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20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在成型模内部设置脱模机构且不影响成型模运转,结构合理且改造成本低,提高了成品饺子质量;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的饺子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箱体、成型模和脱模机构,成型模的转模圆周面两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容馅腔,每个成型模内部均安装有两个脱模机构且两个脱模机构分别位于转模内部连接圆板两侧,脱模机构包括轴套、脱模环和拨块,空心轴套固定在成型箱体的对应侧板上,脱模环通过间隙配合活动套装在轴套上,相应转轴位于轴套内部,且轴套的轴线位于转轴远离转模切点的一侧下方,脱模环的外缘均匀设置有多个拨块且至少有一个拨块卡装在对应转模的容馅腔中。对应转模的容馅腔中。对应转模的容馅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


[0001]本技术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属于食品加工机械的
,具体涉及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饺子机有两种包合形式,传统灌肠式和包合式饺子机。传统灌肠式饺子机将面团通过面绞龙和面套挤压成封闭面管,供馅系统通过绞龙叶片双级变量泵将馅经过馅管注入面管中,形成带馅的面管,再经过成型模和副辊相对滚切即制成饺子。目前的灌肠式饺子合面含水量较小都在37-38%,包出来口感较差,而且是单面肚没有仿手工褶。这样的生产缺陷主要原因在于灌肠式饺子机的饺子成型装置的空间受限,无法设计合理的脱模机构,因此脱模仅靠饺子自身重力或是刮板实现,而刮板强制脱模会对饺子造成变形乃至破损,因此需要饺子皮含水量较低,使其不易粘接在成型模辊上,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在成型模内部设置脱模机构且不影响成型模运转,结构合理且改造成本低,提高了成品饺子质量。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灌肠式仿手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灌肠式仿手工饺子机,包括机架(1)、带馅面管成型装置(2)、饺子成型装置(3)、成品饺子输送带(4)和电器控制系统(5),机架(1)上面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带馅面管成型装置(2),带馅面管成型装置(2)上设有供馅装置(6)和供面装置(7),机架(1)上面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饺子成型装置(3),带馅面管成型装置(2)的出口对应饺子成型装置(3)的入口上方,饺子成型装置(3)的出口下方的机架(1)上面安装有成品饺子输送带(4),机架(1)的下面固定安装有电器控制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饺子成型装置(3)包括成型箱体(8)、成型模(9)和脱模机构(10),成型箱体(8)为上下敞口的长方体空心箱体,成型箱体(8)通过支座(11)悬空固定在机架(1)上方,两个成型模(9)并列安装在成型箱体(8)内部,成型模(9)包括转轴(12)、转模(13)和连接圆板(14),转模(13)为两端面敞口的圆筒状结构,连接圆板(14)固定设置在转模(13)的内腔中心并与其一体成型,连接圆板(14)的中心固定有转轴(12),转轴(12)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成型箱体(8)的相对侧板上,且转轴(12)端部伸出成型箱体(8)外与电器控制系统(5)的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转模(13)的圆周面两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容馅腔(15),两个成型模(9)的两个转模(13)圆周面相切且转动至切点的容馅腔(15)两两对应,每个成型模(9)内部均安装有两个脱模机构(10)且两个脱模机构(10)分别位于其连接圆板(14)的两侧,所述脱模机构(10)包括轴套(16)、脱模环(17)和拨块(18),空心的轴套(16)一侧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成型箱体(8)的对应侧板上,脱模环(17)通过间隙配合活动套装在轴套(16)上,且轴套(16)的外壁上设有限制脱模环(17)的台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金美乐商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