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铰链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46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式铰链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其中一种主动式铰链,包括第一铰链臂以及与所述第一铰链臂匹配连接的铰链底座,还包括:调节螺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铰链底座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铰链臂相接触;转动臂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和所述铰链底座;第二铰链臂,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铰链臂端部的预定位置;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臂的第一预定位置处,且所述扭簧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臂;锁止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扭簧远离所述第二铰链臂的一侧,且连接所述扭簧的活动端。述扭簧的活动端。述扭簧的活动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铰链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主动式铰链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但交通事故也居高不下。交通事故中,行人与汽车前端直接发生碰撞也占据很大比例,事故发生时,行人头部会再次与发动机罩后部铰链区域产生碰撞,造成二次伤害,由于传统铰链存在硬点,当行人头部与铰链位置区域发生碰撞时容易导致行人头部重伤甚至致命。尤其是对于重型车辆而言,因为发动机等零部件相对较重,一旦发生二次碰撞,其伤害相对较大。过去几年各个国家的新车评价体系都加入了行人保护性能,因此,车辆的行人保护性能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星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主动式铰链及汽车,通过对传统铰链结构的优化,能够实现行人与车辆碰撞时抬高发动机罩后部,提供缓冲空间,可有效降低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主动式铰链,包括第一铰链臂以及与所述第一铰链臂匹配连接的铰链底座,其中,还包括:
[0006]调节螺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铰链底座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铰链臂相接触;
[0007]转动臂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和所述铰链底座;
[0008]第二铰链臂,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铰链臂端部的预定位置;
[0009]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臂的第一预定位置处,且所述扭簧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臂;
[0010]锁止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扭簧远离所述第二铰链臂的一侧,且连接所述扭簧的活动端。
[0011]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所述转动臂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和所述铰链底座,所述第二转动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和所述铰链底座。
[0012]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于所述第一铰链臂背对所述铰链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铰链臂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
[0013]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于所述第一铰链臂上设置有一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容纳有一限定所述第二铰链臂活动轨迹的限位柱。
[0014]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所述限位滑槽呈圆弧型。
[001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还包括用以容纳所述扭簧的第二凸起,所述锁止块通过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于所述扭簧的活动端。
[0016]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于所述第二铰链臂的第二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和/或于所述第二铰链臂的第三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三通孔。
[001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和/或所述第三通孔固定连接发动机罩。
[001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中,所述锁止块包括第一锁止段、第二锁止段、第三锁钩,所述第一锁止段与所述第二锁止段垂直设置,于所述锁止块工作于锁紧状态下,所述第三锁钩抵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于所述锁止块工作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三锁钩脱离所述第一铰链臂。
[0019]另一方面,本技术再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其中,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式铰链。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21]发动机罩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第二铰链臂与部分第一铰链臂重叠,锁止块卡接(抵连接)在第一铰链臂,通过扭簧实现相对固定作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车身前侧的传感器采集到撞击信号后,点爆器的伸缩杆对所述锁紧块做施压处理,以使得所述锁止块处于解锁状态,铰链底座与车身保持不动,所述第二铰链臂以第一凸起作为支点发生旋转位移,此时第二铰链臂上有汽车点爆器施加的冲击力,当第二铰链臂位移至最大位置处,第二铰链臂带动第一铰链臂向上转动,且第二铰链臂同时驱动发动机罩跟随惯性向上运动,由于重力作用,当第一铰链臂、第二铰链臂、发动机罩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下回落,当第二铰链臂与锁止块回落抵触到点爆器伸缩杆时,点爆器伸缩杆、所述锁止块提供一个向上稳定的支撑力,保证发动机罩后端抬起,可以防止行人头部与发动机罩发生碰撞时接触到铰链硬点区域,降低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主动式铰链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主动式铰链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主动式铰链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2所示一种主动式铰链,包括第一铰链臂5以及与所述第一铰链臂5匹配连接的铰链底座1,所述铰链底座1固定连接汽车本体(汽车车身)其中,还包括:
[0027]调节螺栓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铰链底座1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铰链臂5相接触;当所述第一铰链臂5工作于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一铰链臂5 接触所述调节螺栓2,以使得所述调节螺栓2可为所述第一铰链臂5提供一支撑力,保证所述第一铰链臂5的稳定工作。
[0028]转动臂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5和所述铰链底座。所述转动臂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4,所述第一转动臂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5和所述铰链底座1,
所述第二转动臂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 5和所述铰链底座1。
[0029]第二铰链臂6,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铰链臂5端部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二铰链臂6与汽车的发动机罩固定连接。
[0030]扭簧14,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臂6的第一预定位置处,且所述扭簧14 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臂6;
[0031]锁止块7,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扭簧14远离所述第二铰链臂6的一侧,且连接所述扭簧14的活动端。
[0032]其中,所述铰链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臂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一铰链臂5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臂第二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转动臂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一转动臂3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臂第一连接件13和第一转动臂第二连接件12连接于所述铰链底座1和所述第一铰链臂5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臂4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臂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转动臂第二连接件11连接于所述铰链底座1和所述第一铰链臂5之间。于所述第一铰链臂5被抬升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动臂3和所述第二转动臂 4限定所述第一铰链臂5的运动轨迹,并同时为所述第一铰链臂5提供支撑力。
[0033]上述的主动式铰链的工作原理是:
[0034]发动机罩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铰链,包括第一铰链臂以及与所述第一铰链臂匹配连接的铰链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铰链底座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铰链臂相接触;转动臂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和所述铰链底座;第二铰链臂,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铰链臂端部的预定位置;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臂的第一预定位置处,且所述扭簧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臂;锁止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扭簧远离所述第二铰链臂的一侧,且连接所述扭簧的活动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和所述铰链底座,所述第二转动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和所述铰链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铰链臂背对所述铰链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铰链臂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铰链臂上设置有一限位滑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伟应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