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43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不损害电子照相特性(例如充电电势和残留电势)的,并且还具有优良的重复稳定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导电支撑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导电支撑体具有在其上的包含通式(1)代表的锆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分子中具有芳氨基的电荷传导剂的感光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即使在重复使用时充电电势和残留电势也几乎不显示出变化的,以及显示出优良的耐久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技术介绍
常规地,无机光电导物质,如硒、氧化锌、硫化镉和硅己经广泛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休。这些无机物质具有许多优点,同时具有各种缺点。例如,硒的缺点是它的生产条件是困难的,并且在热或机械冲击作用下易于结晶。氧化锌和硫化镉具有关于耐潮性和机械强度方面的问题,并其缺点在于由于加入作为感光剂的色素使得发生带静电荷和曝光劣化,因此缺乏耐久性。硅的问题在于由于使用了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导致的它的制备条件是困难的,成本是昂贵的,并且由于对湿度敏感而需要小心操作。另外,硒和硫化镉的问题在于有毒。 利用改进了这些无机感光体缺点的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有机感光体被广泛应用。有机感光体包括具有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的电荷产生剂和电荷传导剂的单层感光体,和具有功能分离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导层的多层感光体。这种被称为功能分离型的感光体的特性为可在较宽范围内选择适合于各自功能的材料。由于可容易地制备具有任选功能的感光体,因此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 如上所述,尽管为了满足如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中需要的基本性能和高的耐久性的要求,在如新材料及其组合的开发方面已经进行了各种改进,但是目前的状况是还没有获得能胜任的有机材料。 然而,尽管有机材料具有许多无机材料不具有的优点,但目前的现状是没有得到足以满足所有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中需要的特性的有机材料。即,由于重复使用导致的充电电势降低、残留电势增加、感光度变化等,引起图象质量的劣化。并不完全清楚这种劣化的原因,但是通过电晕放电在进行充电时产生的活性气体(如臭氧和NOx)、由用于曝光的光和用于除去电流的光中包含的紫外光和热所引起的电荷传导剂等的分解等被认为是一些因素。为了抑制这些劣化,己知有组合腙化合物和抗氧化剂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组合丁二烯化合物和抗氧化剂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等。然而,具有良好初始感光度的有机材料在重复使用中没有足够地改善劣化问题,在重复使用中具有较少裂化问题的有机材料在初始感光度和充电性方面有问题。因此,目前的状况是没有充分获得抑制劣化的效果。 专利文献1JP-A-1-044946专利文献2JP-A-1-11884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使用分子中具有芳氨基的电荷传导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初始状态中具有低的残留电势并可抑制残留电势的增加、防止充电电势的降低,且甚至在重复使用中也显示较小的疲劳劣化。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列电子照相感光体。 1.一种包含导电支撑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导电支撑体具有在其上的包含下列物质的感光层 下列通式(1)代表的锆化合物 其中R1为季碳、次甲基或亚甲基;Y代表通过饱和键或不饱和键链接的包含R1的环状结构,并且至少一个形成所述环状结构的碳原子可以被选自N、S、O或P中的杂原子取代;R2和R3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烷基、链烯基、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氧基、卤素原子、氢原子、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羧基、硝基、亚硝基或氰基;R4代表氢原子或烷基;1为0至12的整数;m为1至20的整数;n为0至20的整数;o为0至4的整数;p为0至4的整数;q为0至3的整数;r为1至20的整数;s为0至20的整数;前提条件是当p为2至4的整数时,2至4个R3’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以及一种或多种分子中具有芳氨基的电荷传导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分子中具有芳氨基的电荷传导剂包含下列通式(2)、(3)或(4)代表的腙化合物 其中R5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或环数为1至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7和R8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4的直链或支化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酰基、碳原子数为2至5的烷氧羰基、卤素原子、硝基、被碳原子数为1至4的烷基取代的单或二取代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酰氨基;在R5至R8均具有取代基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具有卤素原子、烷氧基、芳氧基、二烷基氨基或烷硫基作为取代基,并且仅在R5或R6为芳基的情况下,它可以具有烷基作为取代基; 其中R9和R10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或环数为1至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11代表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4的直链或支化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酰基、碳原子数为2至5的烷氧羰基、卤素原子、硝基、被碳原子数为1至4的烷基取代的单或二取代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酰氨基;R12代表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至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在R9至R12均具有取代基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具有卤素原子、烷氧基、芳氧基、二烷基氨基或烷硫基作为取代基,并且仅在R9或R10为芳基的情况下,它可以具有烷基作为取代基; 其中Z代表O、S或N(R15)的二价基团;R13和R14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或环数为1至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15代表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7至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4的直链或支化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酰基、碳原子数为2至5的烷氧羰基、卤素原子、硝基、被碳原子数为1至4的烷基取代的单或二取代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酰氨基;R15代表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至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支化的芳烷基;在R13至R16均具有取代基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具有卤素原子、烷氧基、芳氧基、二烷基氨基或烷硫基作为取代基,并且仅在R13或R14为芳基的情况下,它可以具有烷基作为取代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分子中具有芳氨基的电荷传导剂包含下列通式(5)代表的苯乙烯基化合物 其中R17和R18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导电支撑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导电支撑体具有在其上的包含下列物质的感光层: 下列通式(1)代表的锆化合物: [化学式1] *** (1) 其中R↓[1]为季碳、次甲基或亚甲基;Y代表通过饱和键或不饱和键链接的包含R↓[1]的环状结构,并且至少一个形成所述环状结构的碳原子可以被选自N、S、O或P中的杂原子取代;R↓[2]和R↓[3]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烷基、链烯基、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氧基、卤素原子、氢原子、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羧基、硝基、亚硝基或氰基;R↓[4]代表氢原子或烷基;l为0至12的整数;m为1至20的整数;n为0至20的整数;o为0至4的整数;p为0至4的整数;q为0至3的整数;r为1至20的整数;s为0至20的整数;前提条件是当p为2至4的整数时,2至4个R↓[3]’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以及一种或多种分子中具有芳氨基的电荷传导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胜美小池真琴武居厚志
申请(专利权)人: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