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38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7
一种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它包括位于内层的柔性隔热层(1),位于外层的金属火炬筒体(2),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火炬筒体(2)的内层和/外层设有能增加散热面积的凹凸结构(4),从而在柔性隔热层(1)和金属火炬筒体(2)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非光滑曲面筒体结构特征的封闭式火炬,能够很好地实现火炬筒体高度的延长固定、对火炬筒体内层隔热处理以及提高筒体外表温快速散热降温的目的,提高了火炬的应用综合工作性能。提高了火炬的应用综合工作性能。提高了火炬的应用综合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技术,尤其是一种可燃废气燃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封闭式火炬是一种可将可燃性气体完全燃烧后对空安全可靠排放的先进燃烧设备,有效解决了通常对空燃烧不充分,明火、大火焰以及具有燃烧辐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沼气、垃圾填埋气、煤层气、热解气、气化气、合成气、天然气等燃气领域以及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近年来随着环保管理要求的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对封闭式火炬提出了高燃烬效率、高排放高度、高效处理能力及提高场所安全性及适应性等工作性能要求。
[0004]传统封闭式火炬高度一般为4-15米的光滑曲面或者单面光滑的整体圆柱形筒体,内敷设一层柔性隔热层组成。这种结构的封闭式火炬存在如下不足:由于隔热层与筒体直接接触,没有空气隔离层,使得隔热效果不是很理想;此外,筒体外表面与空气间的传热效果有限,这些因素会导致火炬筒体外表面温度存在过高的危险隐患。此外,这种圆柱形筒体的结构强度较弱,不利于筒体长度的增加,限制了对火炬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的发展潜力。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封闭式火炬存在散热面积受筒体尺寸影响无法提高,且无法形成有效的隔热空间而造成散热效果差,易引起筒体温度过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它包括位于内层的柔性隔热层1,位于外层的金属火炬筒体2,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火炬筒体2的内层和/外层设有能增加散热面积的凹凸结构4,从而在柔性隔热层1和金属火炬筒体2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3。
[0008]所述的凹凸结构4为锯齿形、波浪形、三角形结构之一或其组合。
[0009]所述的金属火炬筒体2由多段焊接而成。
[0010]所述的金属火炬筒体2由圆柱体和锥台体焊接而成。
[0011]所述的凹凸结构的峰-谷距离在0.1~20mm之间,凹凸形状的重复间距在1~50mm之间,全部均匀分布在筒体内外表面或部分分布在内外表面。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非光滑曲面筒体结构特征的封闭式火炬,能够很好地实现火炬筒体高度的延长固定、对火炬筒体内层隔热处理以及提高筒体外表温快速散热降温的目的,提高了火炬的应用综合工作性能。
[0014]本技术不仅能在火炬筒体内表面与保温棉等隔热材料之间形成空气绝热层,
从而增加内部传热热阻,还能有效到增加筒体外表面的散热面积以及与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从而提高外表面的降温效果;
[0015]本技术的筒体便于采用拼接的制造方式,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及产品的适应性,又增强了筒体结构强度,为延长筒体高度提供了制造工艺可行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筒壁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一。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筒壁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二。
[0019]图4是本技术的焊接筒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5是本技术的焊接筒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中5为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5所示。
[0024]一种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它包括位于内层的柔性隔热层1,位于外层的金属火炬筒体2,如图1所示,所述的金属火炬筒体2的内层和/外层设有能增加散热面积的凹凸结构4,从而在柔性隔热层1和金属火炬筒体2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3。所述的凹凸结构的峰-谷距离在0.1~20mm之间,凹凸形状的重复间距在1~50mm之间,全部均匀分布在筒体内外表面或部分分布在内外表面。具体而言,所述的凹凸结构4可为图2、3所示的锯齿形、波浪形、三角形结构之一或其组合。本技术的金属火炬筒体2由多段焊接而成,如图4所示,由两段直径相同的圆柱形筒体2焊接而成,而图5所示的金属火炬筒体2由圆柱体和锥台体焊接而成。
[0025]详述如下:
[0026](1)本技术的封闭式火炬筒体的结构特征为筒体的内、外表面均为非光滑表面,可以是锯齿型、波浪形、三角形、或其他曲面与平面交叉型等具有表面凹凸特征的表面,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如图2、3所示。
[0027](2)上述非光滑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峰-谷距离在0.1~20mm范围,凹凸形状的重复间距在1~50mm,可以是均匀分布在筒体内外表面,也可以是部分分布在内外表面(此时,其他部分为光滑直筒结构)。
[0028](3)本技术的筒体材料可选择采用316、316L或者不锈钢304等多种材质压成其高度为80-130厘米的非光滑双曲面的圆筒,然后采用焊接的方式拼接而成特制的火炬筒体,内敷设柔性保温棉,见图4。
[0029](4)火炬筒体沿垂直高度,可以是统一直径,也可以是多层渐变变径结构,以达到调节气流状态的目的,如图5。
[0030]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它包括位于内层的柔性隔热层(1),位于外层的金属火炬筒体(2),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火炬筒体(2)的内层和/外层设有能增加散热面积的凹凸结构(4),从而在柔性隔热层(1)和金属火炬筒体(2)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非光滑表面的封闭式火炬,其特征是所述的凹凸结构(4)为锯齿形、波浪形、三角形结构之一或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刘仁刚严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碳环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