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67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盒,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在左右方向夹着显影剂盒地被相对配置。在显影剂盒的框体上设有一对导光管。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过导光管在框体内行进,被受光元件接收。行进在导光管内的光可改变其行进方向。若显影剂盒安装于外壳内,则由于光未被受光元件检测出,可检测出显影剂盒安装着。在显影剂盒安装于外壳内的状态下,调色剂对光的行进进行遮挡。若调色剂被消耗而接近用尽状态,则光通过调色剂收容室内而被受光元件接收,促使显影剂盒的交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容易地检测出显影剂的量和是否显影剂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般来说,在激光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色剂储存在显影剂盒中,若反复进行图像形成则调色剂被消耗,显影剂盒内的调色剂残留量减少。在特开2004-301896号公报中,提出了用于检测显影剂盒内的调色剂残留量的装置。在上述公报中,公开了可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调色剂容器。在调色容器的上侧面设有第2光引导部,在下侧面设有第1光引导部。从LED发出的光经过第1光引导部而通过调色剂容器内部,从而通过第2光引导部被光敏晶体管接收。根据对被接收的光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推测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残留量。LED和光敏晶体管配置在同一基板上。来自LED的光的行进方向被第1光引导部改变约90度,从而光从下往上通过调色剂容器内部。通过后的光的行进方向被第2光引导部改变大约90度。通过第2光引导部的光被光敏晶体管接收。当调色剂容器从图像形成装置卸下后,来自LED的光由于其行进方向不改变故不被光敏晶体管接收。另一方面,如果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调色剂容器是新的,则由于容器内的调色剂量多,故来自LED的光被调色剂遮挡,光不能到达光敏晶体管。即,在公报上记载的检测装置中,调色剂容器从图像形成装置卸下后的状态和新产品的调色剂容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是没法区别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容易地对显影剂盒内的显影剂的量和图像形成装置上是否安装有显影剂盒这两方面进行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一实施形态的图。图2是显影剂盒的剖面图。图3是显影剂盒的侧面图。图4是图1所示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显影剂盒的A-A方向剖视图。图5是在图4中应用了变形例1的图。图6是在图4中应用了变形例2的图。图7是在图4中应用了变形例1及2的图。图8是在图4中应用了变形例3的图。图9是在图8中应用了变形例1的图。图10是在图8中应用了变形例2的图。图11是在图8中应用了变形例1及2的图。图12是在图3中应用了变形例4的图。图13A是标准规格的显影剂盒的调色剂充填量的示意图,图13B是加长规格的显影剂盒的调色剂充填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在彩色激光打印机1中,如图1所示,多个处理部13沿水平方向地并列配置于盒状的外壳2内。在外壳2内,具有供给纸张3的馈纸部4、用于在纸张3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5、以及用于排出纸张3的排纸部6。在外壳2的侧壁上,设有将外壳2内打开或封闭的前盖38。前盖38可以其下端部为中心转动。可在打开前盖38的状态下相对外壳2装卸处理部13。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的纸面右侧(设置有前盖38的一侧)作为“前侧”,而将图1的纸面左侧作为“后侧”。又,将图1的纸厚度方向的跟前侧作为“左侧”,而将图1的纸厚度方向的里侧作为“右侧”。在外壳2上,如图4所示,在对应于安装于处理部13上的显影剂盒18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检测显影剂盒18内的调色剂残留量的光传感器61。光传感器6由发光元件57和受光元件58构成。作为发光元件57也可使用LED。作为受光元件58也可使用光敏晶体管。发光元件57位于显影剂盒18的左侧,受光元件58位于显影剂盒18的右侧。在显影剂盒18未安装于外壳2的状态下,从发光元件57发出的光沿着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的光路A从左侧向右侧行进,被受光元件58直接接收。(1)馈纸部如图1所示,馈纸部4具有盒7、拾取辊8、馈纸路径9、一对搬送辊10和一对套准辊11。在盒7内,堆叠有纸张3,位于其最上面的纸张3通过馈纸辊8的转动被送入馈纸路径9。送入馈纸路径9的纸张3由搬送辊10及套准辊11搬送。(2)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5具有扫描单元12、处理部13、复制部14及定影部15。(2-1)扫描单元扫描单元12在外壳2内的上部配置于多个处理部13的上方。该扫描单元12对各颜色的每一种分别具有半导体激光部、多角镜、fθ透镜、反射镜、面倾斜补正透镜。从半导体激光发出的激光束经过各光学部件照射到感光鼓16的表面。(2-2)处理部对应调色剂的颜色,设有多个处理部13。处理部13由黄色处理部13Y、品红色处理部13M、青绿色处理部13C及黑色处理部13K这四个部件构成。处理部13从前向后互相隔开间隔,依次配置。若打开前盖38,则处理部13Y、13M、13C、13K可从前侧在前后方向装卸。处理部13Y、13M、13C、13K分别具有感光鼓16、带电器17及显影剂盒18。(2-2-1)感光鼓及带电器感光鼓16具备在表面具有感光层的鼓本体、可转动地支承鼓本体的鼓轴。带电器17具有与感光鼓16不接触地隔开间隔并相向配置的电线及栅极。若在电线及栅极上外加带电偏压,则发生电晕放电,使感光鼓16的表面均一带电。(2-2-2)显影剂盒显影剂盒18可相对处理部13装卸。在显影剂盒18安装于处理部13上的状态下,显影剂盒18可相对外壳2装卸。在显影剂盒18安装于处理部13上,且处理部13安装于外壳2内的状态下,显影剂盒18被配置在感光鼓16的前方。显影剂盒18具有框体19、配置在该框体19内的显影辊20、供给辊21及层厚限制片22。框体19呈盒状。如图2所示,在框体19的内侧设有分隔壁66。框体19内的空间利用分隔壁66分隔成调色剂收容室23和显影室67。在调色剂收容室23内收容有调色剂。在显影室67内收容有显影辊20、供给辊21及层厚限制片22。在框体19的后壁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状的开口部24。在将显影剂盒18安装于处理部13上的状态下,开口部24与感光鼓16相对。如图4所示,框体19具有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相对配置的一对侧壁37L、37R。以下,将左侧的侧壁作为37L,将右侧的侧壁作为37R。分隔壁66配置在框体19的上下方向的途中,在上下方向将盒框体19内部分割。调色剂收容室23相对于分隔壁66位于上侧,显影室67相对于分隔壁66位于下侧。在分隔壁66上形成有连通口68。调色剂收容室23内的调色剂通过连通口68向显影室67输送。如图2所示,在调色剂收容室23内设有用于搅拌调色剂的搅拌装置26。搅拌装置26具有轴40和搅拌部件41。轴40在调色剂收容室23的大致中央由侧壁37L、37R支承。搅拌部件41如图4所示,在轴40的延伸方向,即左右方向被延伸设置。如图3所示,在轴40的左侧端部嵌合有搅拌装置齿轮47。来自设于外壳2的电动机的驱动力通过搅拌装置齿轮47向轴40输入,转动搅拌部件41。如图4所示,在搅拌装置26上设有擦拭器42。擦拭器42安装于搅拌部件4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擦拭器42由聚氨酯橡胶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等的弹性材料构成。随着搅拌部件41的转动,擦拭器42以轴40为中心,一边与侧壁37L、37R接触,一边以描画圆的形态移动。如图2所示,显影辊20以其周面的一部分从开口部24露出的状态配置于框体19。在显影剂盒18安装于处理部13上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显影辊20与感光鼓16抵压相接。显影辊20在金属制的显影辊轴59上被覆着导电性的橡胶材料。显影辊轴59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框体19的侧壁37L、37R。如图3所示,在显影辊轴59的左侧端部嵌合有显影辊齿轮49。来自设于外壳2的电动机的驱动力通过显影辊齿轮49向显影辊轴59输入,转动显影辊20。如图2所示,供给辊21与显影辊20抵压相接。供给辊21在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该显影剂盒(18)可在第一方向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上,具有:收容显影剂,且具有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相对的第1侧壁(37L)及第2侧壁(37R)的框体(19);配置于第1侧壁的第1 导光部(56L);和配置于第2侧壁的第2导光部(56R),第1导光部构成将光从框体外部引导到内部的第1光路,且该光路对光的行进方向进行改变,第2导光部构成将光从框体内部引导到外部的第2光路,且该光路对光的行进方向进行 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部靖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