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49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其包括污泥管,所述污泥管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叶片,所述污泥管上连接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位置设置有通过转动叶片驱动的旋转开关,所述污泥管内沿着污泥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混水螺旋叶片,混水螺旋叶片和转动叶片依次沿污泥管内的液体流向设置在污泥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药剂与污泥混合均匀性的效果。提高药剂与污泥混合均匀性的效果。提高药剂与污泥混合均匀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加药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主要副产品之一,约占污水处理量的0.3%

0.5%(体积)或1%

2%(质量),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地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兴建,我国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量正在迅速增加,势必将产生更多的污泥。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难降解的有机物、多种微量元素、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和重金属等成分。在处理过程中采用镁系胶凝剂污泥破壁技术,彻底改变污泥高持水性的性质,促进泥水分离;经调理后的污泥进入脱水一体化系统,污泥经深度脱水后,含水率从90%降到60%以下;再经过压滤机干燥系统将含水率降至20%以下。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9226818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污泥加药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搅拌杆,所述搅拌罐上端设有污泥进口,所述搅拌杆通过第一轴承竖直安装在搅拌罐上并穿过搅拌罐的盖子,搅拌杆位于搅拌罐内的上部设有叶片且下部连接搅拌桨,搅拌杆最上端设有水平锥形齿轮;搅拌罐上方还设有加药罐,加药罐通过加药管道连接搅拌罐内部,加药管道上设有旋转开关,旋转开关上设有转轴,转轴连接竖直锥形齿轮,水平锥形齿轮带动竖直锥形齿轮用于转动转轴并开启旋转开关进行加药。
[0004]上述结构中,需要通过搅拌浆对污泥进行搅拌,搅拌浆由污泥冲击叶片进行转动,但是污泥驱动叶片的转动驱动力较小,污泥与药剂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其具有提高药剂与污泥混合均匀性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包括污泥管,所述污泥管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叶片,所述污泥管上连接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位置设置有通过转动叶片驱动的旋转开关,所述污泥管内沿着污泥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混水螺旋叶片,混水螺旋叶片和转动叶片依次沿污泥管内的液体流向设置在污泥管内。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污泥管内流动液体,液体为污泥,在液体沿着污泥管流动时,液体推动转动叶片转动,转动叶片转动时,通过带动旋转开关工作,从而使进药管内的药进入到污泥内,然后到达混水螺旋叶片的位置,由于混水螺旋叶片螺旋设置,进而污泥沿着混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转动,使药剂与污泥混合比较均匀。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开关包括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为环形,所述转动体的外径等于污泥管的内径,所述转动体位于污泥管内与进药管连接的位置,所述转动叶片位于转动体内且与转动体同轴设置,转动体与转动叶片固定设置,所述转动体上开设
有流药通道,所述流药通道一端处于转动体的侧壁上用于与进药管连通,另一端与污泥管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体上开设流药通道,在转动叶片带动转动体转动时,转动体上的流药通道与进药管连通时,药剂进入到污泥内,当流药通道与进药管相互错开时,药剂停止加入到污泥管内,能够实现对药剂的停止。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水螺旋叶片与转动体之间设置固定体,固定体为环形,固定体固定在污泥管内,固定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一端能够与流药通道远离进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流药通道内设置有软性材料制成的泵体。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水螺旋叶片与转动体之间设置固定体,固定体固定在污泥管内,固定体上开设可与流药通道连通的通孔,在流药通道与进药管连通时,泵体受压,药剂进入到流药通道内,然后再流药通道与通孔连通时,泵体膨胀,使药剂从流药通道内流出,从而使药剂可随时停止输出。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加速孔,加速孔与通孔连通,所述通孔平行于污泥管的长度方向开设。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体的内侧壁上开设加速孔,加速孔内能够流动液体,液体为污泥,能够将通孔内的药剂快速流出。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体的内侧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位于加速孔的孔口靠近混水螺旋叶片的一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设置在加速口靠近混水螺旋叶片的一侧时,挡水板引导污泥液体进入到加速孔内,从而进一步使液体进入到加速孔内,对通孔内的药剂进行清理。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挡水板与污泥管内液体流向呈锐角设置,所述加速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挡水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倾斜设置,在液体沿着挡水板运动时,能够使液体获得向加速孔运动的初速度,从而进一步引导液体进入到污泥管内。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泥管内位于转动叶片的上游设置有进水螺旋叶片,所述进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转动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同。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管内设置有进水螺旋叶片,进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转动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能够使进水螺旋叶片引导的液体对转动叶片的作用力加大。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混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混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在混合有药剂后的液体通过混水螺旋叶片时,改变液体的螺旋方向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药剂的混合均匀性。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污泥管内流动液体,在液体沿着污泥管流动时,液体推动转动叶片转动,转动叶片转动时,通过带动旋转开关工作,从而使进药管内的药进入到污泥内,然后到达混水螺旋叶片的位置,由于混水螺旋叶片螺旋设置,进而污泥沿着混水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转
动,使药剂与污泥混合比较均匀;
[0025]2.通过流药通道与进药管连通时,泵体受压,药剂进入到流药通道内,然后再流药通道与通孔连通时,泵体膨胀,使药剂从流药通道内流出,从而使药剂可随时停止输出;
[0026]3.通过挡水板设置在加速口靠近混水螺旋叶片的一侧时,挡水板引导污泥液体进入到加速孔内,从而进一步使液体进入到加速孔内,对通孔内的药剂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污泥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4是固定体和转动体的分开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污泥管;2、药桶;3、进药管;4、进水螺旋叶片;5、旋转开关;51、转动体;511、流药通道;512、泵体;52、固定体;521、通孔;522、加速孔;523、挡水板;6、混水螺旋叶片;7、中间轴;8、转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包括污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管(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叶片(8),所述污泥管(1)上连接有进药管(3),所述进药管(3)的位置设置有通过转动叶片(8)驱动的旋转开关(5),所述污泥管(1)内沿着污泥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混水螺旋叶片(6),混水螺旋叶片(6)和转动叶片(8)依次沿污泥管(1)内的液体流向设置在污泥管(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关(5)包括转动体(51),所述转动体(51)为环形,所述转动体(51)的外径等于污泥管(1)的内径,所述转动体(51)位于污泥管(1)内与进药管(3)连接的位置,所述转动叶片(8)位于转动体(51)内且与转动体(51)同轴设置,转动体(51)与转动叶片(8)固定设置,所述转动体(51)上开设有流药通道(511),所述流药通道(511)一端处于转动体(51)的侧壁上用于与进药管(3)连通,另一端与污泥管(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动力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螺旋叶片(6)与转动体(51)之间设置固定体(52),固定体(52)为环形,固定体(52)固定在污泥管(1)内,固定体(52)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作冉楚相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华中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