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角菌科真菌sj18及其在松材线虫防治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30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41
一种炭角菌科真菌sj18及其在松材线虫防治上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炭角菌科真菌sj18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在控制松材线虫上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炭角菌科真菌sj18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源于自然归于自然、与环境友好兼容、无污染无残留,对松材线虫有高效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无公害新型生物农药,用于松材线虫感染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无害化防治。松材线虫感染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无害化防治。松材线虫感染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无害化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角菌科真菌sj18及其在松材线虫防治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炭角菌科真菌sj18在松材线虫防治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树感染寄生虫——松材线虫引起松树萎蔫死亡的一种国际重大检疫性病害。1982年我国首次在南京市紫金山黑松上发现松材线虫病,死树265株,到2017年,35年时间内松材线虫病先后在18个省的300多个市县发生。在我国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典型的病原主导性病害,即病害的发生取决于有没有病原的感染,一旦感病,其结果就是死亡,因此,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我国全国松林面积有5亿多亩,三十多年来的观察发现,我国所有乡土松树如马尾松、黑松、赤松、琉球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黄山松、华山松、红松等都是易感病树种。事实上,目前松材线虫病已经成了我国的头号森林病虫害。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病害,它由媒介昆虫-松墨天牛传播,所以这个病害既涉及到病,又涉及到虫,非常复杂。目前,防治媒介昆虫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喷洒化学药剂;二是用引诱剂引诱媒介天牛;三是生物防治。在自然界中喷洒化学药剂,要求每隔几天大面积喷洒一次药剂,这个办法经济成本很高。引诱剂防治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回答防治后林间还有多少天牛数量,因此显然也不能把它做为松材线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措施方面当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真菌—球孢白僵菌:寄生天牛幼虫使其死亡;第二个是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可寄生天牛幼虫使其死亡;但这些方法在林间的影响因素很多,防治效果很不稳定,也不确定。在控制松材线虫病方面,生产上用的比较多的是用生物杀线剂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进行树干注射,注药一次能防2-3年。但是这种树干注射剂价格高,注射全程由人工完成,因此仍然成本较高,通常只能应用在重要区域或古树名木上。全国大面积的松树,特别是马尾松,亿万年来随着进化的发展适应于我国的气候环境,是我国的乡土树种,也是造林先锋树种,具有很多的优点,不能把它彻底放弃掉。目前,我们国家也开始做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的抗性育种,但这是一条长期的道路,无法在短期内实现。
[0003]利用真菌侵染使松木获得松材线虫病的抗性,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方法。事实上,这个方法已经在菌根的研究中有所证实,如中华美牛肝菌、黄豹斑鹅膏和彩色豆马勃等真菌,在接种到马尾松和黑松上后能够延缓或减轻其苗木的死亡。但是,目前尚未发掘出在驱虫和熏蒸方面有足够效力的侵染真菌,多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不大,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专利技术即从这个角度,在筛选出具有驱虫和熏蒸等多重作用的炭团菌属真菌sj18(已授权专利技术201710795984.0)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作为松材线虫的生物农药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原有专利技术“一种炭角菌科真菌及其应用”(专利号201710795984.0)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利用该菌杀灭松材线虫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炭角菌科真菌(Xylaria radix)sj18,其保藏号为CGMCC No.12780;
所述的炭角菌科真菌及其粗提取物作为松材线虫杀灭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炭角菌科真菌源于自然归于自然、与环境友好兼容、无污染无残留,对松材线虫有独特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无公害新型农药。
[0005]附图说明
[0006]图1为sj18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图2为不同浓度的甲维盐下线虫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3为不同浓度的sj18的PDB培养发酵液上清液下线虫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4为不同浓度的sj18的大麦发酵液上清液下线虫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5为不同浓度的sj18菌的70℃水抽提物下线虫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6为不同浓度的sj18菌的70℃水抽提物加甲维盐下线虫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7为不同浓度的sj18菌的100℃水抽提物下线虫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8为不同浓度的sj18大麦发酵液70℃恒温30min后的上清液下线虫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9为纯水对照。
[0007]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述的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作限定作用。
[0009]实施例1:炭角菌科真菌的分离从一株野生山核桃林木的根部取材,洗净,切成2cm左右小段,先经70%酒精表面消毒,再用50%安替福民(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半小时,最后无菌水浸泡冲洗4-5次;将消毒好的材料在超净台上切开,接种到PDA培养基(固体土豆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待有菌长出时,分别划线纯化,并分别提取DNA进行分子鉴定,从而获得并确认该菌株。确认该菌株的具体步骤如下:1)从PDA平板上挑取待测菌加入至悬浮溶液A中,在菌液中加入经灭菌后的直径3-5mm碳化钨圆珠1颗,置于沸水浴中5min后,在液氮速冻下,用往复式粉碎机研磨,研磨粉碎后,待恢复至常温;2)准备高吸附力的柱子:取带过滤柱的离心管,加入吸附剂悬液S,离心处理,使吸附剂在过滤柱中形成斜面,舍弃滤液;3)菌裂解和核酸吸附:加入裂解液L到步骤1)处理后的菌液中,上下剧烈震荡,静置,离心,再取上清加入到步骤2)制好的吸附柱中,室温放置,离心,舍弃滤液,收集管重新放回;4)清洗:取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加入清洗液W,离心,清洗,每次倒掉收集管的滤液,最后一次离心15s后,吸附柱不再放回收集管;5)洗脱:将吸附柱转移到新离心管中,滴上10-15μL洗脱液E,盖紧盖子,保持60℃、5-10min,离心,收集到的滤液即为提取到的微量核酸溶液;6)ITS序列的PCR扩增:取步骤5)得到的微量核酸溶液为模板,以引物ITS4(5
’-
TCCTCCGCTTATTGATATGC-3

)和ITS5(5
’-
GGAAGGAGAAGTCGTAACAAGG-3

)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积是60μL,10X Taq Buffer 6μL, 2.5 mM 的dNTP mixture 5μL, Taq 3u, 10μM的引物各2.5μL,模板体积为6μL,剩余用纯水补足;PCR反应程序为:95
°
C 300s;94℃ 15s,52
°
C 45s,72
°
C 45s,共35-40轮循环;72℃ 300s。其扩增产物约600bp,该产物以常规PCR产物切胶纯化方法纯化后,最后以ITS4为测序引物,测得其ITS序列为:TTCTAGCTGAGCTGAGGTCACCTCTAGAATATATAGGGGTTTAACGGCTACCAGCCAGGGCCACCACACGAGCGAGAGAGATTACTACGCTGAGAGTGTACCCTAACTCCGCCACTAACTTTGAGGAACTACGCCGTAGATTCCCAACGCTAAGCAACAAGGGCTTAAGGGTCGAAATGACGCTCGAATAGGCATGCCCACTATAATACTAATGGGCGCAATGTGCGTTCAAAGATTCGATGATTCGCTGAATTCTGC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藏号为CGMCC No.12780的炭角菌科真菌(Xylaria 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正朱汤军金群英张飞英叶华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