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和使用该显影装置的成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68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显影装置包括具有上色剂容纳空间和上色剂排放孔的箱体,按照预定的方向在孔中转动的显影滚子,封闭在显影滚子圆周和孔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并滑动地压紧显影滚子圆周的上色剂平整件,在空间转动并压紧显影滚子圆周的上色剂供应滚子,和封闭供应滚子圆周和箱体内表面部分之间的间隙、并滑动地压紧供应滚子之圆周的滑动/关闭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上色剂将图象载体表面上的潜象显影的显影装置,和将以这种显影装置显影的着色图象转移至印刷介质上、并将转移图象定影在印刷介质上的成象装置。首先,参考图8概略地说明上述的通常的成象装置。图8示意性地表示通常的成象装置的纵截面。通常的成象装置包括图象载体12如在壳体10中的感光鼓,和供电装置14,曝光装置16,显影装置18和转移装置20,它们按照图8箭头指示的图象载体12的转动方向(如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以规定的顺序排列在壳体10中,围绕在图象载体12周围。成象装置还包括印刷介质供应装置22,送纸盘24和定影装置26;印刷介质供应装置22用于将诸如具有预定尺寸的纸张一类的印刷介质送至图象载体12上的面对转移装置20的图象载体12之位置上,已通过面对图象载体12位置之转移装置的印刷介质被移送至送纸盘24上,定影装置26沿着从图象载体12的面对位置伸展至送纸盘24的印刷介质通道排列。供电装置14均匀地给图象载体12的圆周表面用电荷充电。为了在圆周表面上形成与印刷资料相对应的潜象,根据所供应的印刷资料,曝光装置16利用曝光光束16a给图象载体12的充电圆周表面曝光。显影装置18给图象载体12的圆周表面供给上色剂,将潜象显影,并生成与潜象相应的着色图象。印刷介质供应装置22包括纸盒22a和供纸滚子22b;大量的印刷介质,如每张均具有预定尺寸的纸张,被供应至纸盒22a上,供纸滚子22b用于在预定的时间内,将印刷介质一张一张地从纸盒22a供给至面对图象载体12的位置的转移装置上。供纸滚子22b是这样供应印刷介质的,即当图象载体12圆周表面上的着色图象到达面对转移装置的位置时,印刷介质达到面对转移装置的位置。转移装置20将在图象载体12的圆周表面上的着色图象转移至由印刷介质供应装置22送入的印刷介质上,然后定影装置26利用,例如,一对加热滚子加热在印刷介质上的转移着色图象,使得当印刷介质从面对位置向着送纸盘24运动时,转移图象被定影在印刷介质上。着色图象已被定影在其上的印刷介质被送至送纸盘24,并被存放在那里。现在参考表示显影装置18的纵截面图的图9来说明在图8的通常的成象装置中所使用的通常的显影装置18。通常的显影装置18包括一个箱体28,它具有容纳上色剂(在这个通常情况下,上色剂为非磁性的单一成分型)的上色剂容纳空间28a和用于将容纳在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的上色剂26排出的上色剂排放孔28b。上色剂排放孔28b形成在箱体28的周边壁面的下端部分的区域上,该区域面对着图象载体12的圆周表面。显影装置18还有一个显影滚子30,它可转动地设在上色剂排放孔28b中。显影滚子30设置成与图象载体12接触,或非常接近图象载体12,其圆周表面带有导电橡胶。显影滚子30按照图9中箭头指示的预定的转动方向(在图9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该方向与图9中箭头所指示的图象载体12转动时之图象载体12的预定的转动方向(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相反。上色剂供应滚子32可转动地设置在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该滚子安放在相对于显影滚子30的内侧,并与显影滚子30接触。上色剂供应滚子32的圆周表面带有弹性材料,例如海绵。上色剂供应滚子32按图9中箭头指示的预定的方向转动(图9中的反时针方向),该方向与显影滚子30转动时的图9中的箭头所示的显影滚子30之转动方向相同(图9中的反时针方向)。在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进一步可转动地设置着上色剂搅拌件34,该搅拌件处在上色剂容纳空间28a的下端部,并在相对于上色剂供应滚子32的内面位置处。上色剂搅拌件34按图9箭头指示的预定的方向转动(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该方向与上色剂供应滚子32的预定的转动方向(图9中的反时针方向)相反,以便当上色剂供应滚子32转动时将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下端部分中的上色剂26强迫地向着上色剂供应滚子32运送。为了封闭输出侧边缘和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滑动地与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接触,在箱体28的周边表面上的上色剂排放孔28b的一个边缘上固定着一个上色剂平整件36,该边缘在显影滚子30按照图9的箭头所示的预定的方向(图9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时位于输出侧,在该输出侧处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离开上色剂排放孔28b。为了滑动地压紧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在箱体28的周边表面的上色剂排放孔28的另一边缘上固足着上色剂收集件38,当显影滚子30按照图9中箭头指示的预定的方向(图9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时,该边缘位于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进入上色剂排放孔28b的进入侧。上色剂输入口28c形成在箱体28的上端,上色剂盒座40可动地与上端配合或与上端整体地形成在一起。上色剂盒座40具有上色剂排放开口40a,它面对着箱体28的上色剂输入口28c。假如上色剂盒座40为可动形式,则在上色剂盒座40与箱体28上端配合之前将上色剂盒座40的上色剂排放开口40a用由密封薄膜42密封,而在上色剂盒座40的内空间中,要将上色剂26充满至图9中的双点划线的位置。在图8的成象装置安装在要使用成象装置的地方之后,将可动形式的上色剂盒座40与箱体28的上端配合,并将密封薄膜42除去,这样,在上色剂盒座40中的上色剂26通过上色剂排放开口40a和箱体28的上色剂输入口28c送入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假如上色剂盒座40与箱体28整体作出时,在图8的成象装置安装在要使用成象装置的地方之前,上色剂排放开口40a由密封薄膜42密封,而在上色剂盒座40的内部空间中要将上色剂26充满至图9中的双点线位置。在图8的成象装置安装在其使用地方、并且把密封薄膜42从上色剂排放口40a除去后,上色剂26通过上色剂盒座40的上色剂排放开口40a和箱体28的上色剂输入口28c送入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当在成象装置的使用地方,在上色剂26从上色剂盒座40送入箱体28的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之后,图象载体12按照图9中箭头所示的预定的方向转动(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以生成图象时,显影滚子30,上色剂供应滚子32和上色剂搅拌件34按照图9中箭头相应地指示的各自的预定之转动方向转动。结果,保存在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的上色剂26,通过上色剂搅拌件34和上色剂供应滚子32涂敷到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上,被涂敷的上色剂由上色剂平整件36平整,以便在圆周表面上得到预定的厚度,被平整的上色剂由显影滚子30涂敷至图象载体12的圆周表面上,以便将图象载体上的潜象显象。没有用来显影并残留在显影滚子30圆周表面上的上色剂26被上色剂收集件38收集起来,并放回至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在如上所述结构的和使用如上所述结构的图9的通常显影装置18的图8的通常的成象装置中,在成象装置从工厂运出之后,并把成象装置安装在使用地方之前,不将上色剂26从上色剂盒座40中送入箱体28的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的理由如下。为了保证显影滚子30理想的平稳转动,由上色剂收集件38加在显影滚子30上的压力调整得比上色剂平整件36加在显影滚子30上的压力低。因此,假如将成象装置从工厂运出,同时箱体28的上色剂容纳空间28a装有上色剂26时,当在从工厂至成象装置使用地方的路上,有较大的振动和/或冲击加到成象装置上时,在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和以相对较低压力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装置(18A、18B、18C、18D),用于以上色剂(26)将在图象载体(12)的表面上形成的潜象显影,它包括: 一个箱体(28),它具有容纳上色剂(26)的上色剂容纳空间(28a)和将在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的上色剂(26)排放至外部空间的上色剂排放孔(28b); 一个显影滚子(30),它可转动地放置在箱体(28)的上色剂排放孔(28b)中,并按照预定的方向转动; 一个上色剂平整件(36),它将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和上色剂排放孔(28b)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封闭,在该边缘处,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按照显影滚子(30)的预定转动方向离开上色剂排放孔(28b),而且该平整件滑动地压紧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 一个上色剂供应滚子(32),它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并压紧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其中,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设置成面对着在其上形成潜象的图象载体(12)的表面,利用上色剂供应滚子(32)的转动,将上色剂(26)送至上色剂容纳空间(28a)中的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上,上色剂(26)由上色剂平整件(36)借助显影滚子(30)在其预定的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而在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上进行平整,上色剂(26)从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上送至图象载体(12)的表面上,在图象载体(12)表面上的潜象由上色剂(26)显影出来; 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滑动与关闭件(50),该件将上色剂供应滚子(32)的圆周表面与箱体(28)内表面的部分(28c)之间的间隙(28d)封闭,该间隙(28d)相应于显影滚子(30)的圆周表面和上色剂排放孔(28b)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在该边缘处,显影滚子(30)按照显影滚子(30)预定的转动方向进入上色剂排放孔(28b),该滑动与关闭件并可滑动地压紧上色剂供应滚子(32)的圆周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善行小岛桂杉山祯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