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58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影装置包括一承载调色剂的元件,用于将调色剂带到显影区域,且在显影区域中所述显影装置面向载像元件;偏压施加装置,用于向承载调色剂元件施加显影偏压,以显影形成在载像元件上的静电潜像,其中所述显影偏压采用的形式是用AC电压对DC电压进行偏置;其中当显影操作停止时,承载调色剂元件也停止旋转,同时旋转的载像元件被充电,然后将AC电压施加到承载调色剂元件上,并持续一预定时间,此后停止AC电压,由此能够将正常充电的调色剂从所述承载调色剂元件推向载像元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和相关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设备,用于显影形成在载像元件上的静电潜像,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类似设备一起使用的显影装置。该类传统成像装置包括复印机,打印机等。下面先参考附图说明图17描述一种传统成像装置和成像过程。图17是一种传统成像装置成像过程部分的示意图。一种电子照相光敏元件(可旋转的鼓)形式的载像元件50沿着箭头X所示的方向旋转,并被充电设备54均匀充电。光敏鼓50的表面被成像光线55曝光,由此在其上形成潜像。利用一显影设备56将显影剂(调色剂)静电沉积到静电潜像上,由此将光敏鼓50上的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影像。此后,通过一种转移充电器52形式的转移设备,调色剂影像被转移到所给送的记录材料(纸张)上同时形成调色剂影像,其中转移充电器52被施加一种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偏压。转移设备可以是一种接触类型的转移设备,其由转移辊代替转移充电器52表示。接触转移设备的优点在于放电产物如臭氧的产量与充电器相比要小。对于显影体系来说,有一种普通的显影体系,其中在已均匀充电的光敏鼓50的表面上影像信息的背景部分被曝光,调色剂沉积在曝光部分之外的部分;还有一种反转显影体系,其中相应于影像信息的光敏鼓50的表面的一部分被曝光,而调色剂沉积到该曝光部分。在这种传统的成像装置中提供了一种导轨元件(上导轨元件53a是第一导轨元件,下导轨元件53b是第二导轨元件),该元件用于引导记录材料5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保证将记录材料51引入到转移站,在转移站调色剂影像被转移到记录材料上。在上导轨元件53a和下导轨元件53b附近,通过转移充电器52施加影像转移偏压。因此,如果记录材料51在高湿度的环境条件下变湿,使得存在状态下降,则有一种可能是影像转移偏压通过记录材料51泄漏到上导轨元件53a和下导轨元件53b。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上导轨元件53a和下导轨元件53b是用绝缘元件制成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充电不足造成的影像转移的部分缺失或类似问题。但是,由于上导轨元件53a和下导轨元件53b是用绝缘元件制成的,它们易被充电,呈现与施加到转移充电器52附近的影像转移偏压相同的极性,即该极性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上导轨元件53a和下导轨元件53b被放置到转移充电器52的附近,因此也邻近光敏鼓50,以保证将记录材料引入到影像转移站,更具体而言,它们与光敏鼓50表面的靠近程度是大约1-3毫米。因此它们易被充电成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极性。此外,在装置内漂浮的调色剂,尤其是在紧靠影像转移位置之前的位置处,在光敏鼓50表面上调色剂影像的调色剂被静电吸引和沉积在上导轨元件53a和下导轨元件53b之上。调色剂沉积倾向在上导轨53a的前端部53S最强,该部分最接近光敏鼓50的表面。结果容易引起调色剂污染物沉积到记录材料51上,这就造成影像质量劣化。在由反转显影类型表示的一种类型中,其中被调色剂影像沉积的部分的电压由于曝光而减弱,调色剂沉积到光敏鼓50上的力量相对较弱,而调色剂被吸引到上导轨元件53a的倾向更强。此外,已分散的调色剂颗粒可能会沉积在下导轨元件53b上。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公知的是上导轨元件53a和下导轨元件53b由导电元件制成,该元件被施加极性与影像转移偏压极性相反的偏压(与调色剂极性相同),以阻止调色剂沉积在其上。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一种倾向是影像转移偏压(与调色剂极性相反)泄漏,因此由于记录材料51保留的电荷短缺,或者由于记录材料51吸湿导致电阻下降造成的转移空隙相当明显。为了避免该问题,用绝缘层涂布可与记录材料51接触的上下导轨的内表面,以阻止转移电流泄漏。但是,这种现有技术的结构包括以下问题。如前所述,通过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同的电压给导轨元件,防止从设置在显影设备中的承载调色剂元件(显影套筒)分散出的调色剂和/或在感光鼓上已显影的影像中正常电荷的调色剂(具有正常极性电荷的调色剂)沉积。但是在低湿环境条件下,尤其是当长时间操作显影设备造成调色剂,特别是性能劣化时,具有与正常调色剂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极性的调色剂量?。具有相反极性电荷的调色剂被称作反转充电的调色剂,其在线状字母周围产生不期望的调色剂沉积,并产生背景灰雾或阴影。由于被反转充电的调色剂的极性与转移电压的极性相同,其不易被转移到记录材料51上。但是,如前所述,由于施加到输送元件(dining member)(具有与正常调色剂相同的极性)的电压和被反转充电的调色剂具有相反极性,被反转充电的调色剂相对容易沉积到导轨元件上。沉积到导轨元件上的调色剂污染物反过来沉积在记录材料51上,导致污染现象和/或影像质量下降。此外,在耐久性测试中在极低的湿度条件下,如23℃,5%,当用低打印比例操作显影设备时,调色剂劣化加速,甚至使得被反转充电的调色剂的量增加,并且在旋转后的一段时间,该被反转充电的调色剂从感光鼓沉积到上导轨的自由端上;在各个成像操作部位,记录材料的引导和对准端被污染。不仅转移导轨有该问题,而且设置在靠近感光鼓的元件也由于鼓旋转所造成的空气流动而被沾污。被反转充电的调色剂的量增加使得未转移的调色剂的量增加。设置在清洁刮刀上游的调色剂接受片上的调色剂也可能会从那里跌落在记录纸张上,由此再一次沾污记录材料。专利技术简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设备,该设备有效地防止了由被反转充电的调色剂造成的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设备,该设备可阻止由反转充电的调色剂引起的影像劣化。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将通过考虑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所进行的描述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成像过程部分的主要部分的简图。图2是说明传统成像装置中的可旋转的鼓和承载显影剂元件之间的显影剂特性的简要视图。图3是说明传统成像装置中的可旋转的鼓和承载显影剂元件之间的显影剂特性的简要视图。图4是说明传统成像装置中的可旋转的鼓和承载显影剂元件之间的显影剂特性的简要视图。图5是显影偏压产生设备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显影偏压的波形。图7显示的是当显影偏压波形停止时所产生的电压和转移到鼓上的显影调色剂的量之间的关系。图8显示了传统成像装置中的操作顺序。图9是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的可旋转的鼓和承载显影剂元件之间的显影剂特性的简要视图。图10是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的可旋转的鼓和承载显影剂元件之间的显影剂特性的简要视图。图11是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的可旋转的鼓和承载显影剂元件之间的显影剂特性的简要视图。图12显示的是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当显影偏压波形停止时所产生的电压和转移到鼓上的显影调色剂的量之间的关系。图13显示的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操作顺序。图14显示的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偏压的波形。图15显示的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操作顺序。图1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成像过程部分的主要部分的简图。图17是传统成像装置成像过程部分的简图。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在以下说明中,除非有特别提到的效果,构成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元件的尺寸,材料,构型,相对位置关系不限于该具体专利技术。(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一承载调色剂元件,用于将调色剂带到显影区域,且在显影区域中所述显影装置面向载像元件; 偏压施加装置,用于向所述承载调色剂元件施加显影偏压,以在载像元件上形成显影的静电潜像,其中所述显影偏压采用的形式是用所述AC电压对DC电压进行偏置; 其中当显影操作停止时,所述承载调色剂元件也停止旋转,同时旋转的载像元件被充电,然后将AC电压施加到所述承载调色剂元件上,并持续一预定时间,此后停止AC电压,由此能够将正常充电的调色剂从所述承载调色剂元件推向载像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沢敬士冨木圣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