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39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筒体的顶端设有二次蒸汽进入口,并通过二次蒸汽进入口将二次蒸汽引入筒体内,筒体内部设有呈垂向的中心筒,中心筒顶端与二次蒸汽进入口底端相接通,将二次蒸汽进入口进入的二次蒸汽引入筒体内下部,筒体内部设置与二次蒸汽进入口相接通的中心筒,实现通过中心筒对二次蒸汽进入口所进入的二次蒸汽承接,并输出至筒体内下部,在筒体内下部随着蒸汽的输入形成一个循环反冲,筒体内反冲的二次蒸汽上移时,通过与筒体顶端相接通的二次蒸汽输出口输出,达到二次蒸汽中的气液分离的目的,提高对二次蒸汽处理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对二次蒸汽的回收利用,避免二次蒸汽的排放对环境污染。境污染。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


[0001]本技术属于蒸汽分离器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二次蒸汽是指水的一种相变过程,对于一定压力(或温度)的饱和水,压力降低后部分饱和水汽化生成二次蒸汽,在工业生产时,一些凝结水管道泄漏或者凝结水直接外排,就会产生常压的二次蒸汽。由于压差相对较高,二次蒸汽的产生比例也较高,这就是我们经常在现场看到的大量"白烟"现象,既浪费能源,又影响环境,因此需要对二次蒸汽分离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0003]传统对水相变的蒸汽分离器都是通过蒸汽筒对一次蒸汽收集,并通过蒸汽筒内壁所设置交错倾斜的挡板对蒸汽遮挡,增加蒸汽在蒸汽筒内的时长,从而达到对蒸汽二次分离的效果,但是传统蒸汽分离器在对蒸汽分离时,由于挡板交错设置,对进入蒸汽筒内部的蒸汽反复阻挡,卸除了蒸汽的汽顶压力,导致在对蒸汽分离后,所产生的二次蒸汽动力不足,对二次蒸汽的输出带来较大的难度,不利于后期利用蒸汽加工的操作,无法达到对二次蒸汽回收利用的效果;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中心筒对蒸汽实现二次分离处理的二次蒸汽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包括筒体;
[0008]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二次蒸汽进入口,并通过二次蒸汽进入口将二次蒸汽引入筒体内,筒体内部设有呈垂向的中心筒,中心筒顶端与二次蒸汽进入口底端相接通,中心筒的底端设于筒体的下部,对二次蒸汽进入口进入的二次蒸汽引入筒体内下部;
[0009]所述筒体的左侧壁上设有二次蒸汽输出口,二次蒸汽输出口的右端与中心筒顶端相接通,用于对中心筒内进入的二次蒸汽分离冷凝液后的蒸汽排出利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中部设有对中心筒限定在筒体内的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与筒体内壁紧密贴合固定对中心筒外壁支撑。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支撑板下方与筒体内部配合中心筒形成对蒸汽承接的反应空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侧壁上设有对筒体内观察的第一带颈视镜,且第一带颈视镜设于环形支撑板上方的筒体外壁上,用于在不破坏筒体整体密封性的同时,对环形支撑板上方蒸汽被引入后分离状态查看。
[0013]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侧壁上设有对筒体内观察的第二带颈视镜,且第二带颈视镜设于环形支撑板下方的筒体外壁上,用于在不破坏筒体整体密封性的同时,对环形支撑板下方蒸汽分离冷凝液状态查看。
[0014]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底端为椭圆封头,且筒体底端通过A式支腿支座支撑保持稳定。
[0015]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底端中心设有带有电磁阀的冷凝液排出口,并通过冷凝液排出口对筒体内二次蒸汽冷凝的液体排出。
[0016]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与筒体内部相接通的检修手孔,且检修手孔上设有密封盖板。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8]该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在筒体内部设置与二次蒸汽进入口相接通的中心筒,实现通过中心筒对二次蒸汽进入口所进入的二次蒸汽承接,并输出至筒体内下部,在筒体内下部随着蒸汽的输入形成一个循环反冲,并在筒体内反冲的二次蒸汽上移时,通过与筒体顶端相接通的二次蒸汽输出口输出,对二次蒸汽回收利用,且二次蒸汽在筒体内下部形成循环反冲时对二次蒸汽中冷凝产生的液体承接,并通过冷凝液排出口排出,达到二次蒸汽中的气液分离的目的,进而提高对二次蒸汽处理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对二次蒸汽的回收利用,避免二次蒸汽的排放对环境污染;
[0019]在筒体外壁上设置检修手孔,需要对筒体内部检修时,通过打开检修手孔上的密封盖板,检修人员对手部探入筒体内,实现对筒体内的检修,由于筒体内设置一个中心筒,结构简单,对中心筒检修方便,避免了传统蒸汽筒内设置交错的挡板在检修清理时,由于挡板的交错阻挡工作人员的手部,限制工作人员手部检修的范围,给蒸汽筒内检修带来不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筒体;2、二次蒸汽进入口;3、中心筒;4、二次蒸汽输出口;5、环形支撑板;6、反应空间;7、第一带颈视镜;8、第二带颈视镜;9、A式支腿支座;10、冷凝液排出口;11、检修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包括筒体1;
[0024]筒体1的顶端设有二次蒸汽进入口2,并通过二次蒸汽进入口2将二次蒸汽引入筒体1内,筒体1内部设有呈垂向的中心筒3,中心筒3顶端与二次蒸汽进入口2底端相接通,中心筒3的底端设于筒体1的下部,对二次蒸汽进入口2进入的二次蒸汽引入筒体1内下部,筒
体1内中部设有对中心筒3限定在筒体1内的环形支撑板5,环形支撑板5与筒体1内壁紧密贴合固定并对中心筒3外壁支撑;
[0025]筒体1的左侧壁上设有二次蒸汽输出口4,二次蒸汽输出口4的右端与中心筒3顶端相接通,二次蒸汽输出口4用于对中心筒3内进入的二次蒸汽分离冷凝液后的蒸汽排出,并与对二次蒸汽回收利用的设备配合,达到对二次蒸汽充分利用的目的。
[0026]环形支撑板5下方与筒体1内部配合中心筒3形成对蒸汽承接的反应空间6,筒体1的底端中心设有带有电磁阀的冷凝液排出口10,并通过冷凝液排出口10对筒体1内二次蒸汽在反应空间6内冷凝的液体排出。
[0027]筒体1外侧壁上设有对筒体1内观察的第一带颈视镜7,第一带颈视镜7设于环形支撑板5上方的筒体1外壁上,用于在不破坏筒体1整体密封性的同时,对环形支撑板5上方蒸汽被引入后分离状态查看;筒体1外侧壁上设有对筒体1内观察的第二带颈视镜8,第二带颈视镜8设于环形支撑板5下方的筒体1外壁上,用于在不破坏筒体1整体密封性的同时,对环形支撑板5下方蒸汽分离冷凝液状态查看;
[0028]由于第一带颈视镜7和第二带颈视镜8为压力容器视镜,与常规设备视镜的区别就在于视镜底部多了一截管子,所以通过第一带颈视镜7和第二带颈视镜8上的那个管子把视镜的密封与筒体1上的焊接口分了开来,使筒体1上的焊接应力对视镜密封面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0029]筒体1底端为椭圆封头,且筒体1底端通过A式支腿支座9支撑保持稳定,通过A式支腿支座9对筒体1支撑,保持筒体1配合二次蒸汽处理时的稳定。
[0030]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筒体1内部相接通的检修手孔11,且检修手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端设有二次蒸汽进入口(2),并通过二次蒸汽进入口(2)将二次蒸汽引入筒体(1)内,筒体(1)内部设有呈垂向的中心筒(3),中心筒(3)顶端与二次蒸汽进入口(2)底端相接通,中心筒(3)的底端设于筒体(1)的下部,对二次蒸汽进入口(2)进入的二次蒸汽引入筒体(1)内下部;所述筒体(1)的左侧壁上设有二次蒸汽输出口(4),二次蒸汽输出口(4)的右端与中心筒(3)顶端相接通,二次蒸汽输出口(4)用于对中心筒(3)内进入的二次蒸汽分离冷凝液后的蒸汽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中部设有对中心筒(3)限定在筒体(1)内的环形支撑板(5),环形支撑板(5)与筒体(1)内壁紧密贴合固定并对中心筒(3)外壁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蒸汽回收的二次蒸汽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板(5)下方与筒体(1)内部配合中心筒(3)形成对蒸汽承接的反应空间(6)。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海洲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