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94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及工艺,所述模具具有与板状部件匹配的型腔,所述模具包括上模部和下模部,两者中的一者上设有一圈凸台,所述凸台围合形成的区域与所述板状部件的外形匹配,所述凸台的外侧还设有若干与所述区域连通的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于所述上模部或者所述下模部,且所述溢胶槽延伸至对应模部的边缘。该模具及工艺能够实现板状部件净尺寸的模压成型,避免在模压成型后还需要机械加工除料,同时能够保证产品边缘内部质量,提高了零件的成型效率,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压成型工艺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高铁、动车组等轨道车辆上的相关零部件开始用复合材料制成,以满足轻量化的发展需求。
[0003]目前,对于轨道车辆上的板状部件,比如设备舱端板等,通常通过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制作。
[0004]目前的模压成型工艺,在固化过程中,零件的边缘由于固化的“边缘效益”导致边缘内部质量很差,所以在铺设预浸料时,通常设置有一定的边缘余量(比如15mm左右),固化成型后,再通过机械加工将多余的余量去除,这样一来,零件制作的成本高,成型效率也低。
[0005]因此,如何改进现有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工艺,以提高零件的成型效率,降低制作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及工艺,该模具及工艺能够实现板状部件净尺寸的模压成型,避免在模压成型后还需要机械加工除料,同时能够保证产品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具有与所述板状部件匹配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部和下模部,两者中的一者上设有一圈凸台,所述凸台围合形成的区域与所述板状部件的外形匹配,所述凸台的外侧还设有若干与所述区域连通的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于所述上模部或者所述下模部,且所述溢胶槽延伸至对应模部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为所述板状部件边缘部位的厚度的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溢胶槽沿着所述凸台的周圈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槽和所述凸台设于同一模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内孔,设置有所述凸台的模部还在对应于所述内孔的位置设置与所述内孔孔径匹配的柱体。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和所述下模部中的一者设有定位销,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销孔,所述上模部和所述下模部通过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销孔的配合相对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状部件的模压成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联合苏超曾宇李雨蔚阮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