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和具有该处理盒的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70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和具有该处理盒的成像装置。所述处理盒具有包括感光体和感光体驱动部件的感光体单元。感光体驱动单元具有形成在感光体轴上的感光体齿轮。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包括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和显影驱动部件。显影驱动部件具有形成在显影辊轴上的显影辊齿轮。壳体将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集成一个模块。显影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该驱动件突出到壳体外面并且传递来自外面的驱动力。显影单元的显影辊可以仅在需要时被驱动,并且处理盒可以在不使用联接装置的情况下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诸如激光打印机、数字复印机和传真机。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成显影剂图像的处理盒、和具有这种处理盒的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诸如激光打印机、数字复印机和传真机包括将感光体和显影单元集成为单一模块的处理盒。感光体暴露到激光中,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供应显影剂给感光体,以形成与静电潜像对应的显影剂图像。通常,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以便于修理盒的所有部件。图1是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的传统处理盒的示图。处理盒1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感光体外壳2中的感光体6。显影单元4设置在感光体6附近。显影单元4包括与感光体外壳2整体形成或可从其上拆卸的显影外壳8。在显影外壳8中显影辊12接触感光体6,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隔。供应滚13供应显影剂给显影辊12。显影剂调节刮片(未示出)接触显影辊12,以调节显影剂层的厚度。如图2所示,在显影外壳8中,在感光体轴6b上形成的感光体齿轮6a通过中间齿轮10和制动齿轮11与显影辊齿轮12a和供应辊齿轮13a连接。当处理盒1安装在成像装置主体上时,感光体齿轮6a还与齿轮系的驱动齿轮5啮合,所述齿轮系与安装在成像装置主体中的驱动电机(未示出)连接。因此,当处理盒1安装在成像装置主体并且驱动电机被驱动时,感光体齿轮6a通过驱动齿轮5沿一定方向、诸如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感光体齿轮6a顺时针旋转时,与感光体齿轮6a同轴形成的感光体6也顺时针旋转。感光体齿轮6a的旋转力通过中间齿轮10和制动齿轮11传递到显影辊齿轮12a和供应辊齿轮13a,因此,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的每一个逆时针旋转。但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处理盒1中,显影单元4的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通过中间齿轮10、制动齿轮11、显影辊齿轮12a和供应辊齿轮13a随着感光体6旋转。因此,当没有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时,例如,当感光体6空转时,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与感光体6一起旋转。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的不必要旋转增加显影剂应力,因为在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之间以及在显影辊12和显影剂调节刮片之间产生摩擦力。显影剂应力的增加导致显影均匀性和图像质量下降。另外,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与多个齿轮连接,诸如中间齿轮10、制动齿轮11、显影辊齿轮12a和供应辊齿轮13a。因此,当调节感光体6和显影辊12之间的速度比来控制显影性能时,因为齿轮的齿数和齿轮轴之间距离的缘故,不容易调节速度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提出并使用了一种处理盒(未示出),其中省去感光体齿轮6a和制动齿轮11之间的中间齿轮10,从独立的驱动电机(30,参照图3)传递来的驱动力被传递到显影辊轴12a,使得显影单元4的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与感光体6分开驱动。如图3所示,处理盒具有在显影外壳8中形成的显影辊齿轮12a,因此,需要联接装置10来联接驱动电机30的驱动轴30a和形成在显影外壳8中的显影辊轴12b,以将驱动电机30的驱动力传递到显影单元4。联接装置10包括突起部分17a、凹座18a和弹簧21。突起部分17a构造在显影辊轴12b的滚筒凸缘16上形成的第一联接轴17上,与显影辊齿轮12a同轴形成,并且具有一定形状,诸如三角形。三角形的凹座18a构造在旋转件15的第二联接轴18上,以接收突起部分17a。在成像装置主体上形成弹簧21,以将第二联接轴18弹性地压向第一联接轴17,使得突起部分17a可以与凹座18a联接。旋转件15通过驱动齿轮34从驱动电机30接收驱动力,驱动齿轮34与驱动电机30的驱动轴30a的驱动齿轮20啮合。但是,联接装置10具有复杂的操作,其中当安装盒时,突起突分17a装配到凹座18a中,并且需要多个部件。因此,制造成本增加。另外,当接合在显影外壳8中的显影辊轴12b与驱动电机30的驱动轴30a不稳定地连接时,驱动力不能或者不能有效地传递给显影单元4的显影辊12和供应辊13。因此,需要有改进处理盒的成像装置,基本上防止显影剂应力,使得图像质量基本上不会由于显影剂应力而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处理盒和具有该处理盒的成像装置,这种处理盒仅在需要时驱动显影单元,并且不需要联接装置就可以安装在成像装置主体上,其中联接装置会增加复杂性和制造成本。一种成像装置的处理盒包括具有感光体和感光体驱动部件的感光体单元。感光体驱动单元具有在感光体轴上形成的感光体齿轮,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上。显影单元包括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和显影驱动部件。显影驱动部件具有在显影辊轴上形成的显影辊齿轮,一壳体将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集成为单一模块。显影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该驱动件突出到壳体外面并且传递来自外面的驱动力。驱动件包括在显影辊轴上形成的齿轮,显影辊轴突出到壳体外面并且与连接至外面的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显影辊轴可以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壳体上。感光体齿轮设置成与连接至第一驱动电机或第二驱动电机的第二驱动齿轮啮合。感光体齿轮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中间齿轮与显影驱动部件连接。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体,该主体具有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处理盒包括具有感光体和感光体驱动部件的感光体单元。感光体驱动单元具有在感光体轴上形成的感光体齿轮,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上。显影单元包括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和显影驱动部件。显影驱动部件具有在显影辊轴上形成的显影辊齿轮。一壳体将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集成为单个模块。显影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该驱动件突出到壳体外面,并且当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时,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驱动件包括在显影辊轴上形成的一齿轮,所述显影辊轴突出到壳体外面并且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显影辊轴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壳体上。感光体齿轮设置成连接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传递来自第一驱动电机或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感光体齿轮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中间齿轮与显影驱动部件连接。从以下结合附图公开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显著的优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和特征将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传统成像装置的处理盒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处理盒的驱动部件的示意图;图3是连接另一传统处理盒的显影辊轴和成像装置主体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联接装置的局部剖面正视图;图4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处理盒的俯视平面图;图6是图5的处理盒的右视图;图7是图5的处理盒的感光体单元的感光体驱动部件和显影单元的显影驱动部件的示意图;图8是图4的处理盒的感光体单元的感光体驱动部件和显影单元的显影驱动部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应该理解为是指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列描述中,出于简明和清楚的原因,省略了在此结合的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图4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是激光打印机100,其打印和输出从诸如个人电脑(PC)之类的外部装置输入的数据。激光打印机100包括堆叠纸P的堆叠单元101、从堆叠单元101输送纸P的输送单元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感光体单元,其包括感光体和感光体驱动部件,所述感光体驱动部件具有位于感光体轴上的感光体齿轮,静电潜像形成在所述感光体上;显影单元,其包括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和显影驱动部件,所述显影驱动部 件具有位于显影辊轴上的显影辊齿轮;将所述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集成为单个模块的壳体;和所述显影驱动部件的驱动件,其突出到所述壳体外面并传递来自外面的驱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智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