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703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包括卡基,卡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上透膜层、上印刷基片层、中间层、下印刷基片层和下透膜层,卡基内部嵌设有紫外测试贴。上印刷基片层顶面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大小和形状均与紫外测试贴相同,容置槽的深度不小于紫外测试贴的厚度,紫外测试贴位于容置槽内,紫外测试贴包括基材层和设于基材层上表面的紫外感光油墨层。该智能卡小巧轻便,便于携带,便于用户随时随地对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境的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境的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卡
,具体是一种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伴随着大气臭氧层的不断破坏以及肌肤紫外线损伤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防晒意识正不断提高,各种防晒产品也层出不穷,比如遮阳伞、防晒服以及防护性能不同的多种防晒霜和防晒喷雾等,用户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通常人们在出门前就要依据当下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选择合适的防晒措施,但是针对紫外线强度的预报仅能反映某一地区白天的平均紫外线强度水平,但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紫外线强度都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这类紫外线预报的参考意义不大,用户需要知晓外界真实的紫外线强度水平,从而选择合适的防晒措施。
[0003]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紫外线感应卡类产品,其本质为表面印有紫外线感光油墨层的纸片,紫外感光油墨层根据外界紫外线的强弱会在显色上发生规律性变化,用户可由紫外感光油墨层的颜色对紫外线强度做出大致的判断。并且,这种感应卡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理论上这类产品的使用寿命仅取决于紫外感光油墨的有效期,但其极易发生折皱变形,表面的紫外线感光油墨也容易受到破坏和污损,因此实际的耐用性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紫外线的智能卡,便于用户在随时掌握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包括卡基,卡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上透膜层、上印刷基片层、中间层、下印刷基片层和下透膜层,其特殊之处在于,卡基内部嵌设有紫外测试贴。上印刷基片层顶面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大小和形状均与紫外测试贴相同,容置槽的深度不小于紫外测试贴的厚度,紫外测试贴位于容置槽内,紫外测试贴包括基材层和设于基材层上表面的紫外感光油墨层。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含有紫外感光油墨层的紫外测试贴可选用较为轻薄的基材层,这样更易于设置到卡基内部,塑料材质的卡基坚固耐用,将紫外测试贴整合进卡基结构中可大幅提高其耐用性。封装至容置槽内的紫外测试贴可与智能卡融为一体,成品智能卡的表面平整,透光的上透膜层可有效保护紫外测试贴,且不影响紫外感光油墨层发挥作用。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上印刷基片层包括上基片层和设于上基片层上表面的印刷油墨层,印刷油墨层在容置槽周围设置比色区。
[0008]由上可见,比色区采用普通油墨印制于上印刷基片上,用户通过将紫外测试贴与比色区内同色系深浅不同的色块进行颜色比对能够更好地把握紫外线强度的具体数值范围。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紫外测试贴还包括设于基材层下方的自粘层。
[0010]由上可见,引入自粘层可将紫外测试贴直接贴装至中间卡坯上,从而免于采用压
贴方式将紫外测试贴设置到中间卡坯上,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及降低成本。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紫外测试贴的厚度不大于0.2mm。
[0012]由上可见,厚度符合上述范围的紫外测试贴较上印刷基片层厚度更小,易于嵌设至其内部。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上透膜层为FEP薄膜材质或ETFE薄膜材质。
[0014]由上可见,普通塑料薄膜对于紫外线都有一定阻隔能力,FEP薄膜即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ETFE薄膜即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两种含氟材料除了具备极强的化学惰性和机械性能外,紫外线透过率还可达到90%以上,是上透膜层的理想材料。
[0015]进一步的方案是,卡基顶部装有IC芯片,在卡基上,IC芯片独立于紫外测试贴设置,卡基顶部设置与IC芯片配合的芯片槽,芯片槽的深度大于上透膜层和上印刷基片层的厚度之和,中间层内设有线圈以及连接线圈与IC芯片的锡包线。
[0016]由上可见,含有IC芯片的智能卡功能更为全面,但其在设置上需尽量与紫外测试贴隔开一定距离。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可测紫外线的智能卡实施例结构图。
[0018]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见图1至3,本技术提供的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包括卡基1,卡基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上透膜层11、上印刷基片层12、中间层13、下印刷基片层14和下透膜层15,卡基1内部嵌设有紫外测试贴2。上印刷基片层12顶面设有容置槽121,容置槽121的大小和形状均与紫外测试贴2相同,容置槽121的深度不小于紫外线测试贴2的厚度,紫外测试贴2位于容置槽121内,紫外测试贴2包括基材层21和设于基材层21上表面的紫外感光油墨层22。
[0022]智能卡具备门禁、金融等功能,是人们随身携带的重要物品之一,其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并且智能卡具备多层结构,内部易于植入小型部件以实现特定功能,引入紫外线检测功能后用户便可随时随地掌握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
[0023]含有紫外感光油墨层22的紫外测试贴2可选用较为轻薄的基材层21,这样更易于设置到卡基1内部,塑料材质的卡基1坚固耐用,将紫外测试贴2整合进卡基1结构中可大幅提高其耐用性。封装至容置槽121内的紫外测试贴2可与智能卡融为一体,成品智能卡的表面平整,透光的上透膜层11可有效保护紫外测试贴2,且不影响紫外感光油墨层22发挥作用。
[0024]上印刷基片层12包括上基片层122和设于上基片层122上表面的印刷油墨层123,印刷油墨层123在容置槽121周围设置比色区124。
[0025]比色区124采用普通油墨印制于上印刷基片12上,用户通过将紫外测试贴2与比色区124内同色系深浅不同的色块进行颜色比对能够更好地把握紫外线强度的具体数值范
围。使用时,只需将智能卡正面置于阳光下照射数秒,待紫外测试贴2的显色稳定后即可与比色区124内的色块进行颜色比对,进而确定当前环境下紫外线强度所处的数值范围。
[0026]紫外测试贴2还包括设于基材层21下方的自粘层23,引入自粘层23可将紫外测试贴2直接贴装至中间卡坯上,从而免于采用压贴方式将紫外测试贴2设置到中间卡坯上,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及降低成本。
[0027]紫外测试贴2的厚度不大于0.2mm,厚度符合该范围的紫外测试贴2较上印刷基片层12厚度更小,易于嵌设至上印刷基片层12内部。
[0028]上透膜层11为FEP薄膜材质或ETFE薄膜材质,普通塑料薄膜对紫外线都有一定的阻隔能力,FEP薄膜即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ETFE薄膜即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两种含氟材料除具备极强的化学惰性和机械性能外,紫外线透过率还可达到90%以上,是上透膜层11的理想材料。
[0029]卡基1顶部装有IC芯片3,在卡基1上,IC芯片3独立于紫外测试贴2设置,卡基1顶部设置与IC芯片3配合的芯片槽16,芯片槽16的深度大于上透膜层11和上印刷基片层12的厚度之和,中间层13内设有线圈13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包括卡基,所述卡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上透膜层、上印刷基片层、中间层、下印刷基片层和下透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基内部嵌设有紫外测试贴,所述上印刷基片层顶面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大小和形状均与所述紫外测试贴相同,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紫外测试贴的厚度,所述紫外测试贴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紫外测试贴包括基材层和设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的紫外感光油墨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印刷基片层包括上基片层和设于所述上基片层上表面的印刷油墨层,所述印刷油墨层在所述容置槽周围设置比色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紫外线强度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新卢勇唐亦文易琴吴思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邦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