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能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97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能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横杆、防撞支架、后防撞梁横杆、防撞梁基座、防撞梁转接板和若干弹簧,所述前防撞梁横杆和后防撞梁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防撞支架的前、后端,所述后防撞梁横杆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前端,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后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防撞梁转接板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前端,另一端用于连接车架。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吸收撞击能量,吸能易损件替换成本低,并且防撞梁在不需要强度很高的条件下具有防止被踩坏的功能。踩坏的功能。踩坏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能防撞梁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部件结构,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车的防撞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撞梁是指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的损害,以发挥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0003]传统的无人驾驶车辆防撞梁,只在刚性主梁上安装有安全触边,防撞梁主梁与车架刚性连接,当车辆碰上障碍物时,触发安全开关,车辆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冲击力对车身仍然有很大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现有无人车防撞梁起不到很好保护作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能防撞梁,其具有吸能结构和防踩踏功能。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能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横杆、防撞支架、后防撞梁横杆、防撞梁基座、防撞梁转接板和若干弹簧,所述前防撞梁横杆和后防撞梁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防撞支架的前、后端,所述后防撞梁横杆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前端,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后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防撞梁转接板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前端,另一端用于连接车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前防撞梁横杆的前端安装有安全触边(是一种橡胶带状的压敏开关)。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撞梁横杆与所述防撞梁基座之间设有若干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橡胶或泡沫或塑料制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支架采用铝合金制作,在受到撞击的时候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部分能量。<br/>[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吸收撞击能量,吸能易损件替换成本低,并且防撞梁在不需要强度很高的条件下具有防止被踩坏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能防撞梁,包括安全触边1、前防撞梁横杆2、若干根防撞支架3、后防撞梁横杆4、防撞梁基座6、防撞梁转接板8和若干弹簧9,安全触边1安装于前防撞梁横杆2的前端,所述防撞支架3呈间隔布置,所述前防撞梁横杆2和后防撞梁
横杆4分别连接于所述防撞支架3的前、后端,所述后防撞梁横杆4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6的前端,所述后防撞梁横杆4与所述防撞梁基座6之间设有若干缓冲垫5,缓冲垫/块的变形能够吸收撞击能量,所述缓冲垫5采用橡胶或泡沫或塑料制成;所述防撞梁基座6的后端通过销轴7铰接于所述防撞梁转接板8上,防撞梁转接板8上设有若干用于连接车架的螺孔,所述弹簧9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6的前端,另一端用于连接车架,当有人用脚踩防撞梁时,整个防撞梁会绕销轴转动,避免被人为踩坏。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支架采用铝合金制作,在受到撞击的时候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部分能量。
[0014]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技术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能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横杆、防撞支架、后防撞梁横杆、防撞梁基座、防撞梁转接板和若干弹簧,所述前防撞梁横杆和后防撞梁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防撞支架的前、后端,所述后防撞梁横杆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前端,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后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防撞梁转接板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撞梁基座的前端,另一端用于连接车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防踩踏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贺智威
申请(专利权)人: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