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72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盒包括清洁单元。一种具有壁的壳体,所述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使壳体内外之间连通的开口。所述清洁单元容纳在壳体中并面对所述壁,所述清洁单元和壁之间形成间隔。所述清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开口。所述清洁单元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与壳体的外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诸如激光打印机等的通过用显影剂显影静电潜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盒。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6,330,410披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一种类型的处理盒包括容纳感光鼓的鼓盒和可拆卸地安装在鼓盒上的显影剂盒(色粉盒)。显影剂盒配备用于在其表面携带色粉以显影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盒中,当显影剂盒安装到鼓盒上时,鼓盒和显影剂盒必须彼此精确地定位,以便在记录介质(纸张)上的预定位置处无任何误差地形成图像。可以设想,通过把显影剂盒安装在鼓盒中设置的显影剂盒容纳部中且使显影剂盒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与显影剂盒容纳部的两个内侧表面接触,就可以相互定位鼓盒和显影剂盒。然而,这种设想的定位方法可能受到累积误差的影响,这些误差包括鼓盒的外尺寸误差(即,显影剂盒容纳部的两个相对内表面的尺寸误差),显影剂盒的外尺寸误差,和感光鼓和显影辊在各自盒中的安装位置误差。该累积误差严重地降低了感光鼓和显影辊的相对位置的精度。显影剂盒容纳部和显影剂盒的尺寸公差相对地大,因为容纳部的内表面之间的尺寸和显影剂盒的外表面之间的尺寸大于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的最大尺寸。因此,如果显影剂盒容纳部的内表面和显影剂盒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相对地大,显影剂盒具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即在鼓盒中沿纸张宽度方向具有较大的游隙。然而,减小间隙来降低活动余地的量会降低显影剂盒安装到显影剂盒容纳部和从中移去的平滑度。未审查的美国专利申请公报2005/0019056号披露的另一种类型的处理盒配备纸尘去除部,用于除去沉积在感光鼓表面上的纸尘。该处理盒包括设置在处理盒框架上的保持器。纸尘去除部附接到该保持器上。纸尘去除部包括支撑在板上的刷形构件。刷形构件接触处理盒中的感光鼓表面。支撑刷形构件的板附接到框架上的保持器。该板在与支撑刷形构件的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后表面由框架阻挡。在高温环境下,累积在框架内的热量可能升高板的温度,这样会软化沉积在刷形构件上的色粉和促进在感光鼓上结膜。进一步,当具有如上结构的处理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纸尘去除部设置在感光鼓和定影单元之间。于是,在来自定影单元的热空气的作用下,纸尘去除部的板易于升高温度。鉴于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其中,处理盒能平滑地以降低的位置误差安装在鼓盒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冷却清洁单元和防止由于清洁单元温度升高而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结膜的处理盒。为了实现上述和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盒。该盒用于图像形成装置。该盒包括壳体,图像承载构件和清洁单元。壳体具有壁,该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使壳体内外之间连通的开口。图像承载构件容纳在壳体中并携带显影剂图像。清洁单元容纳在壳体中并面对壁,清洁单元与壁之间形成间隔。清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该清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清洁单元被构造成用于除去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沉积物。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框架,盒,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盒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框架中。盒包括壳体,图像承载构件和清洁单元。壳体具有壁,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使壳体内外之间连通的开口。图像承载构件容纳在壳体中并携带显影剂图像。清洁单元容纳在壳体中并面对壁,清洁单元与壁之间形成间隔。清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开口。清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清洁单元被构造成用于除去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沉积物。转印单元安装在主框架中并把携带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单元把显影剂图像固定到记录介质上。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承载盒。该图像承载盒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该图像承载盒包括壳体,图像承载构件和清洁单元。壳体具有壁,该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使壳体内外之间连通的开口。图像承载构件容纳在壳体中并携带显影剂图像。清洁单元容纳在壳体中并面对壁,清洁单元与壁之间形成间隔。清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清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清洁单元被构造成用于除去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沉积物。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处理盒包括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鼓壳体容纳携带显影剂图像的感光鼓。感光鼓形成为圆柱形,并绕其转轴由鼓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显影剂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鼓壳体上。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中的任何一个具有肋,该肋形成为板状并在与感光鼓的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中的另一个具有与该肋接合的定位单元,以在平行于感光鼓的转轴的方向上彼此相对于对方定位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框架,处理盒和显影剂壳体。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框架中。处理盒包括容纳感光鼓的鼓壳体。感光鼓在其上承载静电潜像,感光鼓形成为圆柱形,并绕其转轴由鼓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剂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鼓壳体上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平行于感光鼓以及与其面对的显影辊。显影辊是圆柱形的,并被构造成在其外周表面上承载显影剂以把静电潜像显影成显影剂图像。主框架和鼓壳体包括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相对于主框架在平行于感光鼓转轴的方向上定位鼓壳体。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中的任何一个具有肋,该肋被构造成在平行于感光鼓转轴的方向上彼此相对于对方定位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中的另一个具有构造成与该肋接合的定位单元,以在平行于感光鼓转轴的方向上彼此相对于对方定位鼓壳体和显影剂壳体。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说明性方面将参考下列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激光打印机的侧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激光打印机采用的鼓盒的侧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激光打印机采用的处理盒的侧向剖视图;图4是从鼓盒后侧上方观看的立体图;图5是从鼓盒下壳体的前侧上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6是从鼓盒上壳体的前侧下方观看的立体图(在附接清洁构件之前);图7是从鼓盒上壳体的前侧下方观看的立体图(在附接清洁构件之后);图8A和8B,图9A和9B,图10A和10B说明了把清洁构件装配到上壳体的过程,其中图8A是清洁构件安装到上壳体之前上壳体和清洁构件中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8B是图8A的截面图;图9A是清洁构件正在被安装在上壳体上时上壳体和清洁构件中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9B是图9A的截面图;图10A是清洁构件完全安装在上壳体上之后上壳体和清洁构件中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的截面图;图11A是说明清洁构件和开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说明定位凹陷和显影辊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鼓盒的侧向剖视图;图11B是说明内后壁和清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说明显影剂盒安装在鼓盒中时感光鼓如何相对于显影辊定位的状态的侧向剖视图;图12说明设置在鼓盒下壳体上的接合单元;图13是显示显影剂盒的从下方观看的立体图;图14是部分切除的立体图,说明当显影剂盒安装在鼓盒中时用于在纸张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对于对方定位鼓盒和显影剂盒的结构;和图15是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主框架中安装的处理盒的水平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盒,其特征在于,该盒包括:具有壁的壳体,所述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使壳体内外之间连通的开口;图像承载构件,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并携带显影剂图像;和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并 面对所述壁,清洁单元与壁之间形成间隔,至少一部分清洁单元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部分清洁单元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清洁单元被构造成用于除去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沉积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义典高木猛行西村惣一郎板桥奈绪铃木务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