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51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凝胶贴膏包括无纺布层、贴膏基质层和保护层;其中,贴膏基质层包括双氯芬酸二乙胺、水性凝胶基质和抑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高分子抑晶剂有效改善了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的稳定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环氧化酶结合掩盖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断该酶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代谢过程,进而发挥抗炎、消肿和解热、镇痛作用。双氯芬酸属于苯乙酸类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其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0~2.5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效果好,消除快,不良反应少,目前已成为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临床常用的主要有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钾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临床剂型有肠溶片、缓释片、胶囊、栓剂、凝胶剂、乳胶剂以及贴剂。但是双氯芬酸口服具有肝脏首过效应,只有约50%的剂量能够进入体循环,且不良反应较大。而经皮给药具有局部浓度高、起效快、避免胃肠的刺激及首过效应等特点,使得双氯芬酸外用制剂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双氯芬酸二乙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双氯芬酸衍生物,其适应症与双氯芬酸的钠盐和钾盐相似,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软组织肿痛,包括腰背痛、肩周炎、滑膜炎、肌腱及腱鞘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包括挫伤、扭伤、撕裂伤、劳损;对红斑狼疮、牙痛、痛经及癌症、手术后疼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研究发现,二乙胺盐经皮给药有效率可达到90.0%,而双氯芬酸的钠盐和钾盐凝胶的有效率仅为80.0%和82.69%。并且双氯芬酸二乙胺盐经皮给药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r/>[0003]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双氯芬酸二乙胺经皮给药制剂主要有乳胶剂(商品名:扶他林)、凝胶剂(商品名:仕象),也有相关贴剂的报道。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剂和乳胶剂均系外用制剂,能避免对胃肠的刺激及首过作用,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存在使用时药物剂量不易控制,易弄脏衣服,持续时间有限等一些问题。另外,已报道的贴剂均是采用药物与压敏胶、促透剂组成,但压敏胶吸水性差,导致贴片存在皮肤顺应性差,透气、透水和透氧性能不佳,长时间贴附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等问题,而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可克服上述的缺陷。
[0004]但由于双氯芬酸二乙胺油水分配系数较低,普通的局部给药制剂皮肤渗透性差,药物起效慢,生物利用度不理想。在制剂技术上使用乳化技术将其制成O/W型乳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双氯芬酸二乙胺的脂溶性,从而提高皮肤渗透率。但是O/W乳剂乳滴不稳定,易发生破乳、分层,从而导致凝胶贴膏内药物结晶析出的问题。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稳定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稳定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贴膏包括背衬层、贴膏基质层和保护层;其中,贴膏基质层包括双氯芬酸二乙胺的O/W乳剂、水性凝胶基质和高分子抑晶剂;所述O/W乳剂包括双氯芬酸二乙胺、乳化剂、油相、水相;所述亲水凝胶基质包括高分子聚合物、透皮促渗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交联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抑菌剂、pH调节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所述高分子抑晶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凝胶贴膏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0.01~10抑晶剂0.02~1乳化剂0.02~5油相0.01~10水性凝胶剂0.5~50填充剂0.1~20保湿剂5~60促渗剂0.01~15交联剂0.01~4交联调节剂0~4pH调节剂0~3助溶剂0~2抑菌剂0~1溶剂10~70
[0009]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单硬脂酸甘油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烯脂肪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水性凝胶剂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卡波姆、明胶、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高岭土、微粉硅胶、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保湿剂包括但不限于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促渗剂包括但不限于月桂氮卓酮、薄荷油、二甲基亚酰胺;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甘羟铝、甘氨酸铝、氯化铝、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交联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助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丙二醇、乙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抑菌剂包括但不限于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苯氧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其中,所述凝胶贴膏中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纯化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
多种的混合。
[0010]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凝胶贴膏基质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0.01~10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0.02~1肉豆蔻酸异丙酯0.02~5蓖麻油0.01~10聚丙烯酸钠0.5~50高岭土0.1~20甘油5~60山梨糖醇液0.01~50薄荷脑0.01~15氢氧化铝0.01~4依地酸二钠0~4酒石酸0~3丙二醇0~2羟基苯甲酸甲酯0~1纯化水10~70
[001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凝胶贴膏基质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0.5~2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0.1~0.5肉豆蔻酸异丙酯0.1~2蓖麻油0.2~2.5聚丙烯酸钠5~25高岭土0.5~8甘油10~50山梨糖醇液5~20薄荷脑0.2~5氢氧化铝0.1~1依地酸二钠0~0.5酒石酸0~1丙二醇0~0.5羟基苯甲酸甲酯0~0.3纯化水30~40
[001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凝胶贴膏基质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1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0.2
肉豆蔻酸异丙酯2蓖麻油1聚丙烯酸钠8高岭土1.5甘油30山梨糖醇液15薄荷脑0.3氢氧化铝0.15依地酸二钠0.1酒石酸0.5丙二醇0.3羟基苯甲酸甲酯0.09纯化水38.06
[001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凝胶贴膏基质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2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0.5肉豆蔻酸异丙酯3蓖麻油2聚丙烯酸钠10高岭土2甘油30山梨糖醇液15薄荷脑0.5氢氧化铝0.2依地酸二钠0.12酒石酸0.6丙二醇0.3羟基苯甲酸甲酯0.1纯化水30.18
[001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例中,所述凝胶贴膏基质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3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1肉豆蔻酸异丙酯3蓖麻油3聚丙烯酸钠15高岭土4甘油32
山梨糖醇液15薄荷脑0.5氢氧化铝0.25依地酸二钠0.15酒石酸0.7丙二醇0.35羟基苯甲酸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贴膏包括背衬层、贴膏基质层和保护层;其中,贴膏基质层包括双氯芬酸二乙胺的O/W乳剂、水性凝胶基质和高分子抑晶剂;所述O/W乳剂包括双氯芬酸二乙胺、乳化剂、油相、水相;所述水性凝胶基质包括高分子聚合物、透皮促渗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交联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抑菌剂、pH调节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所述高分子抑晶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贴膏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0.01~10抑晶剂0.02~1乳化剂0.02~5油相0.01~10水性凝胶剂0.5~50填充剂0.1~20保湿剂5~60促渗剂0.01~15交联剂0.01~4交联调节剂0~4pH调节剂0~3助溶剂0~2抑菌剂0~1溶剂10~70。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单硬脂酸甘油酯、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烯脂肪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水性凝胶剂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卡波姆、明胶、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高岭土、微粉硅胶、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保湿剂包括但不限于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促渗剂包括但不限于月桂氮卓酮、薄荷油、二甲基亚酰胺;所述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甘羟铝、甘氨酸铝、氯化铝、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交联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助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丙二醇、乙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抑菌剂包括但不限于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苯氧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纯化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贴膏基质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双氯芬酸二乙胺0.01~10
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卡波姆0.02~1肉豆蔻酸异丙酯0.02~5蓖麻油0.01~10聚丙烯酸钠0.5~50高岭土0.1~20甘油5~60山梨糖醇液0.01~50薄荷脑0.01~15氢氧化铝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晶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