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粉与其制造方法、影像形成方法及装置、墨粉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97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有良好的定影时的剥离性与墨粉制造时的形状控制性的静电显影用墨粉。静电显影用墨粉的特征在于数目平均分子量Mn的范围为10000~30000,且Z平均分子量Mz与重量平均分子量Mw的比值(Mz/Mw)的范围为3.0~6.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利用电子摄影法或静电记录法等,所形成的静电潜像(latent image),通过显影剂用于显影之时,其静电荷显影用的碳粉、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此静电荷显影用的墨粉的影像形成方法,影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粉盒。
技术介绍
经电子摄影法等的静电荷像,使影像数据可视化的方法,现在已被利用于各个领域。关于电子摄影法,感光体的表面均匀带电后,在此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像,而含有墨粉的显影剂将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视的像,此墨粉像,转印到纪录媒体的表面,而形成定着的影像。于此所使用的显影剂,所知的有墨粉与载体(carrier)所构成的二成份显影剂,与单独使用磁性墨粉或非磁性墨粉的一成份显影剂。使用于其显影剂的墨粉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将热可塑性树脂的颜料,带电控制剂,蜡剂等的离型剂(mould releasing)将之溶混、冷却后,利用混合粉碎制法将之碎成微粉且分级而制成。又,于墨粉制造时,必要时,为了改善流动性或清洗性的无机物与/或有机物的微粒子,可添加于墨粉粒子表面上。上述中墨粉制造方法虽然可以制造较好的墨粉,但是如以下说明仍也几个问题。于通常的混碎制法,由于墨粉形状与墨粉表面结构的不定性,意图通过所使用材料的粉碎性与粉碎步骤的条件的微妙变化,而控制墨粉形状与墨粉表面结构会有困难。又,于混碎制法制作墨粉之际,所使用材料的选择范围有限制。具体而言,做为材料所使用的树脂着色剂分散体十分脆,经济的可能制造装置必要将其粉碎成微粉物。然而,为满足此要求,树脂着色剂分散剂要脆,于显影机中,利用所施加的机械切力(shearing force),一面产生微粉时,也改变墨粉的形状。由于此之影响,一面对于二成分显影剂,由于往微粉的载体表面定影而显影剂的带电会加速恶化,一面对于一成分显影剂,由于粒度分布的扩大而发生墨粉飞散,由于墨粉的形状的变化导致的显影性低下,会容易发生画质的恶化。又,于制作墨粉的情形,其内添加多量的蜡等的离型剂,利用与热可塑性树脂的组合,多会发生往墨粉表面的离型剂的露出。特别是由利用高分子量成分而增加弹性可被粉碎的树脂与聚乙烯的脆蜡所组合制作的墨粉,会见到很多聚乙烯露出于墨粉表面。于此情形,有利于定影时的离型剂与残留于感光体表面未被转印的墨粉的清洁。墨粉表面所露出的聚乙烯,利用机械力,由于较容易往其它部材移动,显影滚筒(roll)或感光体,容易发生载体的污染,而使可靠度低下。更,为了抑止由于墨粉形状为不定型所造成的流动性低下,有添加流动性助剂的情形。但是,即使于此情形,也无法得到足够的墨粉流动性,利用影像形成时的机械切力,会引起墨粉表面所添加的流动性助剂的微粒,往墨粉凹部分移动,而一面于长时间的流动性低下,会引起流动性助剂埋入于墨粉内部,显影性,转印性,清洁性会恶化。又,利用清洁性而被回收的墨粉再次回到显影机去使用,其容易发生画质的低下。为防止如此问题,墨粉表面若增加流动性助剂,更会产生发生于感光体上的黑点或是流动性助剂微粒的飞散。近年来,可以控制所欲要的墨粉形状与墨粉表面结构的装置,其利用乳化重合凝聚法的墨粉制造方法,已被提出(例如,参考日本特开昭63-282752号公报,特开平6-250439号公报)。其墨粉制造方法,为至少混合利用一般乳化重合等制作的树脂微粒分散液与使着色剂分散的溶媒的着色剂分散液,于形成与墨粉粒径相当的凝聚体后,利用加热此凝聚体而融合,经融合步骤而得的的制造方法。利用此墨粉制造方法,不仅容易使墨粉粒度小径化,也可得到极优的粒度分布。更近年来,于高画质化的要求,特别是形成高彩度影像,要考虑为实现高精细影像而使墨粉小径化的倾向。但是,要维持传统的粒度分布以及单纯墨粉小径化,利用粒度分布的小径侧墨粉的存在,考虑载体或是感光体的污染,墨粉飞散的问题,其有困难同时实现高画质与高可考性。因此,其必要可以粒度分布的狭分布化与小粒径化。由此点而言,利用乳化重合凝聚法有利于墨粉制造方法。又,近年来从数字化与办公室文件的生产性向上的观点,为对应必要的高速化与节省能量等,其必要有更低温定影性。从这些点,利用乳化重合凝聚法的墨粉制造方法所得到的墨粉,因为粒度分布有狭分布与小粒子径,关于低温定影性,有优良的特性。又,除了对应于定影温度的低温度化,为了确保定影时的剥离性,传统上,定影滚筒等与墨粉像接触的各种部材表面,利用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等的氟素系树脂皮膜,而被覆之,其可降低表面能量。但是,例如,利用内藏于定影滚筒之加热源,于定影滚筒的表面加热的情形,如上述氟素系树脂皮膜,从加热源到定影滚筒表面的效率,会阻害热传导。由此,定影滚筒的表面被设计可限制氟素系树脂皮膜的厚度。又,为了进行有效率的热传导,氟素系树脂皮膜的厚度变薄的情形,由于氟素系树脂皮膜的磨耗,定影滚筒表面的低湿性无法长时间安定维持。因此,希望能开发出在定影滚筒等的与墨粉像接触的各种部材表面,不需要披覆表面能量低的氟素系树脂皮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即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是提供,有优良的定影时的剥离性与墨粉制造时的形状控制性,静电荷显影用的墨粉,以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此静电荷显影用的墨粉的影像形成方法,影像形成装置与墨粉盒。上述的课题可利用下述的本专利技术达成。即是,本专利技术为(1)一种静电显影用墨粉,包括一数目平均分子量Mn,其范围为10000~30000;以及一Z平均分子量Mz与重量平均分子量Mw的比值(Mz/Mw),其范围为3.0~6.0。(2)如前述第(1)项所述的静电显影用碳粉,其中体积平均粒度分布指标GSDv为1.30以下,且该体积平均粒度分布指标GSDv与数目平均粒度分布指标GSDp之比(GSDv/GSDp)为0.95以上。(3)如前述第(1)项所述的静电显影用墨粉,其中于下述式(1)中的表面性指标值为2以下,式(1)(表面性指标值)=(比表面积实测值)/(比表面积计算值),其中该比表面积计算值表示6∑(n×R2)/{ρ×∑(n×R3)},于该比表面积实测值的表示式中,n表示Coulter计数器通道内的粒子数(个/1通道),R表示Coulter计数器通道的粒径(微米),ρ表示墨粉密度(克/微米3),又,该通道的分割数为16,又分割的大小,在log刻度为0.1的间隔。(4)如前述第(1)项所述的静电显影用墨粉,其中于下述式(2)所表示的形状系数SF1的范围为120~135,式(2)SF1=ML2/(4A/π)×100,其中ML表示墨粉的最大长(微米),A表示墨粉的投影面积(微米2)。(5)如前述第(1)项所述的静电显影用墨粉,其中墨粉更含有离型剂,该离型剂于160℃的黏度η1与于200℃的黏度η2之比(η2/η1)为0.5~0.7的范围。(6)如前述第(1)项所述的静电显影用墨粉,其中墨粉粒子有核(core)/壳(shell)的结构。(7)如前述第(6)项所述的静电显影用墨粉,其中壳层的厚度范围为150~300nm。(8)一种制造如前述第(6)项所述的静电显影用墨粉的方法,至少包括一第1凝集步骤,混合于分散第1树脂微粒子的树脂微粒子分散液,分散着色剂粒子的着色剂粒子分散液,与分散离型剂粒子的离型剂粒子分散液中,以形成中心粒径微1微米以下,而包含有该第1树脂微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显影用墨粉,其特征是,该墨粉包括:一数目平均分子量Mn,其范围为10000~30000;以及一Z平均分子量Mz与重量平均分子量Mw的比值(Mz/Mw),其范围为3.0~6.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山孝雄佐藤修二鎌田普饭岛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