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学兵专利>正文

专耕田埂边的小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专耕田埂边的小犁,由转接架、立柱与定位机构、立柱与其相连结的犁刀、犁镜构成,是通过转接架安装在一般耕犁前犁架上、撑轮之后,针对耕犁耕不到的撑轮行道田埂边的地带和耕犁同时工作,由定位机构锁定立柱上下位置,选定其参加耕作与否,由此消除田埂边一条被耕犁松土掩盖的是一条硬土地带影响,适合配用各种类型的耕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耕田埂边的小犁本技术属于用拖拉机牵引的耕犁,具体地说是用于专耕田埂边的小犁。目前,采用拖拉机牵引的犁有许多种,其中的耕犁,是安装在犁架上,其左右有多排由犁刀和犁镜组成的犁铧,从前到后为收敛形排列,作业部分编有重叠工作段,使之在犁铧各行其道中便联合完成大面积的耕地任务。但是,支撑耕犁前进工作的、位于前端外侧的导撑轮,当耕犁沿田埂边耕地时,由于犁铧安装在撑轮内侧后部且呈收敛式排列,所以轮道地带没有被犁耕,而后部犁铧之犁镜翻甩出的松土只是掩盖在不曾耕过的带状硬土地段上,为此造成不利于播种庄稼的生长,且等于浪费了田埂边这轮宽地带的一溜儿土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在耕犁翻地的同时,将撑轮走过的田埂边行道予以翻耕的专耕田埂边的小犁。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专耕田埂边的小犁,由犁刀与犁镜构成的犁铧,立架及定位机构,转接架组成,其特征是安装在拖拉机牵引或悬挂式驱动的耕犁上,在犁刀1刃长上前、后有α=1~5°的斜倾角;前、后平面夹角η=40~50°,犁刀1与犁镜2前边夹角θ=120~160°,与犁镜2后边夹角γ=130~160°,犁镜2为弯凹顺时针扭伸的三维圆滑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耕田埂边的小犁,是安装在由拖拉机牵引的耕犁上,是由犁刀与犁镜构成的犁铧、立架及定位机构、转接架组成,其特征是小犁:a.在犁刀(1)刃长上前、后有α=1~5°的斜倾角;前、后平面夹角η=40~50°,犁刀(1)与犁镜(2)前边夹角θ =120~160°,与犁镜(2)后边夹角γ=130~160°,犁镜(2)为弯凹顺时针扭伸的三维圆滑转接型面,犁铧的后角β=25~35°,b.立柱(4)下部装有安装犁刀(1)、犁镜(2)的托座(3),立柱(4)上方口端相连接的上盖(5)装 有插放提环(6)的两双脚孔,提环(6)脚底端用螺栓(7)配以横贯穿;立柱(4)套装在焊接在支件(8)上的导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耕田埂边的小犁,是安装在由拖拉机牵引的耕犁上,是由犁刀与犁镜构成的犁铧、立架及定位机构、转接架组成,其特征是小犁:a.在犁刀(1)刃长上前、后有α=1~5°的斜倾角;前、后平面夹角η=40~50°,犁刀(1)与犁镜(2)前边夹角θ=120~160°,与犁镜(2)后边夹角γ=130~160°,犁镜(2)为弯凹顺时针扭伸的三维圆滑转接型面,犁铧的后角β=25~35°,b.立柱(4)下部装有安装犁刀(1)、犁镜(2)的托座(3),立柱(4)上方口端相连接的上盖(5)装有插放提环(6)的两双脚孔,提环(6)脚底端用螺栓(7)配以横贯穿;立柱(4)套装在焊接在支件(8)上的导套(11)腔内;由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兵
申请(专利权)人:刘学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