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65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6
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包括涂覆底板、支脚、辊侧板、输料辊、侧护板、前定位机构、后压合机构、涂覆机构、清洁机构、集液槽和烘干机构;支脚设置于涂覆底板的底面,每个支脚与涂覆底板呈垂直固定设置;辊侧板设置于输料孔的两侧;输料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辊侧板呈可转动设置;侧护板设置于输料孔的两侧;前定位机构设置于输料孔的一侧底端;每个后压合机构设置于涂覆底板的底侧;涂覆机构设置于涂覆底板的表面一端;清洁机构设置于涂覆机构的顶端一侧;集液槽设置于涂覆底板的底端;烘干机构设置于涂覆底板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夹具的夹持过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涂覆质量高,结构紧凑,工艺流程效率高效,装置的使用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制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功能的鞋也日益增多。鞋底的构造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现在市场上的鞋子绝大多数都是鞋帮和鞋底分开加工,然后利用胶水将鞋帮和鞋底粘接在一起,便需要对鞋底进行涂胶并粘合工艺。现有的工艺方式中存在有如下技术缺陷:(1)对鞋底进行涂覆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涂胶的方式对鞋底进行表面涂覆,其涂覆的均匀程度难以控制,导致鞋底加工后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人工涂胶的工艺效率低下,无法进行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中为了克服人工涂胶的缺点进行涂胶工艺的改进,多采用传送装置配合涂覆辊进行鞋底表面涂胶,虽有提升了工艺效率,但其涂覆的均匀程度难以保证,现需要可将液体胶实现均匀出料并均匀涂覆于鞋底的装置,实现鞋底高效率、高质量生产。(2)现有的鞋材制造过程中,通过涂覆装置对鞋底表面涂覆的过程中,未能对鞋底进行良好的固定,将鞋底的涂覆面完全暴露于涂覆装置,实现对鞋底进行固定限位状态下进行稳定涂覆过程。(3)对鞋底的涂覆粘合过程生产线较长,需要对鞋材进行人工转运于不同生产工艺件切换,生产线结构占地面积大,导致生产线的工艺流程长,工艺时长长,工艺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包括涂覆底板、支脚、辊侧板、输料辊、侧护板、前定位机构、后压合机构、涂覆机构、清洁机构、集液槽和烘干机构;
[0004]所述涂覆底板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输料孔;所述支脚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每个所述支脚与所述涂覆底板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辊侧板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每侧所述辊侧板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垂直固定;所述输料辊设置于所述输料孔内,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输料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辊侧板呈可转动设置;所述侧护板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每侧所述侧护板与所述涂覆底板呈垂直固定;所述前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一侧底端,所述前定位机构于所述输料孔内呈纵向升降设置,所述前定位机构的两端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所述后压合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每个所述后压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侧;所述涂覆机构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表面一端,并横跨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顶端,所述涂覆机构与所述
涂覆底板垂直固定;所述清洁机构设置于所述涂覆机构的顶端一侧,所述清洁机构指向于所述涂覆机构;所述集液槽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端;所述烘干机构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一端,所述烘干机构包裹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外侧,并与所述涂覆底板固定设置,所述输料孔伸入所述烘干机构内。
[000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输料辊的顶端略高于所述涂覆底板的顶面,每个所述输料辊的长度略大于鞋底的宽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前定位机构包括纵板、翼块、横板、纵滑块、纵滑轨、定位杆、定位电机、螺纹杆和第一固定件;所述纵板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中心;所述翼块设置于所述纵板的两侧中心,两侧所述翼块与所述纵板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横板设置于所述纵板的底端,所述纵板与所述横板垂直固定,所述纵板的底端呈镂空状,形成电机卡槽;所述纵滑块设置于所述纵板的一侧,所述纵滑轨设置于所述纵滑块与所述纵板之间,所述纵滑块通过所述纵滑轨与所述纵板实现纵向可滑动;所述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纵滑块的顶面两侧,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定位电机设置于所述横板的中心,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板实现固定,所述定位电机的一侧伸入所述电机卡槽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电机同轴转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纵滑块的中心,并与所述纵滑块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两侧所述翼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壁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翼块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涂覆底板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纵滑块的两侧;每侧所述定位杆呈圆柱状结构,每个所述定位杆伸出于所述输料孔的顶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截面呈“L”型。
[0009]进一步的,每侧所述后压合机构包括后压块、后转轴、联动片、联动轴、调角电机和调角块;每侧所述后压块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且设置于两个所述输料辊之间,每侧所述后压块贴合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顶表面;所述后转轴设置于所述后压块的一端底侧,并与所述后压块呈垂直固定,所述后转轴贯穿所述涂覆底板,并与所述涂覆底板呈可转动设置;所述联动片设置于所述后转轴的底端,所述后转轴的底端与所述联动片的一端呈垂直固定;所述联动轴设置于所述联动片的一端顶面;所述调角电机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涂覆底板贴合固定;所述调角块设置于所述调角电机的一侧,通过调角电机实现对调角块的可转动调节,所述调角块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调角孔,所述联动轴贯穿所述调角孔并于所述调角孔内呈可滑动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设有转轴限位筒,所述转轴限位筒与所述涂覆底板垂直固定,所述后转轴的长度略长于所述转轴限位筒的长度,所述转轴限位筒套合于所述后转轴的外侧,实现所述后转轴与所述转轴限位筒限位转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后压块的弯弧状结构,所述后压块的纵截面呈“L”型,两侧所述后压块呈相对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角孔呈腰型孔结构,所述调角孔的直径与所述联动轴的直径相适应。
[0013]进一步的,涂覆机构包括侧架、轨道杆、涂覆框、直线驱动电机、滑动块、转辊限位架、涂覆辊、升降块、升降杆、涂覆电机、喷头架、喷头和引流片;所述侧架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表面两侧,呈横跨与所述输料孔的顶端,每侧所述侧架与所述涂覆底板呈垂直固定;所
述轨道杆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架之间,呈平行设置,每侧所述轨道杆的端部与每侧所述侧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所述涂覆框设置于所述轨道杆的底侧;所述直线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涂覆框的顶面一侧,所述直线驱动电机与所述涂覆框的表面固定设置,所述直线驱动电机与所述轨道杆呈可滑动设置;所述滑动块设置于所述涂覆框的顶面一侧,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涂覆框的表面固定设置,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轨道杆呈可滑动设置;所述转辊限位架设置于所述涂覆框的两侧底面,并与所述涂覆框垂直固定,每侧所述转辊限位架的中心纵向设有转辊滑动孔;所述涂覆辊设置于所述涂覆框的底侧;所述升降块设置于所述涂覆辊的两侧,所述涂覆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升降块实现可转动设置,每侧所述升降块贴合设置于每侧所述转辊限位架的内侧;所述升降杆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底板(1)、支脚(2)、辊侧板(3)、输料辊(4)、侧护板(5)、前定位机构(6)、后压合机构(7)、涂覆机构(8)、清洁机构(9)、集液槽(10)和烘干机构(11);所述涂覆底板(1)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输料孔(1-1);所述支脚(2)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每个所述支脚(2)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辊侧板(3)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辊侧板(3)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垂直固定;所述输料辊(4)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输料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辊侧板(3)呈可转动设置;所述侧护板(5)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侧护板(5)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所述前定位机构(6)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一侧底端,所述前定位机构(6)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纵向升降设置,所述前定位机构(6)的两端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固定设置;所述后压合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个所述后压合机构(7)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侧;所述涂覆机构(8)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表面一端,并横跨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顶端,所述涂覆机构(8)与所述涂覆底板(1)垂直固定;所述清洁机构(9)设置于所述涂覆机构(8)的顶端一侧,所述清洁机构(9)指向于所述涂覆机构(8);所述集液槽(10)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端;所述烘干机构(11)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一端,所述烘干机构(11)包裹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外侧,并与所述涂覆底板(1)固定设置,所述输料孔(1-1)伸入所述烘干机构(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机构(6)包括纵板(6-1)、翼块(6-2)、横板(6-3)、纵滑块(6-4)、纵滑轨(6-5)、定位杆(6-6)、定位电机(6-7)、螺纹杆(6-8)和第一固定件(6-9);所述纵板(6-1)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中心;所述翼块(6-2)设置于所述纵板(6-1)的两侧中心,两侧所述翼块(6-2)与所述纵板(6-1)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横板(6-3)设置于所述纵板(6-1)的底端,所述纵板(6-1)与所述横板(6-3)垂直固定,所述纵板(6-1)的底端呈镂空状,形成电机卡槽(6-10);所述纵滑块(6-4)设置于所述纵板(6-1)的一侧,所述纵滑轨(6-5)设置于所述纵滑块(6-4)与所述纵板(6-1)之间,所述纵滑块(6-4)通过所述纵滑轨(6-5)与所述纵板(6-1)实现纵向可滑动;所述定位杆(6-6)设置于所述纵滑块(6-4)的顶面两侧,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定位电机(6-7)设置于所述横板(6-3)的中心,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板(6-3)实现固定,所述定位电机(6-7)的一侧伸入所述电机卡槽(6-10)内;所述螺纹杆(6-8)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电机(6-7)同轴转动,所述螺纹杆(6-8)的一端贯穿所述纵滑块(6-4)的中心,并与所述纵滑块(6-4)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6-9)设置于两侧所述翼块(6-2)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件(6-9)的一侧壁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翼块(6-2)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6-9)的顶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涂覆底板(1)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后压合机构(7)包括后压块(7-1)、后转轴(7-2)、联动片(7-3)、联动轴(7-4)、调角电机(7-5)和调角块(7-6);每侧所述后压块(7-1)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且设置于两个所述输料辊(4)之间,每侧所述后压块(7-1)贴合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顶表面;所述后转轴(7-2)设置于所述后压块(7-1)的一端底侧,并与所述后压块(7-1)呈垂直固定,所述后转轴(7-2)贯穿所述涂覆底板(1),并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可转动设置;所述联动片(7-3)设置于所述后转轴(7-2)的底端,所述后转轴(7-2)的底端与所述联动片(7-3)
的一端呈垂直固定;所述联动轴(7-4)设置于所述联动片(7-3)的一端顶面;所述调角电机(7-5)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涂覆底板(1)贴合固定;所述调角块(7-6)设置于所述调角电机(7-5)的一侧,通过调角电机(7-5)实现对调角块(7-6)的可转动调节,所述调角块(7-6)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调角孔(7-7),所述联动轴(7-4)贯穿所述调角孔(7-7)并于所述调角孔(7-7)内呈可滑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设有转轴限位筒(1-2),所述转轴限位筒(1-2)与所述涂覆底板(1)垂直固定,所述后转轴(7-2)的长度略长于所述转轴限位筒(1-2)的长度,所述转轴限位筒(1-2)套合于所述后转轴(7-2)的外侧,实现所述后转轴(7-2)与所述转轴限位筒(1-2)限位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底制备专用粘合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机构(8)包括侧架(8-1)、轨道杆(8-2)、涂覆框(8-3)、直线驱动电机(8-4)、滑动块(8-5)、转辊限位架(8-6)、涂覆辊(8-7)、升降块(8-8)、升降杆(8-9)、涂覆电机(8-10)、喷头架(8-11)、喷头(8-12)和引流片(8-13);所述侧架(8-1)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表面两侧,呈横跨与所述输料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桂传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旺达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