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阀、蝶阀的阀板以及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38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蝶阀,该蝶阀通过采用全新设计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定位销来确保阀板正确关闭的设计存在的成本高和可靠性差的问题,以及在转轴上打通孔导致强度低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对应提供了一种蝶阀的阀板,以及,一种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蝶阀,包括阀体、阀板和转轴;所述阀板与转轴联接可随转轴转动;所述阀体的通径上设有台阶;所述阀板的前板面上设有外侧与前板面边缘齐平的A限位凸台,使阀板在开启方向上转动时通过A限位凸台与阀体的通径抵触而不能转动超过180度角;所述阀板的后板面上设有外侧挂出后板面边缘的B限位凸台,使阀板到达关闭状态时B限位凸台与台阶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继续转动。继续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蝶阀、蝶阀的阀板以及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阀,具体涉及可用于大中型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电力变压器油循环冷却系统管道中的真空蝶阀。

技术介绍

[0002]蝶阀作为管道中的一个部件,在使用时通过旋转阀板来使蝶阀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从而实现控制管道中的流质流动。
[0003]现有技术的蝶阀主要包括阀体、阀板、转轴、轴头盖、定位销子和密封装置。阀板上有橡胶件,关闭状态下与阀体通径处接触形成紧密配合,实现密封。在关闭蝶阀时,为了使阀板在正确位置达到密封,通常在阀体通径部位设置定位销子来确保阀板不会关闭错位而产生渗漏。传统的真空蝶阀,在阀体通径上采用电脉冲方式加工定位销子孔,再采用标准销子插在该孔上进行定位,电脉冲加工效率低且费用高。由于标准销子尺寸一般偏小,装在蝶阀上后,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定位销子会出现脱落现象,脱落的销子经过油流冲击流到变压器本体内给变压器造成极大的隐患。此外,真空蝶阀的开关扭矩比较小,选用的轴直径小,通过轴上钻通孔及阀板上做螺纹孔,螺钉再与两者孔配合形成装配关系;轴上钻通孔,通孔上形成薄壁现象,会使轴的机械强度降低,当蝶阀运行后受到干涉时,转动扭矩会增大,转轴上通孔处容易弯曲变形或拧断,造成运行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蝶阀,该蝶阀通过采用全新设计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定位销来确保阀板正确关闭的设计存在的成本高和可靠性差的问题,以及在转轴上打通孔导致强度低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对应提供了一种蝶阀的阀板,以及,一种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
[0005]对于蝶阀,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蝶阀,包括阀体、阀板和转轴;所述阀板与转轴联接可随转轴转动;所述阀体的通径上设有台阶;所述阀板的前板面上在边缘处设有A限位凸台,使阀板在开启方向上转动时通过A限位凸台与阀体的通径抵触而不能转动超过180度角;所述阀板的后板面上设有外侧挂出后板面边缘的B限位凸台,使阀板到达关闭状态时B限位凸台与台阶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
[0007]由此,在阀板开启过程中,通过A限位凸台和阀体上通径内壁的抵触作用,避免阀板开启时转动超过180度,而在阀板关闭到位后,通过B限位凸台和阀体上阶梯的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造成蝶阀在错误方向关闭。
[0008]作为优化,前述的蝶阀中,所述A限位凸台和所述B限位凸台在阀板周向上呈180度角间隔分布,所述A限位凸台和所述B限位凸台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转轴。该设计使阀板可以转动的角度范围达到最大,从而具有最大的开度调节范围。
[0009]作为优化,前述的蝶阀中,所述阀板上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上设有平行于
阀板的径向设置的轴孔,以及垂直于所述轴孔设置的螺纹孔;对应的,所述转轴上加工有定位平台,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轴孔中并通过螺纹孔中的紧定螺钉与定位平台的配合实现固联使阀板和转轴形成整体。采用上述结构联接转轴和阀板,转轴上只需加工定位平台,而不需要加工通孔,对转轴的机械强度影响小,转轴联接处不容易弯曲变形或拧断,运行可靠性更高。进一步,所述阀板上可以设有两个连接凸台,两个连接凸台在阀板周向上呈180度角间隔分布于阀板的边缘附近。
[0010]对于阀板,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蝶阀的阀板,所述阀板的前板面上在边缘处设有A限位凸台,使阀板在开启方向上转动时通过A限位凸台与配套阀体的通径抵触而不能转动超过180度角;所述阀板的后板面上设有外侧挂出后板面边缘的B限位凸台,使阀到达关闭状态时B限位凸台与对应设于阀体通径上的台阶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
[0012]由此,本专利技术的阀板和配套的阀体配合使用,在阀板开启过程中,通过A限位凸台和阀体上通径内壁的抵触作用,避免阀板开启时转动超过180度,而在阀板关闭到位后,通过B限位凸台和阀体上阶梯的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从而有效避免造成蝶阀错误方向关闭。
[0013]作为优化,前述的阀板中,所述A限位凸台和所述B限位凸台在阀板周向上呈180度角间隔分布,所述A限位凸台和所述B限位凸台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转轴。该设计使阀板与配套的阀体配合使用时,可以转动的角度范围达到最大,从而具有最大的开度调节范围。
[0014]对于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5]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包括阀板和转轴,阀板和转轴联接可随转轴转动;所述阀板上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上设有平行于阀板的径向设置的轴孔,以及垂直于所述轴孔设置的螺纹孔;对应的,所述转轴上加工有定位平台,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轴孔中并通过螺纹孔中的紧定螺钉与定位平台的配合实现固联使阀板和转轴形成整体。
[0016]采用上述结构联接转轴和阀板,转轴上只需加工定位平台,而不需要加工通孔,对转轴的机械强度影响小,转轴联接处不容易弯曲变形或拧断,运行可靠性更高。
[0017]作为优化,前述的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中,所述阀板的前板面上在边缘处设有A限位凸台,使阀板在开启方向上转动时通过A限位凸台与配套阀体的通径抵触而不能转动超过180度角;所述阀板的后板面上设有外侧挂出后板面边缘的B限位凸台,使阀板到达关闭状态时B限位凸台与对应设于阀体通径上的台阶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
[0018]由此,将上述结构应用到蝶阀中后,在阀板开启过程中,通过A限位凸台和阀体上通径内壁的抵触作用,避免阀板开启时转动超过180度,而在阀板关闭到位后,通过B限位凸台和阀体上阶梯的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从而有效避免造成蝶阀错误方向关闭。
[0019]作为优化,前述的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中,所述A限位凸台和所述B限位凸台在阀板周向上呈180度角间隔分布,所述A限位凸台和所述B限位凸台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转轴。通过采用该设计,上述结构应用到蝶阀中后,阀板可以转动的角度范围达到最大,从而蝶阀具有最大的开度调节范围。
[0020]作为优化,前述的蝶阀阀板与转轴的联接结构中,所述阀板上可以设有两个连接
凸台,两个连接凸台在阀板周向上呈180度角间隔分布于阀板的边缘附近。
[0021]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1)通过在阀体的通径上设置台阶,并在在阀板上述对应设置特定的A限位凸台和B限位凸台,替代了现有技术的采用在阀体上设置定位销来防止阀板错误方向关闭的设计,从而避免了因定位销在蝶阀运行过程出现脱落的问题,可靠性更高,且阀体和阀板可以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工艺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0023]2)通过特定的构造联接阀板和转轴,避免了在转轴上加工通孔,转轴强度高,转轴联接处不容易弯曲变形或拧断,运行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蝶阀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蝶阀,包括阀体(1)、阀板(2)和转轴(3);所述阀板(2)与转轴(3)联接可随转轴(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通径上设有台阶(101);所述阀板(2)的前板面(201)上在边缘处设有A限位凸台(202),使阀板(2)在开启方向上转动时通过A限位凸台(202)与阀体(1)的通径抵触而不能转动超过180度角;所述阀板(2)的后板面(203)上设有外侧挂出后板面(203)边缘的B限位凸台(204),使阀板(2)到达关闭状态时B限位凸台(204)与台阶(101)配合形成限位阻止阀板(2)在关闭方向上继续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A限位凸台(202)和所述B限位凸台(204)在阀板(2)周向上呈180度角间隔分布,所述A限位凸台(201)和所述B限位凸台(202)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转轴(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上设有连接凸台(205),所述连接凸台(205)上设有平行于阀板(2)的径向设置的轴孔(2051),以及垂直于所述轴孔(2051)设置的螺纹孔(2052);对应的,所述转轴(3)上加工有定位平台(301),所述转轴(3)插设于所述轴孔(2051)中并通过螺纹孔(2052)中的紧定螺钉(4)与定位平台(301)的配合实现固联使阀板(2)和转轴(3)形成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上设有两个连接凸台(205),两个连接凸台(205)在阀板(2)周向上呈180度角间隔分布于阀板(2)的边缘附近。5.蝶阀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的前板面(201)上在边缘处设有A限位凸台(202),使阀板(2)在开启方向上转动时通过A限位凸台(202)与配套阀体(1)的通径抵触而不能转动超过180度角;所述阀板(2)的后板面(203)上设有外侧挂出后板面(203)边缘的B限位凸台(204),使阀板(2)到达关闭状态时B限位凸台(204)与对应设于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光张其强俞钧林正林林治鹏谢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