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118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氧化装置、生物净化装置、吸附装置、离心风机和排气筒,预氧化装置与臭气源连接,生物净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滴滤区和生物过滤区,预氧化装置与生物滴滤区连接,生物过滤区与吸附装置连接,离心风机还与生物过滤区连接;还包括分别与生物滴滤区和生物过滤区连接的滴滤循环系统和过滤喷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使得甲醇制烯烃工艺过程中,恶臭异味VOC废气处理效果更加显著,稳定达标,操作危险性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本装置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化领域烯烃的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甲醇制烯烃工艺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等烯烃,之后通过聚合生产聚乙烯和聚丙烯等产品。生产过程中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工艺气体以去除所含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有机酸性物质等杂质,所产生的废碱液经除油后送往废碱液池内存储,之后逐步送往后续工艺处理。在废碱液池会挥发出恶臭异味VOC废气,造成环境污染,必须对该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0003]对于该废碱液的净化处理,CN201410290881公开了一种甲醇制烯烃废碱液的预处理方法;CN201410290789公开了一种甲醇制烯烃废碱液的催化氧化方法;CN201711107166公开了一种MTO装置废碱液的预处理方法;CN200910157313公开了一种MTO工艺废水处理及回用方法;CN201620349017公开了一种甲醇制烯烃废碱液的处理装置; CN201410290267公开了一种甲醇制烯烃废碱液的处理方法;CN201610257150公开了一种甲醇制烯烃废碱液的处理装置及方法;CN201410291265公开了一种甲醇制烯烃废碱液的氧化方法;CN201610141278公开了一种烯烃分离装置碱洗系统中产生的废碱液的处理方法。这些专利技术对于甲醇制烯烃废碱液的处理均有介绍,包括化学药剂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焚烧法等。
[0004]李玉林等介绍了焚烧法处理废碱液(《浅析焚烧技术在煤制烯烃废碱液处理中的应用》,《神华科技》2017年08期),吴大刚等介绍了用焚烧法和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废碱液(《煤化工过程气化废渣和废碱液的产生及处理技术探讨》,《煤化工》2016年第6期),刘海峰、刘泰安对甲醇制烯烃的废碱液处理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介绍(《甲醇制烯烃废碱液处理方法比较研究》,《化工管理》2013年16期;《基于甲醇制烯烃废碱液处理方法比较研究》,《化工管理》2017年02期)。但是,对于废碱液池所挥发的恶臭异味VOC废气的净化处理,均没有相关的现有技术,因此,有必要针对该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以往甲醇制烯烃工艺过程中,恶臭异味VOC废气处理效果不显著、不稳定、操作危险性高、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的技术问题,本装置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
[0006]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氧化装置、生物净化装置、吸附装置、离心风机和排气筒,所述预氧化装置与臭气源连接,所述生物净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滴滤区和生物过滤区,所述预氧化装置与所述生物滴滤区连接,所述生物过滤区与所述吸附装置连接,所述离心风机还与所述生物过滤区连接,所述预氧化装置与臭气源连接;
[0007]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生物滴滤区和生物过滤区连接的滴滤循环系统和过滤喷淋系统,所述滴滤循环系统、所述过滤喷淋系统、所述吸附装置分别与补水管连接,所述预氧化装置、所述滴滤循环系统、所述过滤喷淋系统、所述生物过滤区、所述吸附装置、所述离心风机和排气烟囱分别与排污管连接,所述滴滤循环系统、所述过滤喷淋系统和生物过滤器分别与蒸汽管连接。
[0008]所述预氧化装置为干式氧化装置。
[0009]所述预氧化装置为湿式氧化装置。
[0010]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为封闭式箱体,内部被隔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所述生物滴滤区,后部分为所述生物过滤区,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生物滴滤区和所述生物过滤区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生物滴滤区和所述生物过滤区分别装有生物滴滤填料和生物过滤填料。
[0011]所述吸附装置为活性炭、分子筛、焦炭、半焦中的任意一种。
[0012]所述滴滤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生物滴滤区内部上方的滴滤喷淋头、与所述滴滤喷淋头连接的滴滤泵、与所述滴滤泵连接的滴滤水箱,所述滴滤水箱还与所述生物滴滤区连接,形成循环过程,所述滴滤水箱上设置有液位计一和PH计,所述滴滤水箱与补水管、排污管和蒸汽管连接。
[0013]所述过滤喷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生物过滤区内部上方的过滤喷淋头、与所述过滤喷淋头连接的喷淋泵、与所述喷淋泵连接的喷淋水箱,所述喷淋水箱上设置有液位计二,所述喷淋水箱与补水管、排污管和蒸汽管连接。
[0014]所述吸附装置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通入废碱池内冷凝。
[0015]所述臭气源与所述预氧化装置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补风口。
[0016]所述排气烟囱上设置有取样口。
[0017]本技术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0018](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对甲醇制烯烃废碱液池臭气进行处理,采用预氧化处理,使得难溶难降解的污染物改性,最后采用吸附装置把甲醇制烯烃废碱液池中的废气进行去除;
[0019](2)设置有滴滤循环系统和过滤喷淋系统,有助于生物滴滤区和生物过滤区的持续运行,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0](3)本装置整体组装简便,投资和运行的成本大大降低,设置有液位计和PH计进行把关,同时还减少了危险系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为:1、预氧化装置;2、生物净化装置; 3、吸附装置;4、排气烟囱;5、离心风机;6、喷淋泵;7、滴滤泵;8、滴滤水箱;9、喷淋水箱;10、生物滴滤区;11、生物过滤区;12、滴滤喷淋头;13、过滤喷淋头;14、取样口;15、液位计一;16、PH计;17、液位计二;A-臭气源;B-补风口;C-补水管;D-排污管;E-蒸汽管;F-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4]参见图1,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氧化装置1、生物净化装置2、吸附装置3、离心风机5和排气筒,预氧化装置1与臭气源A连接,生物净化装置2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滴滤区10和生物过滤区11,预氧化装置1与生物滴滤区10连接,生物过滤区11与吸附装置3连接,离心风机5还与生物过滤区11连接,预氧化装置1与臭气源A连接;
[0025]还包括分别与生物滴滤区10和生物过滤区11连接的滴滤循环系统和过滤喷淋系统,滴滤循环系统、过滤喷淋系统、吸附装置3分别与补水管C连接,预氧化装置1、滴滤循环系统、过滤喷淋系统、生物过滤区11、吸附装置3、离心风机5和排气烟囱4分别与排污管D连接,滴滤循环系统、过滤喷淋系统和生物过滤器分别与蒸汽管E连接。
[0026]预氧化装置1为干式氧化装置,例如为紫外光解装置、紫外催化装置、低温等离子装置、臭氧预氧化装置1中的任意一种。
[0027]预氧化装置1为湿式氧化装置,例如为使用氧化性吸收液的喷淋塔。
[0028]生物净化装置2为封闭式箱体,内部被隔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氧化装置、生物净化装置、吸附装置、离心风机和排气筒,所述预氧化装置与臭气源连接,所述生物净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滴滤区和生物过滤区,所述预氧化装置与所述生物滴滤区连接,所述生物过滤区与所述吸附装置连接,所述离心风机还与所述生物过滤区连接;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生物滴滤区和生物过滤区连接的滴滤循环系统和过滤喷淋系统,所述滴滤循环系统、所述过滤喷淋系统、所述吸附装置分别与补水管连接,所述预氧化装置、所述滴滤循环系统、所述过滤喷淋系统、所述生物过滤区、所述吸附装置、所述离心风机和排气烟囱分别与排污管连接,所述滴滤循环系统、所述过滤喷淋系统和生物过滤器分别与蒸汽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装置为干式氧化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装置为湿式氧化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甲醇制备烯烃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为封闭式箱体,内部被隔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所述生物滴滤区,后部分为所述生物过滤区,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生物滴滤区和所述生物过滤区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生物滴滤区和所述生物过滤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杜鑫鹏张明祥徐兴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海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