵)具有强烈触杀、胃毒、渗透作用,残效期长,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上防治多种害螨。由于水悬浮剂的不稳定性,目前三唑锡的悬浮剂还是以油悬浮剂为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悬浮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优选的,所述三唑锡的纯度≥93%;所述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的纯度≥95%;所述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纯度≥95%。优选的,所述三唑锡水悬浮剂中三唑锡的粒径≤3μm;所述三唑锡的悬浮率≥9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三唑锡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唑锡、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有机硅消泡剂和水混合,进行第一研磨,得到预分散液;(2)将所述预分散液与黄原胶、硅酸镁铝混合,进行第二研磨,得到三唑锡水悬浮剂。优选的,所述第一研磨和第二研磨的研磨介质为锆珠,所述锆珠的粒径为8mm。优选的,所述第一研磨的转速为1100~1300r/min,所述预分散液中固体的粒径≤5μm。优选的,所述第二研磨的转速为500~800r/min,时间为5~15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三唑锡30~33%;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4.2~4.9%;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2.8~3.5%;乙二醇3.5~4.2%;黄原胶4.5~5%;硅酸镁铝1~1.3%;有机硅消泡剂0.5~0.8%;余量水。本专利技术使用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和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共同作为润湿分散剂,其中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能强烈地吸附在三唑锡固体颗粒表面,其亲水基团(硫酸集团)能够电离产生负电荷,与三唑锡自身所带电荷相同,受同性电荷相互排斥的作用,能够使三唑锡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悬浮体系中;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具有类似锚的结构,能够牢牢嵌入农药粒子表面,并在原药和分散剂形成的胶团之间产生强大的排斥力,从而保证三唑锡水悬浮体系的持久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使用黄原胶和硅酸镁铝作为增稠剂,能够增加水悬浮剂的黏度,防止粒子发生沉降,延缓粒子的碰撞几率和沉降时间;其中黄原胶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为棒状双螺旋,在水溶液中具有支撑固体粒子的作用,从而使得水悬浮剂的体系更加稳定;硅酸镁铝既是非迁移性的粘合剂,又是片状物的崩解剂,具有控制液体流变性质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黄原胶和硅酸镁铝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三唑锡的悬浮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乙二醇作为防冻剂,乙二醇能够与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有效配合,保证三唑锡水悬浮剂在低温下的分散稳定性。实施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在室温下的悬浮率在98%以上,且冷贮(0±1℃)、热贮(54±2℃)下均符合国标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三唑锡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先将三唑锡、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有机硅消泡剂和水混合,进行第一研磨,再加入黄原胶和硅酸镁铝进行第二研磨,得到三唑锡水悬浮剂。此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30~33%的三唑锡,优选为3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三唑锡的粒径优选≤3μm,更优选为1~2.5μ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三唑锡的纯度优选≥93%,更优选≥95%。本专利技术对所述三唑锡的来源没有特殊的要求,使用本领域常规市售的三唑锡原药即可。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4.2~4.9%的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4.5~4.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型号为SD-208的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具体来源之一可以为上海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的纯度优选≥95%,更优选≥9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为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亲油基团能强烈地吸附在三唑锡固体颗粒表面,其亲水基团能够电离产生负电荷,与三唑锡自身所带电荷相同,受同性电荷相互排斥的作用,能够使三唑锡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悬浮体系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2.8~3.5%的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3~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型号为SD-816的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具体来源之一可以为上海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纯度优选≥95%,更优选≥9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类似锚的结构,能够牢牢嵌入农药粒子表面,并在胶团之间形成强大的排斥力,从而保证三唑锡悬浮体系的持久稳定性。三唑锡颗粒具有疏水作用,这是其在水悬浮液中发生团聚的主要原因。本专利技术将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与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复配使用,一方面,分散剂的亲油基团吸附于三唑锡表面形成包围层,亲水基团则与水中离子结合,从而形成带同种电荷的三唑锡颗粒并相互间静电排斥;另一方面,由于分散剂是有机链状或空间网状大分子,有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当两个三唑锡颗粒不断靠拢时,复配分散剂吸附层的絮状结构产生空间位阻效应,阻碍其进一步地靠拢,从而保证三唑锡悬浮体系的持久稳定性。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3.5~4.2%的乙二醇,优选为3.8~4%。本专利技术对所述乙二醇的来源没有特殊的要求,使用本领域常规市售的乙二醇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乙二醇为防冻剂,能够保证三唑锡水悬浮剂在低温下的分散稳定性。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4.5~5%的黄原胶,优选为4.6~5%。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黄原胶的来源没有特殊的要求,使用本领域常规市售的黄原胶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黄原胶为增稠剂,其结构为棒状双螺旋,在水溶液中具有支撑固体粒子的作用,从而使得三唑锡水悬浮剂的体系更加稳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唑锡水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锡的纯度≥93%;所述聚氧乙烯醚硫酸脂类表面活性剂的纯度≥95%;所述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纯度≥9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唑锡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锡水悬浮剂中三唑锡的粒径≤3μm;所述三唑锡的悬浮率≥95%。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三唑锡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天瑞贺蓬辉赵磊张博张雷杨小东张树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桥健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