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83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4
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包括涂覆底板、支脚、辊侧架、输料辊、侧护板、前定位机构、后压合机构;涂覆底板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输料孔;支脚设置于涂覆底板的底面四角;辊侧架设置于输料孔的两侧;输料辊设置于输料孔内,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个输料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辊侧架呈可转动设置;侧护板设置于输料孔的两侧;前定位机构的两端与涂覆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后压合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后压合机构设置于涂覆底板的底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鞋底进行稳定夹持后进行涂覆工艺,夹具对鞋底的夹持速率块,夹持的稳定性强;适应于不同尺寸大小鞋底夹持过程,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
本技术涉及纤维制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在鞋子的加工工艺中通过对鞋底进行加工成型后,接着需要对鞋底进行涂覆胶水,并对鞋底与鞋帮进行粘附。在对鞋底进行表面涂覆的过程中,为了改进工艺效率和效果,现逐渐采用机械涂覆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涂覆过程,机械涂覆过程具有良好的工艺效率,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但在现有的鞋材制造过程中,通过涂覆装置对鞋底表面涂覆的过程中,未能对鞋底进行良好的固定,将鞋底的涂覆面完全暴露于涂覆装置,实现对鞋底进行固定限位状态下进行稳定涂覆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包括涂覆底板、支脚、辊侧架、输料辊、侧护板、前定位机构、后压合机构;所述涂覆底板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输料孔;所述支脚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四角,每个所述支脚与所述涂覆底板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辊侧架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每侧所述辊侧架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垂直固定;所述输料辊设置于所述输料孔内,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输料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辊侧架呈可转动设置;所述侧护板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每侧所述侧护板与所述涂覆底板呈垂直固定;所述前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一侧底端,所述前定位机构于所述输料孔内呈纵向升降设置,所述前定位机构的两端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所述后压合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每个所述后压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侧。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输料辊的顶端略高于所述涂覆底板的顶面,每个所述输料辊的长度略大于鞋底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前定位机构包括纵板、翼块、横板、纵滑块、纵滑轨、定位杆、定位电机、螺纹杆和第一固定件;所述纵板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中心;所述翼块设置于所述纵板的两侧中心,两侧所述翼块与所述纵板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横板设置于所述纵板的底端,所述纵板与所述横板垂直固定,所述纵板的底端呈镂空状,形成电机卡槽;所述纵滑块设置于所述纵板的一侧,所述纵滑轨设置于所述纵滑块与所述纵板之间,所述纵滑块通过所述纵滑轨与所述纵板实现纵向可滑动;所述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纵滑块的顶面两侧,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定位电机设置于所述横板的中心,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板实现固定,所述定位电机的一侧伸入所述电机卡槽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电机同轴转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纵滑块的中心,并与所述纵滑块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两侧所述翼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壁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翼块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涂覆底板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纵滑块的两侧;每侧所述定位杆呈圆柱状结构,每个所述定位杆伸出于所述输料孔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截面呈“L”型。进一步的,每侧所述后压合机构包括后压块、后转轴、联动片、联动轴、调角电机和调角块;每侧所述后压块设置于所述输料孔的两侧,且设置于两个所述输料辊之间,每侧所述后压块贴合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顶表面;所述后转轴设置于所述后压块的一端底侧,并与所述后压块呈垂直固定,所述后转轴贯穿所述涂覆底板,并与所述涂覆底板呈可转动设置;所述联动片设置于所述后转轴的底端,所述后转轴的底端与所述联动片的一端呈垂直固定;所述联动轴设置于所述联动片的一端顶面;所述调角电机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涂覆底板贴合固定;所述调角块设置于所述调角电机的一侧,通过调角电机实现对调角块的可转动调节,所述调角块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调角孔,所述联动轴贯穿所述调角孔并于所述调角孔内呈可滑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涂覆底板的底面设有转轴限位筒,所述转轴限位筒与所述涂覆底板垂直固定,所述后转轴的长度略长于所述转轴限位筒的长度,所述转轴限位筒套合于所述后转轴的外侧,实现所述后转轴与所述转轴限位筒限位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后压块的弯弧状结构,所述后压块的纵截面呈“L”型,两侧所述后压块呈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调角孔呈腰型孔结构,所述调角孔的直径与所述联动轴的直径相适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于鞋底的表面涂胶工艺设计有定位夹具,本夹具装置将鞋底进行传送输料后,通过对鞋底的首端和尾端进行首尾夹持固定,并可对鞋底的两侧进行限位,实现对鞋底进行稳定夹持后进行涂覆工艺,夹具对鞋底的夹持速率块,夹持的稳定性强。本装置对鞋底进行夹持的过程中,适应于不同尺寸大小鞋底夹持过程,通过设定调角电机的转动角度可对后压块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实现后压块对鞋底的压合力大小的调节,夹具的夹持过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夹持灵活程度高,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单个后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涂覆底板1;输料孔1-1、转轴限位筒1-2;支脚2;辊侧架3;输料辊4;侧护板5;前定位机构6;纵板6-1、翼块6-2、横板6-3、纵滑块6-4、纵滑轨6-5、定位杆6-6、定位电机6-7、螺纹杆6-8、第一固定件6-9、电机卡槽6-10;后压合机构7;后压块7-1、后转轴7-2、联动片7-3、联动轴7-4、调角电机7-5、调角块7-6、调角孔7-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胶粘、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结合附图可见,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包括涂覆底板1、支脚2、辊侧架3、输料辊4、侧护板5、前定位机构6、后压合机构7;所述涂覆底板1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输料孔1-1;所述支脚2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四角,每个所述支脚2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辊侧架3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辊侧架3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垂直固定;所述输料辊4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输料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辊侧架3呈可转动设置;所述侧护板5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侧护板5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所述前定位机构6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一侧底端,所述前定位机构6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纵向升降设置,所述前定位机构6的两端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固定设置;所述后压合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个所述后压合机构7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底板(1)、支脚(2)、辊侧架(3)、输料辊(4)、侧护板(5)、前定位机构(6)、后压合机构(7);/n所述涂覆底板(1)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输料孔(1-1);所述支脚(2)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四角,每个所述支脚(2)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辊侧架(3)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辊侧架(3)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垂直固定;所述输料辊(4)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输料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辊侧架(3)呈可转动设置;所述侧护板(5)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侧护板(5)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所述前定位机构(6)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一侧底端,所述前定位机构(6)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纵向升降设置,所述前定位机构(6)的两端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固定设置;所述后压合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个所述后压合机构(7)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底板(1)、支脚(2)、辊侧架(3)、输料辊(4)、侧护板(5)、前定位机构(6)、后压合机构(7);
所述涂覆底板(1)的中心呈镂空状,形成输料孔(1-1);所述支脚(2)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四角,每个所述支脚(2)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辊侧架(3)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辊侧架(3)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垂直固定;所述输料辊(4)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输料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辊侧架(3)呈可转动设置;所述侧护板(5)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侧所述侧护板(5)与所述涂覆底板(1)呈垂直固定;所述前定位机构(6)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一侧底端,所述前定位机构(6)于所述输料孔(1-1)内呈纵向升降设置,所述前定位机构(6)的两端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面固定设置;所述后压合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两侧,每个所述后压合机构(7)设置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底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料辊(4)的顶端略高于所述涂覆底板(1)的顶面,每个所述输料辊(4)的长度略大于鞋底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纤维鞋材制造的粘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机构(6)包括纵板(6-1)、翼块(6-2)、横板(6-3)、纵滑块(6-4)、纵滑轨(6-5)、定位杆(6-6)、定位电机(6-7)、螺纹杆(6-8)和第一固定件(6-9);所述纵板(6-1)设置于所述输料孔(1-1)的中心;所述翼块(6-2)设置于所述纵板(6-1)的两侧中心,两侧所述翼块(6-2)与所述纵板(6-1)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横板(6-3)设置于所述纵板(6-1)的底端,所述纵板(6-1)与所述横板(6-3)垂直固定,所述纵板(6-1)的底端呈镂空状,形成电机卡槽(6-10);所述纵滑块(6-4)设置于所述纵板(6-1)的一侧,所述纵滑轨(6-5)设置于所述纵滑块(6-4)与所述纵板(6-1)之间,所述纵滑块(6-4)通过所述纵滑轨(6-5)与所述纵板(6-1)实现纵向可滑动;所述定位杆(6-6)设置于所述纵滑块(6-4)的顶面两侧,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定位电机(6-7)设置于所述横板(6-3)的中心,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板(6-3)实现固定,所述定位电机(6-7)的一侧伸入所述电机卡槽(6-10)内;所述螺纹杆(6-8)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电机(6-7)同轴转动,所述螺纹杆(6-8)的一端贯穿所述纵滑块(6-4)的中心,并与所述纵滑块(6-4)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6-9)设置于两侧所述翼块(6-2)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桂传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旺达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