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93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其包括搅龙支架、搅龙轴、搅龙组件以及动力单元;搅龙轴相对于所述搅龙支架转动安装;搅龙组件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部,且两个所述螺旋部的螺旋方向相反;两组所述搅龙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搅龙轴的两侧,且每组所述搅龙组件均可在所述搅龙轴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位置;动力单元与所述搅龙轴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针对每个轮辙设置具有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螺旋部的搅龙组件,可有效利用地表的浮土将轮辙填平,且搅龙组件可针对不同型号的牵引机械的轮距调节搅龙组件的轴向位置以到达最好的平土效果。位置以到达最好的平土效果。位置以到达最好的平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农业耕播机械是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其可执行自动化播种、施肥等作业,大大提升耕播效率。由于播种、施肥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进行开种槽、开肥槽以让种子或肥料播撒至种槽、肥料槽中,使得种子得以种入土中以及肥料不易流失,为了进行开种槽、开肥槽,平土是农业耕播机械执行播种或施肥作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平土主要目的是将高低不平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平整,如此才能开出连续的种槽或肥槽以方便播种、施肥。
[0003]现有农业耕播机械一般都是由拖拉机等牵引机械牵引执行作业,而拖拉机在前进过程中会产生较深的轮辙,这些轮辙不利于播种施肥作业,因此,拖拉机牵引农业耕播机械执行作业时,农业耕播机械需要将轮辙及时处理以保证后续的开槽、播种施肥作业的质量。现有农业耕播机械中,平土机构不能有效处理拖拉机轮辙,且适应不同型号牵引机械的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处理轮辙效果好,且可适应不同型号牵引机械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其包括:
[0006]搅龙支架;
[0007]搅龙轴,其相对于所述搅龙支架转动安装;
[0008]搅龙组件,其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部,且两个所述螺旋部的螺旋方向相反;两组所述搅龙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搅龙轴的两侧,且每组所述搅龙组件均可在所述搅龙轴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位置;以及
[0009]动力单元,其与所述搅龙轴驱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搅龙轴对应于每个所述搅龙组件均设有方轴段,所述搅龙组件包括中管部,所述中管部套设在所述方轴段上,且所述中管部上安装有用于顶紧所述方轴段外壁的顶紧螺钉。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管部包括圆管部,所述圆管部的两端各固定有中心具有方孔的端板;所述端板中部的方孔与所述方轴段滑动配合。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主支架,所述搅龙支架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架的前端,且所述搅龙支架相对于所述主支架的俯仰角度可调节。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上转动安装有手柄座,所述手柄座上转动安装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具有螺杆部;
[0014]所述搅龙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螺套转节,所述螺杆部与所述螺套转节呈螺纹副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管连接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通过油管连接压力油源。
[0016]进一步地,所述搅龙支架上安装有三处转动支承结构,三处所述转动支承结构分别对所述搅龙轴的两端及中央进行支承。
[0017]进一步地,所述搅龙轴由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构成;两者分别置于中间的所述转动支承结构的两侧。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牵引支架,所述主支架通过浮动结构连接所述牵引支架。
[001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针对每个轮辙设置具有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螺旋部的搅龙组件,可有效利用地表的浮土将轮辙填平,且搅龙组件可针对不同型号的牵引机械的轮距调节搅龙组件的轴向位置以到达最好的平土效果。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第一实施例之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的结构图;
[0021]附图2为第一实施例之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的仰视图;
[0022]附图3为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23]附图4为搅龙组件的结构图;
[0024]附图5为第二实施例之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的结构图;
[0025]附图6为第二实施例之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中:1-搅龙支架;2-搅龙轴;21-方轴段;22-第一轴段;23-第二轴段;3-搅龙组件;31-螺旋部;32-中管部;321-圆管部;322-端板;33-顶紧螺钉;4-动力单元;41-液压马达;42-比例阀;5-调节机构;51-手柄座;52-调节手柄;53-螺套转节;6-牵引支架;7-主支架;8-浮动结构;81-第一连杆;82-第二连杆;83-第三连杆;84-第四连杆;85-过渡杆;86-转轴;87-拉簧;88-弹性连接器;881-弹簧筒;882-拉杆;883-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8]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其包括搅龙支架1、搅龙轴2、搅龙组件3以及动力单元4。
[0029]其中,搅龙轴2相对于所述搅龙支架1转动安装,其转动由动力单元4驱动。所述动力单元4包括液压马达41,所述液压马达41通过油管连接比例阀42,所述比例阀42通过油管连接压力油源,压力油源包括油缸与油泵。液压马达41相对于传统电机,其更耐恶劣环境,适用于耕播这种场合,可靠性高,故障率低。通过比例阀42可调节液压马达41的运转速度。
[0030]所述搅龙支架1上安装有三处转动支承结构,三处所述转动支承结构分别对所述搅龙轴2的两端及中央进行支承。上述转动支承结构具备轴承,如此不仅搅龙轴2可相对于搅龙支架1顺滑转动,而且搅龙轴2得到了有效的支承,其不会由于过长而产生弯曲。
[0031]搅龙轴2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搅龙组件3,两组搅龙组件3分别位于处于中间的转动支承结构的两侧。如附图2所示,每个搅龙组件3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部31,且两个所述螺旋部31的螺旋方向相反;两个螺旋部3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每组所述搅龙组件3均可在所述搅龙轴2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位置。
[0032]上述结构中,两组搅龙组件3分别用于处理拖拉机等牵引机械产生的两道轮辙。对于同一搅龙组件3,使用时使两个螺旋部31之间的间隔对着牵引机械的轮子,如此牵引机械的轮子压出的轮辙位于两个螺旋部31之间,由于两个螺旋部31的螺旋方向相反,当搅龙轴2转动时,两个螺旋部31分别可从左、右两侧推动土地表层的浮土并将浮土汇聚到两个螺旋部31之间将轮辙填上,双向推动浮土有效提升了单位时间输入浮土的体积,可有效将轮辙填实。此外螺旋部31推动浮土运动的同时相当于将地表刮了一遍,可起到使土地进行初步平土的作用。由于搅龙组件3可在搅龙轴2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位置,因此,当不同型号的牵引机械牵引农业耕播机械时,可预先根据牵引机械的轮距对两个搅龙组件3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得搅龙组件3的中部对准轮辙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如此可大大提升对轮辙的处理效果,使得搅龙结构适应不同型号的牵引机械。
[0033]优选地,所述搅龙轴2对应于每个所述搅龙组件3均设有方轴段21,所述搅龙组件3包括中管部32,所述中管部32套设在所述方轴段21上,且所述中管部32上安装有用于顶紧所述方轴段21外壁的顶紧螺钉33。需要调节搅龙组件3的位置时,仅需松开顶紧螺钉33并移动搅龙组件3,调节好位置后,将顶紧螺钉33拧紧使其端部顶住方轴段21,调节方便、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搅龙支架(1);搅龙轴(2),其相对于所述搅龙支架(1)转动安装;搅龙组件(3),其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部(31),且两个所述螺旋部(31)的螺旋方向相反;两组所述搅龙组件(3)对称安装在所述搅龙轴(2)的两侧,且每组所述搅龙组件(3)均可在所述搅龙轴(2)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位置;以及动力单元(4),其与所述搅龙轴(2)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轴(2)对应于每个所述搅龙组件(3)均设有方轴段(21),所述搅龙组件(3)包括中管部(32),所述中管部(32)套设在所述方轴段(21)上,且所述中管部(32)上安装有用于顶紧所述方轴段(21)外壁的顶紧螺钉(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部(32)包括圆管部(321),所述圆管部(321)的两端各固定有中心具有方孔的端板(322);所述端板(322)中部的方孔与所述方轴段(21)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播机械的泥搅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支架(7),所述搅龙支架(1)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兵张文毅李坤扈凯王云霞纪要严伟刘宏俊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