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69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塑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主传动系统用于为大辗轧角穿孔主机提供动力;管坯移送装置用于将管坯移送至推料装置;推料装置用于接收管坯移送装置送来的坯料,并进行定位和进给;大辗轧角穿孔主机对坯料进行穿孔;出口区域一段主要协助大辗轧角穿孔主机完成穿孔、配合出口区域二段将顶杆退出以及将穿孔完成的毛管翻转送入下一工位;所述出口区域二段主要用于实现顶杆的定位、送进和退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的各工位之间衔接紧凑,可实现坯料的高效转运,节约了坯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耗,避免了因温度降低导致坯料难以穿透或变形过程中发生裂纹的现象。形过程中发生裂纹的现象。形过程中发生裂纹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塑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纵观当前市场,难变形的无缝管材的穿孔工艺主要是采用“穿孔+冷拔”和“挤压+冷轧”,其中前者难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后者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在无缝管材生产中,穿孔是将实心管坯制作成空心毛管,是无缝管材生产的关键一环,难变形金属由于其变形抗力大而导致穿孔难度大,穿孔质量差,穿孔缺陷多,一般情况下认为难变形金属管坯不适合在二辊穿孔轧机上穿孔。但是相关研究表明:主要是由于以下工艺质量问题: (1)管坯二次咬入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首先是难变形金属变形抗力大,变形难深透,表层变形严重,在穿孔时管坯的中心难以形成疏松,穿孔的实际过程是顶头的强制顶进;再者,顶头的压下量较小;最后,轧辊的转速较高时,摩擦因数会减小,导致管坯向前曳进力减小; (2)毛管碎裂,主要是因为二辊斜轧穿孔机穿孔变形激烈,热效应较显著,而且穿孔过程管坯的温升状况不可控,实际上管坯是在低塑性状态、过热甚至过烧双态下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系统(1)、推料装置(2)、大辗轧角穿孔主机(3)、出口区域一段(4)、出口区域二段(5)和管坯移送装置(6),所述主传动系统(1)、推料装置(2)、大辗轧角穿孔主机(3)、出口区域一段(4)和出口区域二段(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管坯移送装置(6)设置在推料装置(2)的后侧,所述主传动系统(1)用于为大辗轧角穿孔主机(3)提供动力;所述管坯移送装置(6)用于将管坯移送至推料装置(2);所述推料装置(2)用于接收管坯移送装置(6)送来的坯料,并对坯料进行定位和进给;所述大辗轧角穿孔主机(3)利用主传动系统(1)输入的动力,对坯料进行穿孔;所述出口区域一段(4)主要用于协助大辗轧角穿孔主机(3)完成穿孔、配合出口区域二段(5)将顶杆退出以及将穿孔完成的毛管翻转送入下一工位;所述出口区域二段(5)主要用于实现顶杆的定位、送进和退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坯移送装置(6)包括左梁支柱(16)和右梁支柱(28),在所述左梁支柱(16)和右梁支柱(28)上分别设置有左梁装配(7)和右梁装配(11),在所述左梁装配(7)和右梁装配(11)的前端均设置有前触点开关(15),在所述左梁装配(7)和右梁装配(11)的后端均设置有后触点开关(10),在所述左梁装配(7)和右梁装配(11)上架设有横梁(13),在所述横梁(13)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布置与前触点开关(15)和后触点开关(10)对应的前触头(23)和后触头(12),当前触头(23)与前触点开关(15)或后触头(12)与后触点开关(10)接触时,一方面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将信号传给控制系统,实现切断驱动电机(26)的动力输入和制动器(25)的制动,在所述左梁装配(7)和右梁装配(11)的上表面设置有滚轮轨道(31),在所述横梁(13)左右两侧的前后端均通过滚轮轴(33)设置有与滚轮轨道(31)相互对应的滚轮(32),所述滚轮(32)设置在滚轮轨道(31)内,在所述左梁装配(7)和右梁装配(11)的内侧均设置有齿条(20),在所述横梁(1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6)和驱动轴(22),所述驱动电机(26)用于为驱动轴(22)提供动力,在所述驱动轴(22)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21),所述齿轮(21)与齿条(20)相啮合,以实现横梁(13)的前后移动,在所述驱动电机(26)输出轴上还设置有制动器(25),在所述左梁装配(7)和右梁装配(11)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向板(30),且所述导向板(30)位于齿条(20)的下方,在所述横梁(13)后部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导向板(30)对应的导向轮(29),所述导向轮(29)沿导向板(30)的侧面进行滚动,在所述横梁(13)上还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导向孔,在所述导向孔内活动设置有导向柱(24),在所述导向柱(24)的下端通过吊耳(19)连接有夹钳装置(18),在所述横梁(13)上还设置有液压缸机构,所述液压缸机构的伸缩杆与夹钳装置(18)连接,以实现夹钳装置(18)的升降,在所述夹钳装置(18)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号夹钳卡爪(17)和二号夹钳卡爪(27),所述一号夹钳卡爪(17)和二号夹钳卡爪(27)均由一号夹钳(34)、液压缸(35)和二号夹钳(37)组成,所述液压缸(35)和安装在液压缸(35)上的液压杆(36)分别与一号夹钳(34)和二号夹钳(37)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系统(1)包括前后并排设置在左侧的两部电机(123),两部所述电机(123)的动力通过联轴器(124)分别输入至两部减速器(125),在所述减速器(125)的右侧设置有前柔性支撑装置(128)和后柔性支撑装置(129),在所述前柔性支撑装置(128)和后柔性支撑装置(129)上安装有万向接轴装置(126),可以消除因辗轧角增大引起万向接轴装置(126)工作角度增大而产生的甩动震颤,从而提高穿孔过程中主传动系统(1)的稳定性,两部所述减速
器(125)分别通过万向接轴装置(126)将动力传递至大辗轧角穿孔主机(3)的前输入轴(99)和后输入轴(100)上,实现轧制动力的输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2)包括导向支座(38)和若干底支座(54),所述底支座(54)设置在导向支座(38)的右侧,在所述导向支座(38)上设置有二号导向座(39),在所述二号导向座(39) 上设置有二号衬套(41),在所述底支座(54)上设置有导向底座(53),在所述导向底座(53)的左部设置有一号导向座(43),所述二号导向座(39)和一号导向座(43)共同构成了推坯缸(42)的支撑座,在所述二号衬套(41)和一号导向座(43)内穿插有导向杆(40),在所述推坯缸(42)的缸端法兰(44)前部设置有连接块(45)用于连接导向杆(40),在所述导向杆(40)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套(46)用于连接推头装置(47),共同构成了推进装置,在所述导向底座(5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丝杠(49),在所述升降丝杠(49)上设置有一号托槽(48)和二号托槽(50),所述多个升降丝杠(49)通过传动轴(51)串联在一起,所述传动轴(51)还连接有减速电机(59),以获得升降动力,在所述导向底座(53)上还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导向杆一(52),所述导向杆一(52)的上端与二号托槽(5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托槽(48)和二号托槽(50)的下方还分别设置有一号液压缸(55)和二号液压缸(56),所述升降丝杠(49)、一号液压缸(55)和二号液压缸(56)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一号托槽(48)和二号托槽(50)上下移动,在所述一号托槽(48)的底部设置有标尺(58),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标尺(58)对应的指针(5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无缝管材穿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辗轧角穿孔主机(3)包括一号轧制底座(61)、二号轧制底座(81)和机架装配(62),所述机架装配(62)设置在一号轧制底座(61)和二号轧制底座(81)上,在所述机架装配(62)前后对称设置有后轧辊箱(70)和前轧辊箱(74),在所述机架装配(6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侧压进装置(64)和前侧压进装置(80),用于实现轧辊大辗轧角的快速调节,所述后侧压进装置(64)由后压进电机一(89)、后丝杠螺母副一(90)、后稳定液压缸(91)、后丝杠螺母副二(92)和后压进电机二(93)构成,所述后丝杠螺母副一(90)和后丝杠螺母副二(92)的活动端分别通过球铰接的方式连接在后轧辊箱(70)的左部和右部,从而增大后轧辊箱(70)的角度调整范围,同时避免了后丝杠螺母副一(90)和后丝杠螺母副二(92)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贵楚志兵沈卫强高虹赵晓东郝润元马际青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