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和回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75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和回收方法,属于油气回收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气收集系统A、初冷冷凝油气回收系统C、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催化氧化处理系统E、余热利用系统F、尾气排放系统H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余热利用系统F回收大部分热能,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与液氮储存气化系统B连接,充分利用液氮气化获得氮气时产生的冷能。将VOCs油气通过了两段低温回收,化废为宝,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回收后的VOCs油气满足后续催化氧化对进气浓度的要求,降低了风险,余热利用系统充分回收了催化氧化尾气的热能制取冷源或热源用于本系统的供冷或供热需求,最后排出的尾气可以满足120mg/m3以下的严格的VOCs排放标准。放标准。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和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回收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和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控制VOCs排放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采用物理方法将VOCs从气相转移到液相或固相从而消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等;第二类是破坏法,包括热氧化(TO)、蓄热式热氧化(RTO)、催化燃烧(CO)、蓄热催化氧化(RCO)等高温氧化技术和常温常压下的生物催化氧化技术,以及光氧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技术等。
[0003]油品码头仓储行业、有机化工行业的罐区和装卸码头、装车台,会产生超高浓度VOCs油气,由于气量较小浓度很高,通常采用多段串联的组合工艺对其回收和处理,包括各种物理法组合的工艺,如专利CN101462687A公开了一种移动吸收冷凝与吸附变频油气回收法;专利CN102527073A公开了一种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专利CN104096452A提供了一种冷却油预吸收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专利N100553740C公开一种有机废气回收方法,有机废气先由过滤器和冷却器进行预处理,再由吸附罐进行吸附;专利CN111111410A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工业废气VOC处理系统及工艺,包括冷却系统、化学转化吸附系统、物理吸附系统等;CN111036040A公开了一种集冷凝

吸附的VOCs循环回收系统及回收工艺;更进一步的,CN105032112A提出了一种吸收

吸附

凝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油气吸收、吸附、解吸、冷凝四个环节。上述专利技术集成了多种物理方法用于油气回收处理。
[0004]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要求非甲烷总烃在120mg/m3以下甚至更低,单纯的物理方法的组合难以满足这样严格的要求,或者不经济。为此提出了物理法和热氧化法的组合处理工艺,CN206008466U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初步冷凝罐,深度冷凝罐,催化反应器等;CN107469555A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及油气回收方法,包括:吸附装置、液氮冷凝装置、以及催化氧化炉等。这种冷凝方法与热氧化法的组合技术,可以满足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但常规需要配备机械压缩式制冷机组,耗电量较大,或配置独立的液氮罐,液氮消耗较大。催化氧化后达标的尾气直接排放,较高温度的尾气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0005]为了储罐氮封、管线吹扫、惰化,仓储企业大量使用氮气。在液氮来源方便的地区仓储企业往往备用液氮罐,通过气化器将液氮气化为氮气加以利用,如CN204454590U公开的一种应急供氮辅助系统,此时液氮的冷量通过气化器白白散失到大气中,高品位的冷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氮气使用后不加以回收造成氮气资源的浪费。
[0006]仓储行业的储罐除了常温罐,还会有加热罐和冷藏罐,此时需要热源和冷源以加热和冷却罐内物料,常规的做法是配备锅炉房和压缩式制冷机组,此时燃气消耗和电能消耗都较大。仓储企业的能源利用区域也有冷热空调的需求,通常通过单独的空调系统加以满足,造价较高、运行费用较高。
[0007]因此,需要达到VOCs油气的标准排放的同时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过程简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和回收方法,可以将VOCs优先通过两级冷凝回收,化废为宝,充分回收了催化氧化尾气的热能制取冷源或热源用于本系统的供冷或供热需求,节约了能源,过程简单安全,符合VOCs排放标准。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由废气收集系统A、初冷冷凝油气回收系统C、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催化氧化处理系统E、余热利用系统F、尾气排放系统H通过管线依次连接而成;
[0011]所述初冷冷凝回收系统C与凝液储存外送系统G相连;
[0012]所述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分别与液氮储存气化系统B和凝液储存外送系统G相连;
[0013]所述余热利用系统F分别与初冷冷凝油气回收系统C、废气收集系统A和能源利用区域19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废气收集系统A包括油品储罐(4);油罐车(5);油品船舶(6);阻火器(7)和船岸安全装置(20)以及相应的排气收集管路。
[0015]优选地,所述液氮储存气化系统B包括液氮罐(1);气化器(2);氮气缓冲罐(3);液氮调节阀门(17、18)
[0016]优选地,所述余热利用系统F包括吸收式制冷装置和热传递装置。
[0017]优选地,所述尾气排放系统H包括风机(13);排气筒(14)。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VOCs油气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通过废气收集系统A收集VOCs油气;
[0020]2)将所述步骤1)收集的VOCs油气送入初冷冷凝油气回收系统C进行初冷冷凝回收得到第一回收液和第一次回收余气;
[0021]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第一次回收余气送入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进行深冷冷凝回收得到第二回收液和第二次回收余气;
[0022]4)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第一回收液和步骤3)得到的第二回收液储存至凝液储存外送系统G;
[0023]5)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第二次回收余气送入催化氧化处理系统E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得到第一尾气;
[0024]6)将所述步骤5)得到的第一尾气送入余热利用系统F回收热源和制备冷源后得到第二尾气;
[0025]7)将所述步骤6)得到的第二尾气送入尾气排放系统H进行排放。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初冷冷凝回收的冷凝温度为

30~7℃,所述初冷冷凝所需冷源由余热利用系统F提供。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液氮深冷冷凝回收的冷凝温度为

30~

140℃,所述深冷冷凝所需的冷能由液氮储存气化系统B提供。
[0028]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第二次回收余气浓度小于25%LEL。
[0029]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催化氧化处理的温度为250~600℃。
[0030]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耦合了油气冷凝、催化氧化、催化氧化余热利用、液氮气化
冷能利用技术,将废气收集系统A、初冷冷凝油气回收系统C、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催化氧化处理系统E、余热利用系统F、尾气排放系统H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余热利用系统F回收大部分热能继续利用,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与液氮储存气化系统B连接,充分利用液氮气化获得氮气时产生的冷能。将VOCs油气通过两段低温回收,既利用了余热利用系统的回收能源又充分利用了液氮气化的冷能进行VOCs油气的深度冷凝回收,化废为宝,节约了能源。回收后的VOCs油气满足后续催化氧化对进气浓度的要求,降低了风险,满足碳减排的要求,余热利用系统充分回收了催化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废气收集系统A、初冷冷凝油气回收系统C、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催化氧化处理系统E、余热利用系统F、尾气排放系统H通过管线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初冷冷凝回收系统C与凝液储存外送系统G相连;所述液氮深冷油气回收系统D分别与液氮储存气化系统B和凝液储存外送系统G相连;所述余热利用系统F分别与初冷冷凝油气回收系统C、废气收集系统A和能源利用区域19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收集系统A包括油品储罐(4);油罐车(5);油品船舶(6);阻火器(7)和船岸安全装置(20)以及相应的排气收集管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储存气化系统B包括液氮罐(1);气化器(2);氮气缓冲罐(3);液氮调节阀门(17、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F包括吸收式制冷装置和热传递装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系统H包括风机(13);排气筒(14)。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VOCs油气回收处理系统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废气收集系统A收集VOCs油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仪姜同先张明祥田亚琪黄涛柳江振宿兵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海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