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材供给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30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将载置在纸材载置部件中的纸材从最上面的纸材一张张分离供给输送的纸材供给方法及其装置,以及设有该纸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纸材重送及不送的各条件,可靠地防止纸材的不送或重送。使得供纸辊4回转,将载置在底板1上的纸材2送向分离部,与倾斜部件6的倾斜面6a相碰,所送出的复数张纸材之中,仅将最上面纸材2a通过夹持形成部N供给,下面的纸材2b及再下面的纸材因纸材间摩擦小,被倾斜部件6挡住。对于多种类纸材,也能防止不送纸材或重送纸材,且防止发生异音,能一张张分离纸材运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载置在纸材载置部件中的纸材(sheet materials)从最上面的纸材一张张分离供给输送的纸材供给方法及其装置,以及设有该纸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关于将载置的纸材从位于最上面的纸材一张张分离向图像形成部供给输送的纸材供给方法,提出过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3919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8-91612号公报),有通过爪部件推压纸材供给方向前端宽度方向两端部,使其分离的角爪分离方法,使摩擦部件压接分离纸材的分离垫方法,使纸材碰抵具有倾斜面的固定的入口部件分离的挡板分离方法等。在上述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以下技术通过分离导板以及高摩擦部件构成纸材分离装置,上述分离导板具有分离倾斜部,上述高摩擦部件设于该分离导板的沿纸材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作为碰抵装置,通过板簧等弹性部件将上述高摩擦部件支承在分离导板上。该高摩擦部件与纸材的摩擦系数比纸材间的摩擦系数以及分离倾斜部与纸材的摩擦系数大。因此,若通过供纸辊(搓纸辊)供送二张或二张以上纸材,则该纸材前端与分离倾斜部相接,被分离为一张,仅运送最上面的纸材。在各种纸材供给方法中,作为零件数少、成本低、能以同一结构适用尺寸不同且包括厚纸和薄纸等各种各样纸材(例如明信片,信封,投影用纸等)的优异的纸材分离方法,可以列举上述公知的分离垫方法或挡板分离方法。但是,在采用这种分离方法的以往纸材供给方法及其装置中,在上述分离垫方法中,尤其是低价格的10PPM(图像形成速度为一分钟10张)以下的低速机场合,由于纸材被夹持在供纸辊和摩擦部件之间,运送时,由于粘附滑移为起因,会发生异音,必须采取对策,将供纸辊作成半月形状。因此,必须在供纸辊两侧设置一对圆筒状的环,与供纸辊同轴,直径比上述供纸辊稍小,用于限制纸材载置部件的上升,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另外,最近,随着再生纸的使用增加,明信片、信封等纸材输送方向的前端部成为毛边,或裁纸时发生毛边等,供送时输送负荷增大,在分离垫方法中易发生送不出纸材的问题。再有,由于复印纸的再利用,使用纸的反面正在增加,载置的纸材间的摩擦系数多有偏差,恐怕会发生重送,纸反面场合,由于定影时及环境影响,纸材发生卷曲,在纸材分离部,纸材前端产生负荷,或纸材不能输送到分离部,送不出纸材。分离垫方法场合,使得垫的平面部压抵供纸辊,对于从载置状态输出的纸材输送方向(与底板等纸材载置部件的位移角相对应),必须将分离垫的角度设定为所定范围内的角度,因此,供纸辊的辊径受到限制,配置自由度受到制约,存在不能实现供送装置小型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挡板分离方法场合,与供纸辊相接的倾斜部件的上缘部分平坦,与供纸辊的接触部宽,因部件偏差等难以将其倾斜面配设为所定的倾斜角度。挡板分离方法场合,当所使用的纸材种类不同时,为了使得这些纸材刚性强度(弯曲弹性系数)近似,实行良好的分离,例如图109所示,从试验结果可知,供纸辊154与载置在底板152上的纸材Pa的压接部位为A,供纸辊154与具有倾斜面155a的固定的倾斜部件155的压接部位为B,上述压接部位A与压接部位B在纸材输出方向的距离K’最好设为2~6mm,被输出的纸材Pa的输出方向为S,倾斜部件155的倾斜面155a相对上述输出方向S所成的角度θ最好设为50°~70°。但是,为了实现上述条件,供纸辊154的外周必须同时与上述压接部位A、B双方相接,但这样的话,供纸辊154的直径变大,供送装置整体变大,存在难以实现装置整体小型化的问题。再有,通常最上面的纸材在图像形成部被运送时,供纸辊驱动被断开,先行纸材在供纸辊与入口部件间接触期间,由于与该纸材之间的摩擦力,供纸辊被带动回转,若先行纸材后端通过上述接触部,则后面纸材的前端因供纸辊的带动而回转,被送向倾斜部件。这时,纸材之间摩擦系数高,或者偏差大,后面纸材与再后面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比先行纸材与后面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低场合,后面纸材越过倾斜部件,发生重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已在JP2001-217675号申请中提出了以下纸材供给装置以简单结构使得各种各样纸材的弯曲弹性系数影响激减,不会发生不送或重送,能一张张分离各种纸材,可靠地实行供送。但是,上述申请是根据经验,经过多次试验失败而得出来的,最佳设定倾斜部件的形状,以及供纸压力,分离压力等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希望从理论上解明该纸材供给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纸材重送及不送的各条件,可靠地防止纸材的不送或重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方案(1)一种纸材供给方法,设有供送手段及倾斜部件,上述供送手段与载置在纸材载置部件上的纸材压接,将该纸材送向分离部,上述倾斜部件包括倾斜面,在夹持形成部与上述供送手段压接,上述纸材的沿送出方向的前端与上述倾斜面相碰;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下,通过上述供送手段将纸材送向分离部,通过上述倾斜部件的倾斜面,分离上述被送出的纸材,上述条件式如下P>Rf·A/(μ1-μp12)P<Rf·A/Δμp其中A=sinθp2+μ2·cosθp2 P供纸压力Rf由于纸材弯曲变形,来自倾斜部件的倾斜面的作用在纸材前端的垂直反力。μ1供送手段与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μ2倾斜部件的倾斜面与纸材前端之间的摩擦系数μp12纸材的第一张与第二张之间的摩擦系数Δμp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差θp2供送手段的夹持形成部的切线与倾斜部件的倾斜面所成的角度。(2)一种纸材供给方法,设有供送手段及倾斜部件,上述供送手段与载置在纸材载置部件上的纸材压接,将该纸材送向分离部,上述倾斜部件包括倾斜面,在夹持形成部与上述供送手段压接,上述纸材的沿送出方向的前端与上述倾斜面相碰;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下,通过上述供送手段将纸材送向分离部,通过上述夹持形成部,分离上述被送出的纸材,上述条件式如下P>{(A/B)-μ1}Q/(μ1-μp12)+μ1·Rf·B/(μ1-μp12)P<{(A/B)-μp12}Q/Δμp+μp12·Rf·B/Δμp其中A=sinθp2+μ2·cosθp2B=cosθp2-μ2·sinθp2P供纸压力Q分离压力Rf由于纸材弯曲变形,来自倾斜部件的倾斜面的作用在纸材前端的垂直反力。μ1供送手段与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μ2倾斜部件的倾斜面与纸材前端之间的摩擦系数μp12纸材的第一张与第二张之间的摩擦系数Δμp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差 θp2供送手段的夹持形成部的切线与倾斜部件的倾斜面所成的角度。(3)一种纸材供给方法,设有供送手段及倾斜部件,上述供送手段与载置在纸材载置部件上的纸材压接,将该纸材送向分离部,上述倾斜部件包括倾斜面,在夹持形成部与上述供送手段压接,上述纸材的沿送出方向的前端与上述倾斜面相碰;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下,通过上述供送手段将纸材送向分离部,通过上述倾斜部件的倾斜面以及夹持形成部,分离上述被送出的纸材,上述条件式如下P>Rf·A/(μ1-μp12)P<Rf·A/ΔμpP>{(A/B)-μ1}Q/(μ1-μp12)+μ1·Rf· B/(μ1-μp12)P<{(A/B)-μp12}Q/Δμp+μp12·Rf·B/Δμp其中 A=sinθp2+μ2·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材供给方法,设有供送手段及倾斜部件,上述供送手段与载置在纸材载置部件上的纸材压接,将该纸材送向分离部,上述倾斜部件包括倾斜面,在夹持形成部与上述供送手段压接,上述纸材的沿送出方向的前端与上述倾斜面相碰;其特征在于: 在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下,通过上述供送手段将纸材送向分离部,通过上述倾斜部件的倾斜面,分离上述被送出的纸材,上述条件式如下: P>R↓[f].A/(μ↓[1]-μ↓[p12]) P<R↓[f].A/Δμ↓[p] 其中: A=sinθ↓[p2]+μ↓[2].cosθ↓[p2] P:供纸压力 R↓[f]:由于纸材弯曲变形,来自倾斜部件的倾斜面的作用在纸材前端的垂直反力 μ↓[1]:供送手段与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 μ↓[2]:倾斜部件的倾斜面与纸材前端之间的摩擦系数 μ↓[p12]:纸材的第一张与第二张之间的摩擦系数 Δμ↓[p]:纸材之间的摩擦系数差 θ↓[p2]:供送手段的夹持形成部的切线与倾斜部件的倾斜面所成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利史竹平修野中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