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41938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溶性蛋白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来说是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天然丹参素(tanshinol)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主要水溶性成分,化学名为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素,又称丹参酸A,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棕黄色粉末或黄色粉末,是中药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适用于胸痹血瘀症候,如胸闷、心悸、心绞痛,急慢性心肌梗塞,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或中风后遗症。丹参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粘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和预防血栓的形成。
[0003]丹参酮亦称总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根)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从中分得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等10余个丹参酮单体,其中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Ⅱ,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丹参酮ⅡB 5个单体具有抗菌作用,尚有抗炎、降温作用。丹参酮ⅡA的磺化产物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溶于水,经临床试用证明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为一治疗冠心病的新药;总丹参酮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等多方面作用,长期服用未见有明显副作用。
[0004]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采用植物生长调节菌悬液来对丹参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促进丹参的快速繁殖,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植物生长调节菌悬液往往仅能够增产,不能够提升丹参的品质;另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菌悬液往往会导致对丹参的品质产生副作用,例如壮根灵和多效唑共同作用下易于显著的降低丹参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丹参的生长调节菌悬液来替代现有的植物生长调节菌悬液,不仅能够促进丹参生长而且能够提升丹参内部丹参素和丹参酮成分含量,继而提升丹参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在丹参内生真菌菌剂、放线菌菌剂、低聚壳寡糖和草酸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微生物、生长调节剂和诱导因子的相互协同,不仅促进丹参的生长而且有效提高了丹参的品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8]水溶性蛋白质10-15份;丹参内生真菌菌剂3-9份;放线菌菌剂3-6份;低聚壳寡糖12-18份;MS液体培养基40-60份;草酸0.1-0.3份。
[0009]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0010](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称取:水溶性蛋白质10-15份;丹参内生真菌菌剂3-9
份;放线菌菌剂3-6份;低聚壳寡糖12-18份;MS液体培养基40-60份;草酸0.1-0.3份,备用;
[0011](2)将水溶性蛋白质和低聚壳寡糖依次溶解于MS液体培养基内并混合均匀,灭菌,冷却至室温,加入草酸,得到培养基础液;
[0012](3)在培养基础液内接种丹参内生真菌菌剂和放线菌菌剂,并于无菌条件下,于25-28℃活化培养8-10天,制得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灭菌条件为:110-120℃下灭菌30-60s或者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丹参内生真菌菌剂中菌体浓度为10
6-107CFU
·
mL-1
,放线菌菌剂中菌体浓度为10
9-10
11
CFU
·
mL-1

[0015]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了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在制备丹参生长、丹参素及丹参酮成分合成促进剂中的应用。
[0016]优选的,所述应用方法为:将丹参茎尖脱毒苗于培养基质内,并于培养基质内接种所述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于2000-3000lx的光照条件下照射14-16h/天,25-28℃室温环境下培养65-75d。
[0017]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质为腐殖土和沸石的混合物,所述腐殖土与所述沸石的质量比为60-70:30-40。
[0018]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质为腐殖土和沸石的混合物,所述腐殖土与所述沸石的质量比为65:35。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的放线菌能显著促进丹参生长、提高产量,能大幅度提高丹参药材质量,尤其是提高丹参素的含量;草酸诱导丹参的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增加,调节细胞内外钙离子分布;丹参内生真菌实现内生真菌与丹参茎和叶共存,以促进丹参生长的目的;低聚壳寡糖能够促进丹参植物及根系的生长,促进丹参酮的生成;本专利技术以水溶性蛋白质为碳源和氮源,MS液体培养基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无机盐,通过丹参内生真菌菌剂、放线菌和低聚壳寡糖共同作用促进丹参的生长,同时放线菌提升丹参素的成分生成,低聚壳寡糖提升丹参酮的成分生成,草酸诱导并促进丹参素和丹参酮成分的生成。
[0021]2、丹参采用根部入药,现有技术中通过施用化学农药进行丹参病虫害防治及连作障碍修复,导致的丹参的品质下降,本申请采用菌悬液进行培育,无化学农药,促进丹参生长的同时有效的提升了丹参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
[0023]所述丹参内生真菌的保藏名称为草茎点霉(Phomaherbarum)D603,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18年11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84。
[0024]所述放线菌菌剂为市售的放线菌菌粉,购买自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0025]丹参内生真菌的分离:
[0026](1)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浸没丹参种子1min,5wt%的NaClO处理1min,使用无菌
水洗涤3次,每次1min,2.5wt%PBS-Tween20溶液灭菌后,加泡种子过夜;
[0027](2)在无菌环境中,继续将步骤1所得供试材料用无菌水冲洗3次,取100μl最后1次冲洗的无菌水冲洗液涂布接种于PDA平板上,30℃培养24h后,进行无菌验证;
[0028](3)如无菌落产生,则继续后续的步骤4;如有菌落产生,则返回步骤1继续表面消毒处理;
[0029](4)在超净台将之前表面灭菌处理过的种子置于无菌研钵中,加入经过灭菌处理的石英砂,研磨成粉末,并加入5mL无菌水混匀,静置15min,取100μl上清稀释涂布于改良马丁氏培养基中,置于28-32℃培养1-3天;
[0030](5)挑取步骤4中的单菌种于改良马丁氏培养基进行划线纯化分离,置于28-32℃培养1-3天,最终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丹参内生真菌菌株,其保藏名称为草茎点霉(P.herbarum)D603,保藏编号为CG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溶性蛋白质10-15份;丹参内生真菌菌剂3-9份;放线菌菌剂3-6份;低聚壳寡糖12-18份;MS液体培养基40-60份;草酸0.1-0.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称取:水溶性蛋白质10-15份;丹参内生真菌菌剂3-9份;放线菌菌剂3-6份;低聚壳寡糖12-18份;MS液体培养基40-60份;草酸0.1-0.3份,备用;(2)将水溶性蛋白质和低聚壳寡糖依次溶解于MS液体培养基内并混合均匀,灭菌,冷却至室温,加入草酸,得到培养基础液;(3)在培养基础液内接种丹参内生真菌菌剂和放线菌菌剂,并于无菌条件下,于25-28℃活化培养8-10天,制得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丹参生长调节菌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灭菌条件为:110-120℃下灭菌30-60s或者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吴朴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