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板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035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板成型装置,包括:下翻边模组,下翻边模组的顶部设有下安装腔,下安装腔内固定设有沿竖向布设的翻孔凸模、及滑动装设于翻孔凸模外圆上的下翻边凸模,下翻边凸模用于安装支承毛坯板料,翻孔凸模用于对毛坯板料在下翻边凸模上的位置进行定位,下翻边凸模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沿下安装腔上下滑动的顶升驱动机构。上翻边模组,相对布设于下翻边模组的上方,上翻边模组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相对下翻边模组上下滑动的滑移驱动机构,下翻边模组的底部设有朝上内凹的上安装腔,上安装腔内固定装设有弹性驱动件、及与弹性驱动件相连的上翻边凸模,弹性驱动件用于供给上翻边凸模沿上安装腔上下滑动和悬置的弹性力。沿上安装腔上下滑动和悬置的弹性力。沿上安装腔上下滑动和悬置的弹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流板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导流板冲压成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导流板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图形为某型航空发动机导流板的产品示意图,图2为图1的K-K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E-E向剖视结构示意图,该型航空发动机导流板的材料为GH5188,厚度为1mm,图4为图1对应的毛坯板料。
[0003]按冲压工艺要求,需将中心孔翻至翻孔其余细节尺寸见图,其次需要将左右两侧边缘向上翻起,且将上下两侧边缘向下翻起,还需要将平面板料冲压成型成曲面。由于成型特征较多,以往同类零件的加工均采用两道冲压工序,其典型的工艺流程为:首工序安排翻孔、左右两侧翻边及曲面成型,第二道工序安排上下两侧翻边;或首工序安排翻孔和左右两侧翻边,第二道工序安排曲面成型和上下两侧翻边。
[0004]按以上两种工艺方案均需要采用两套冲压模具,对应冲压操作较为繁琐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板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采用两套冲压模具加工时存在的冲压操作繁琐、及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导流板成型装置,用于将毛坯板料一次冲压成型为导流板,导流板成型装置包括:下翻边模组,下翻边模组的顶部设有朝下内凹的下安装腔,下安装腔内固定设有沿竖向布设的翻孔凸模、及滑动装设于翻孔凸模外圆上的下翻边凸模,下翻边凸模用于安装支承毛坯板料,翻孔凸模用于对毛坯板料在下翻边凸模上的位置进行定位,下翻边凸模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沿下安装腔上下滑动的顶升驱动机构;上翻边模组,相对布设于下翻边模组的上方,上翻边模组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相对下翻边模组上下滑动的滑移驱动机构,下翻边模组的底部设有朝上内凹的上安装腔,上安装腔内固定装设有弹性驱动件、及与弹性驱动件相连的上翻边凸模,弹性驱动件用于供给上翻边凸模沿上安装腔上下滑动和悬置的弹性力;下翻边凸模和上翻边凸模用于在试验开始前,分别伸出对应设置的下安装腔和上安装腔,以在上翻边模组下移过程中,上翻边凸模和下翻边凸模相互顶紧以成型导流板的弧形面;上翻边凸模和下翻边凸模还用于在上翻边模组继续下移过程中保持相互顶紧并同步下移,以在上翻边凸模插入下安装腔后,上翻边凸模与下翻边模组配合成型导流板的左翻边和右翻边、上翻边凸模与翻孔凸模配合成型导流板的上翻孔;下翻边凸模还用于在回退到位后且上翻边模组继续下移过程中,与上翻边模组配合成型导流板的前翻边和后翻边。
[0008]进一步地,下翻边模组包括用于悬吊设置的下模板、用于固定翻孔凸模的安装板、及用于与上翻边凸模配合成型导流板的左翻边和右翻边的下翻边凹模;安装板和翻孔凸模分别支设于下模板的上表面上,且安装板与下模板固定,以将翻孔凸模固定于下模板上;下
翻边凹模固定支设于安装板的上表面上,且下安装腔沿竖向贯穿下翻边凹模,翻孔凸模穿设安装板后沿竖向伸入下安装腔内。
[0009]进一步地,翻孔凸模呈柱状,包括沿竖向依次设置的定位段、与定位段相连的成型段、与成型段相连的限位段、及与限位段相连的固定段;定位段用于穿设于毛坯板料的定位孔中,以用于对安装支承于下翻边凸模上的毛坯板料进行定位;上翻边凸模的下表面上设有朝上内凹的第一容置腔,翻孔凸模用于在上翻边模组继续下移过程中,其定位段和成型段插入第一容置腔内,以使成型段的外圆与第一容置腔配合成型上翻孔;下翻边凸模的下表面上设有朝上内凹的第一台阶孔,成型段与限位段之间的第一限位台阶用于与第一台阶孔顶抵,以对下翻边凸模的下移位置进行限位;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有朝上内凹的第二台阶孔,限位段与固定段之间的第二限位台阶用于与第二台阶孔顶抵,以将翻孔凸模限位于下模板上。
[0010]进一步地,下翻边凸模的顶面为朝上凸出的外凸弧面,且外凸弧面在水平面的投影形状与毛坯板料在水平面的投影形状相似,并外凸弧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小于毛坯板料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上翻边凸模的底面为朝上内凹的内凹弧面,上翻边凸模与下翻边凸模相互顶紧后,内凹弧面与外凸弧面配合成型导流板的弧形面;下安装腔上端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各设有左成型面和右成型面,上翻边凸模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各设有左配合面和右配合面,以在上翻边凸模插入下安装腔后,左成型面与左配合面配合成型左翻边,右成型面与右配合面配合成型右翻边。
[0011]进一步地,下翻边凸模包括成型模体、及分别连接于成型模体前后两侧的限位模体;成型模体的剖面与毛坯板料的剖面相似,且成型模体剖面的投影面积与毛板料的剖面相似,成型模体的顶面为外凸弧面;下翻边凹模的下表面上设有朝上内凹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与下安装腔相交,限位模体用于与限位凹槽配合,以对下翻边凸模的上移进行限位。
[0012]进一步地,下翻边模组还包括可拆卸式连接于下翻边凹模顶部的限位销,限位销用于与毛坯板料的右侧边顶抵,以对毛坯板料在下翻边凸模上进行定位;顶升驱动机构包括顶杆、及与顶杆相连的顶升驱动件,顶杆的上端滑动穿设下模板和安装板后与下翻边凸模固定,顶杆的下端与顶升驱动件固定。
[0013]进一步地,上翻边模组包括与滑移驱动机构相连的上模板、垫板、及上翻边凹模;垫板与上模板的下表面固定,且垫板上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垫板的第二容置腔,弹性驱动件的上端固定于上模板中,弹性驱动件的下端沿竖向向下伸入第二容置腔中;上翻边凹模与垫板的下表面固定,上翻边凹模内加工有沿竖向贯穿上翻边凹模的安装空腔,且安装空腔与第二容置腔构成上安装腔,上翻边凸模滑动装设于安装空腔中,且上翻边凸模的上端与弹性驱动件的下端固定。
[0014]进一步地,上翻边凹模包括上凹模体、及连接于上凹模体下表面上的前定型条和后定型条,前定型条和后定型条沿毛坯板料的前棱边或后棱边延伸,并前定型条和后定型条分设于安装空腔的两侧;下翻边凹模的顶面上配合设有内凹的前避让槽和后避让槽,以在下翻边凸模回退到位后且上翻边模组继续下移过程中,前定型条插入前避让槽中以使前定型条与下翻边凸模的前侧壁配合成型前翻边,且后定型条插入后避让槽中以使后定型条与下翻边凸模的后侧壁配合成型后翻边。
[0015]进一步地,上翻边凸模为截面积沿竖向依次减少的阶梯状结构,上翻边凹模的安
装空腔的截面为与上翻边凸模配合设置的阶梯状结构,以用于对上翻边凸模的下移进行限位;上翻边模组还包括与上模板可拆卸式连接的限位柱,限位柱竖直布设于第二容置腔中,且限位柱的顶端与上模板固定,限位柱的底端用于与上翻边凸模顶抵,以对上翻边凸模的上移进行限位。
[0016]进一步地,导流板成型装置还包括用于对上翻边模组的滑移进行导向的导向构件,导向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下模板上表面上的下导套、对应固定设置于上模板下表面上的上导套、及用于导向的导向柱;导向柱的下端固定插设于下导套中,导向柱的上端滑动插设于上导套中。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板冲压成型方案及相应的成型装置,可以实现由毛坯板料到导流板的一次冲压成型,用以代替现有工艺方案采用的两道工序成型,一方面简化了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毛坯板料(10)一次冲压成型为导流板(20),所述导流板成型装置包括:下翻边模组(30),所述下翻边模组(30)的顶部设有朝下内凹的下安装腔(301),所述下安装腔(301)内固定设有沿竖向布设的翻孔凸模(40)、及滑动装设于所述翻孔凸模(40)外圆上的下翻边凸模(50),所述下翻边凸模(50)用于安装支承所述毛坯板料(10),所述翻孔凸模(40)用于对所述毛坯板料(10)在所述下翻边凸模(50)上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下翻边凸模(50)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沿所述下安装腔(301)上下滑动的顶升驱动机构(60);上翻边模组(70),相对布设于所述下翻边模组(30)的上方,所述上翻边模组(70)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相对所述下翻边模组(30)上下滑动的滑移驱动机构,所述下翻边模组(30)的底部设有朝上内凹的上安装腔(701),所述上安装腔(701)内固定装设有弹性驱动件(80)、及与所述弹性驱动件(80)相连的上翻边凸模(90),所述弹性驱动件(80)用于供给所述上翻边凸模(90)沿所述上安装腔(701)上下滑动和悬置的弹性力;所述下翻边凸模(50)和所述上翻边凸模(90)用于在试验开始前,分别伸出对应设置的所述下安装腔(301)和所述上安装腔(701),以在所述上翻边模组(70)下移过程中,所述上翻边凸模(90)和所述下翻边凸模(50)相互顶紧以成型所述导流板(20)的弧形面;所述上翻边凸模(90)和所述下翻边凸模(50)还用于在所述上翻边模组(70)继续下移过程中保持相互顶紧并同步下移,以在所述上翻边凸模(90)插入所述下安装腔(301)后,所述上翻边凸模(90)与所述下翻边模组(30)配合成型所述导流板(20)的左翻边(22)和右翻边(23)、所述上翻边凸模(90)与所述翻孔凸模(40)配合成型所述导流板(20)的上翻孔(21);所述下翻边凸模(50)还用于在回退到位后且所述上翻边模组(70)继续下移过程中,与所述上翻边模组(70)配合成型所述导流板(20)的前翻边(24)和后翻边(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边模组(30)包括用于悬吊设置的下模板(31)、用于固定所述翻孔凸模(40)的安装板(32)、及用于与所述上翻边凸模(90)配合成型所述导流板(20)的左翻边(22)和右翻边(23)的下翻边凹模(33);所述安装板(32)和所述翻孔凸模(40)分别支设于所述下模板(31)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安装板(32)与所述下模板(31)固定,以将所述翻孔凸模(40)固定于所述下模板(31)上;所述下翻边凹模(33)固定支设于所述安装板(32)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安装腔(301)沿竖向贯穿所述下翻边凹模(33),所述翻孔凸模(40)穿设所述安装板(32)后沿竖向伸入所述下安装腔(30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孔凸模(40)呈柱状,包括沿竖向依次设置的定位段、与所述定位段相连的成型段、与所述成型段相连的限位段、及与所述限位段相连的固定段;所述定位段用于穿设于所述毛坯板料(10)的定位孔(101)中,以用于对安装支承于所述下翻边凸模(50)上的所述毛坯板料(10)进行定位;所述上翻边凸模(90)的下表面上设有朝上内凹的第一容置腔(902),所述翻孔凸模(40)用于在所述上翻边模组(70)继续下移过程中,其所述定位段和所述成型段插入所述第一容置腔(902)内,以使所述成型段的外圆与所述第一容置腔(902)配合成型所述上翻孔(21);
所述下翻边凸模(50)的下表面上设有朝上内凹的第一台阶孔,所述成型段与所述限位段之间的第一限位台阶用于与所述第一台阶孔顶抵,以对所述下翻边凸模(50)的下移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安装板(32)的下表面上设有朝上内凹的第二台阶孔,所述限位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的第二限位台阶用于与所述第二台阶孔顶抵,以将所述翻孔凸模(40)限位于所述下模板(3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边凸模(50)的顶面为朝上凸出的外凸弧面(502),且所述外凸弧面(502)在水平面的投影形状与所述毛坯板料(10)在水平面的投影形状相似,并所述外凸弧面(502)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毛坯板料(10)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所述上翻边凸模(90)的底面为朝上内凹的内凹弧面(901),所述上翻边凸模(90)与所述下翻边凸模(50)相互顶紧后,所述内凹弧面(901)与所述外凸弧面(502)配合成型所述导流板(20)的弧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邱述龙韦倩李镜悬智绪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