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臣专利>正文

悬挂式松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悬挂式松土机,它是有一个中部焊有扶手架、吊索架和牵引索,并装有上悬挂点和下悬挂点的机架,在机架的两侧装有两个地轮,在扶手架与地轮之间的机架上装有方管,方管内装有松土铲,方管后侧装有固定螺丝。机耕耙地时,调整好两松土铲之间距离和松土铲入土深度,即可一次完成松土、除辙、耙地三道工序,克服了拖拉机耙地轧地实,存有轮辙,地头地角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农田机耕作业松土、除辙。(*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消除机耕作业存有的轮辙、地头、地角漏耙的悬挂式松土机。由于目前机耙作业采用绳索拖拉式牵引,存有轮辙、轧地实、地头、地角漏耙等缺陷,解决以上问题都是采用人工松土,这样浪费人力,而且劳动强度也很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疏松轮辙、地角漏耙等缺陷的悬挂式松土机。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从悬挂松土机机架的中部,安装有一方管,松土铲通过固定螺丝安装在方管内。机架两侧装有地轮,机架中部焊有扶手架、吊索架,并装有上悬挂点、下悬挂点和牵引索。使用时,上悬挂点和下悬挂点连接在拖拉机上,牵引索连接在木耙的前端用做木耙的牵引。吊索架上的4根吊索分别连接在木耙的前端和后端,用做松土机提升时吊起木耙。调整好松土铲之间的距离和入土深度,启动后即可用松土铲消除拖拉机轮辙,木耙进行耙地。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悬挂式松土机有一个中部焊有扶手架〔3〕、吊索架〔7〕、牵引索〔5〕、并装有上悬挂点〔11〕、下悬挂点〔12.8〕的机架〔1〕,在机架〔1〕的两侧装有两个地轮〔2〕,在扶手架〔3〕与地轮〔2〕之间的机架〔1〕上装有方管〔9〕,方管〔9〕内装有松土铲〔6〕。机架〔1〕中上部焊有的扶手架〔3〕作为耙地时人站在耙上的手抓扶手。机架〔1〕的中下部焊有的两个吊索架〔7〕上,装有4根吊索〔4〕,连接在木耙上,用作松土机提升时吊起木耙。在机架〔1〕后侧有两根牵引索〔5〕,连接在木耙的前端,工作时用于木耙的牵引。在机架〔1〕的上部装有上悬挂点〔11〕,在机架〔1〕的下部,装有下悬挂点〔12.8〕,主要用于松土机的动力牵引和提升。上悬挂点〔11〕与拖拉机的中央拉杆连接,可改变松土铲〔6〕的入土角度。拉杆伸长,入土角减少,拉杆缩短,入土角增大。在机架〔1〕上的扶手架〔3〕与地轮〔2〕之间,装有方管〔9〕,方管〔9〕内装有松土铲〔6〕,在方管〔9〕的后侧,有固定螺丝〔10〕,用于调整松土铲〔6〕的入土深度。方管〔9〕在机架〔1〕上,左右移动,任意调整两松土铲〔6〕之间的距离。-->使用时,将上悬挂点〔11〕,下悬挂点〔12.8〕连接在拖拉机上,再将吊索架〔7〕上的四根吊索〔4〕,固定在木耙前、后各两根,将牵引索〔5〕固定在木耙的前端,调整两方管〔9〕,确定松土铲〔6〕之间的距离,调整固定螺丝〔10〕,确定松土铲〔6〕的入土深度,进行牵引,牵引时,牵引索〔5〕拉紧木耙,吊索〔4〕完全处于松弛状态,松土铲〔6〕工作,用于除去拖拉机轮辙,松土机后面的木耙完成耙地任务。悬挂式松土机可一次完成松土、除辙、耙地三道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松土机,其特征是有一个中部焊有扶手架[3]、吊索架[7]、牵引索[5],并装有上悬挂点[11]、下悬挂点[12、8]的机架[1],在机架[1]的两侧装有两个地轮[2],在扶手架[3]与地轮[2]之间的机架[1]上装有方管[9]、方管[9]内装有松土铲[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松土机,其特征是有一个中部焊有扶手架[3]、吊索架[7]、牵引索[5],并装有上悬挂点[11]、下悬挂点[12、8]的机架[1],在机架[1]的两侧装有两个地轮[2],在扶手架[3]与地轮[2]之间的机架[1]上装有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臣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