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50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所述厌氧池中设置有生物膜床组件,所述生物膜床组件包括与所述厌氧池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若干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上均可拆卸设置有生物附着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生物附着板设置在转动叶片上,可以对厌氧池内既进行搅拌又能使生物附着板进行污水处理,避免了生物附着板与搅拌装置触碰,避免了生物附着板的破损的同时,生物附着板在转动叶片的带动下可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更加充分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厌氧池中污水处理的效率。处理的效率。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的手段有很多,常用的例如重力沉降、沉淀池、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吸附法等等。这其中生物膜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是使污水连续流经填料或某种载体(如碎石、炉渣或塑料蜂窝等)。在填料上就能够形成膜状生物污泥,该膜状生物污泥被称为生物膜,生物膜附着物称为生物膜床。生物膜上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能够起到与活性污泥同样的净化作用,吸附并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处理,废水中微生物沿固体(可称生物膜床)表面生长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废水和生物膜接触时,污染物从水中转移到膜上,从而得到处理。当生物膜床为微生物生长形成的膜状物所覆盖时,生物膜交替地与废水接触,不断地取得污染物,净化废水。在常用的污水处理的AO工艺中的厌氧池使用生物膜法能够加快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但固定式生物膜床,不易清理,导致生物膜过厚,发生腐败事故,且生物膜床占据整个池底,不方便清理齿底淤泥。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98357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的第一空心软管,第一空心软管连接有卷曲结构,所述卷曲结构沿第一空心软管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心软管一端连通有第一液体充放机构,另一端闭合。当需要进行厌氧处理时,第一液体冲放机构向第一空心软管中冲入液体,空心软管会张开,空心软管上的生物膜就会展开与厌氧池中的污水进行接触,当需要收回空心软管时,第一液体充放机构会将第一空心软管中的液体抽出,第一空心软管在卷曲结构的作用下回收。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在污水处理的厌氧池中需要进行搅拌来避免溶氧量的增加,搅拌装置易与第一空心软管发生触碰从而破坏第一空心软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生物附着板设置在转动叶片上,可以对厌氧池内既进行搅拌又能使生物附着板进行污水处理,避免了生物附着板与搅拌装置触碰,避免了生物附着板的破损的同时,生物附着板在转动叶片的带动下可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更加充分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厌氧池中污水处理的效率。
[0006]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所述厌氧池中设置有生物膜床组件,所述生物膜床组件包括与所述厌氧池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若干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上均可拆卸设置有生物附着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和转动叶片的配合可以对厌氧池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从而防止厌氧池内的有机物杂质沉淀,生物附着板与转动叶片可拆卸连接,一方面生物附着板在转动叶片上设置可以使生物附着板与转动叶片处于一体状态,避免了转动叶片对生物附着板的破坏,另一方面生物附着板可以在转动叶片的带动下在厌氧池内进行旋转,厌氧池内的污水被转动叶片搅动会处于流动状态,处于污水中的有机物杂质就会跟随水流移动,此时转动叶片上的生物附着板就能够与污水中的有机物杂质有更充分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对污水处理的效率。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附着板朝向所述转动叶片一侧设置有插入块,所述转动叶片上配合所述插入块设置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一端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插入槽背离所述挡块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插入槽端壁可拆卸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块和插入草的设置可以方便生物附着板的安装,同时限位块的设置可以防止生物附着板在沿出入槽移动过程中出现移动过位的情况发生,挡板的设置可以对插入草的入口处进行封闭,防止生物附着板从插入槽中脱离的情况发生。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附着板设置为可收卷的软板,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为弧形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板的设置可以使生物附着板与搅拌叶片的弧形面更加贴合,将搅拌叶片设置为弧形板可以房子生物膜附着板在跟随转动叶片在进行转动过程中,污水对生物附着板表面产生垂直方向上的直接冲击,导致生物附着板上的厌氧菌脱落的情况发生。水流在遇到生物附着板的情况下会沿弧形板的弧形面进行流动,避免了水流对生物模板的垂直冲击的同时,水流会将生物附着板上厌氧菌长时间处理有机物产生的过厚的生物膜冲刷掉,从而实现自清理的功能。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厌氧池内壁对应所述转动轴位置设置有提升槽,所述提升槽内滑动设置有提升座,所述提升座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且所述厌氧池上方对应所属提升槽位置跨设有吊架,所述吊架上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与所述提升座之间设置有提升钢缆。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厌氧池内壁的提升槽和提升座的设置可以配合提升钢缆在卷扬机的作用下上升,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转动轴提出对生物附着板的更换拆卸或清理。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座朝向所述提升槽一侧设置有移动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轮的设置可以减小提升座与提升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转动轴的提出过程更加省力。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滑移座固定连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旋转轴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轴链传动连接设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板的设置可以为驱动电机提供安装位置,同时承载板的设置可以将驱动电机与转动轴之间的间距固定,方便乐驱动电机与转动轴之间的动力连接。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朝向所述转动轴一侧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警报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接触到水面时将这一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防止工作人员在控制转动轴向下移动过程中驱动电机进入水中导致驱动电机损坏的情况发生。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厌氧池上跨设有检修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桥的设置在方便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对生物附着板进行更换时,方便工作人员在厌氧池上方进行作业。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通过将生物附着板设置在转动叶片上,可以对厌氧池内既进行搅拌又能使生物附着板进行污水处理,避免了生物附着板与搅拌装置触碰,避免了生物附着板的破损的同时,生物附着板在转动叶片的带动下可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更加充分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厌氧池中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厌氧池结构示意图。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调节池(1)、厌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消毒池(5),所述厌氧池(2)中设置有生物膜床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床组件(6)包括与所述厌氧池(2)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轴(61),所述转动轴(61)一端连接有传动机构(7),所述转动轴(61)上设置有若干转动叶片(62),所述转动叶片(62)上均可拆卸设置有生物附着板(6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附着板(67)朝向所述转动叶片(62)一侧设置有插入块(63),所述转动叶片(62)上配合所述插入块(63)设置有插入槽(64),所述插入槽(64)一端设置有限位块(65),且所述插入槽(64)背离所述限位块(65)一端设置有挡板(66),所述挡板(66)与所述插入槽(64)端壁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附着板(67)设置为可收卷的软板,所述转动叶片(62)设置为弧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内壁对应所述转动轴(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作冉楚百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华中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